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1 03:23:52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时间:2022-10-21 03:23:52     小编:

八十年代初期,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 发展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已经适应了 经济 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但随着 时代 的发展, 企业 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 现代 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性质和产权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计算 机的普及、 网络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 应用 ,传统的“手工操作”将完全被“现代化手段”取代;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国际化,要求我们所有的相关工作都与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审之间存在的差距,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高,导致审计理念、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与国际内审存在差距

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它服务于本单位,对本单位领导或本单位所有者的代表负责。因此,西方企业现代内部审计理念从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并以经营审计为主导。其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要求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 问题 ,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内容 相当深入。以美国为例,内审部门已广泛开展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生产工艺审计,产品推销审计、 研究 与开发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审计等。

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是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它的存在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审计机关力量有限、审计覆盖较小,不如内部审计人员了解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等情况;二是随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企业不仅要对资产的完整性、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 会计 信息的真实性等承担责任,还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是 社会 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首要职能是监督,既要代表国家对企业进行监督,又要代表企业厂长(经理)对下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由于内审监督职能明确,长期以来我们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一直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财务审计为主导,把被审计对象看作自己的“对立面”,很少以积极的方式提出问题、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地位不高,与国际内部审计差距较大,制约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那时企业主要是国营的,它作为政府审计监督职能的补充和延伸有其特定的 历史 意义。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审计监督在保护国有资产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竞争、发展和生存”的关键要素上。因此,内部审计仅靠单一的监督职能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况且,由于监督力度的加大,企业自身管理的不断完善,审计“成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无为而无位”。由于内部审计职能没有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及时完善,审计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影响 了内审机构及人员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企业负责人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尤其在“重组改制”时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有的企业甚至将审计部门与其它部门合并,象征性地设12个审计岗位,连起码的人员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开展审计工作了。

三、现行的内部审计服务的主体和监督的客体为一个“统一体”,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相对受到“限制”

审计人员既是 企业 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又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领导者领导的客体,尤其是新《 会计 法》已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我国,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内审人员在“内审 法律 法规不完善”的条件下从事审计活动,一方面要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听命于经营者,二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当“二者”同时摆到面前时,审计人员往往只能选择后者。实际工作中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绝对不可揭“行政一把手的短”。而西方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是统一的,内部审计人员听命于企业“所有者”,完全对“所有者”负责。因此,在我国现行企业体制下,内部审计工作很难“超脱”。审计工作既受“行政一把手”的领导,同时也受“行政一把手”的干预,仅仅强调它与被审计的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审计作用也难以正常发挥。

四、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手段落后,滞后于会计核算的 发展 ,与国际内部审计存在明显差距

进入21世纪,全球 经济 的快速发展将给国内的会计市场带来巨大的 影响 ,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冲击。 电子 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 计算 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 应用 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审计程序,开发新的审计软件,改进计算机审计系统等手段,来应对这种变化。

在我国, 现代 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虽然还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速度惊人。就拿会计电算化来说,已远远地走在了审计工作的前面。审计人员大多对计算机还不太熟悉,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帐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况且,计算机犯罪呈上升的趋势,传统审计技术又主要适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很多 问题 不易发现。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五、审计方式与西方内部审计存在较大差别,面临着转变

目前 ,参与式审计在西方比较流行,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对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 分析 错误和问题的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例如,美国百事可乐公司采取的解决问题导向型审计方式:鼓励被审部门的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提出所关心的问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使用正面而非责难性的措辞,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可改进的机会,不简单地予以暴露;只向被审部门提供其需要的有用信息;针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审计报告。这种新型的审计方式改善了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增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提高了公司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因而倍受公司管理当局的赞赏。

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还没有从传统审计的“阴影”中走出来,尽管形式上有“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但基本上都是财务审计的翻版,主要职能仍然是“监督”,还停留在“查错防弊”的阶段上,而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因此,在资源稀缺性程度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严峻经营环境的挑战下,内部审计应逐步将工作 内容 从以前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转变单一的监督职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与国际接轨,才能把握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