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0:36:02
论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3-08-05 10:36:02     小编:姜胜林

摘 要: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播出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收视的热潮。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审美特征。从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两方面分析了该片客观呈现的原生态之美;从少数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全方位的展现,以历史的视角探寻宗教文化及对民俗文化的现实观照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该片所彰显的民族多元文化;从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镜头对准普通人以及主持人成为节目的角色与受访者融为一体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该片的人文关怀。该片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为未来的纪录片的创作开启了思考的维度。

关键词:纪录片 审美特征 原生态 多元文化 人文关怀

电视,这个具有超强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生活中,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它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电视艺术,是利用电视手段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以审美娱乐和情感表现为目的,给人以形象上的感动、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正因为如此,电视人绞尽脑汁,不停地推出一档又一档的电视节目,以抓住受众的眼球,可往往事与愿违,层出不穷的电视节目常遭遇收视的尴尬。但有一档节目,却打动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引发了收视的热潮,它就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的电视纪录片《远方的家・边疆行》。

所谓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客观事物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新时代的中国纪录片经历了发展、高潮、衰落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一批专题纪录片热播全国,创造了30%的收视奇迹。90年代初期,电视纪录片这一节目形态流行全国,到1995年,纪录片的繁荣达到了顶峰,然而随后的几年间,电视纪录片的落潮也随之而来,中国纪录片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一方面,纪录片随着科学技术、创作理念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更加多渠道的传播和更加有创造性的探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在关注中国,世界想了解中国,而纪录片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好渠道和方式。这些迹象表明,中国纪录片的复苏正在到来,一些精品纪录片正如报春的迎春花,绽放它们绚丽的色彩,吸引了受众的眼球,赢得了一片赞誉。《远方的家・边疆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个节目是2011年7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一百集系列特别节目。这档节目出人意外地将收视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节目跨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九省区,从北纬21.5°的广西防城港到北纬53°的黑龙江漠河,从东经125°的鸭绿江到东经73°的帕米尔高原,在中国边境线上行程超过三万公里,用车轮去丈量用影像来记录变化中的中国边疆,力求为海内外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远方的家・边疆行》为何能在纪录片早春料峭的寒风中独占鳌头,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本文拟从客观呈现原生态之美、彰显民族多元文化、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等方面分析《远方的家・边疆行》美不胜收的审美特征。

一、客观呈现原生态之美

人类的审美趣味中一直就存在着一种对“原生态的”“未开化的”文化的浓厚兴趣,这正是人类心底对自然之母割舍不断的依恋。“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对于时间上保存、空间上传递的事物的信息,人类总是希望它能够尽可能地具有接近于事物原貌的复原性。因为越是这样就越能激发人们在时空上拥有这一事物的幻觉。”①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大自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还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

电视具有再现物象原貌的特性,这种特性有效地实现了纪录片所需要的记录物象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的目的。德国电视理论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特性》中指出,“电视特别擅长于记录和揭示具体现实,因而现实对它具有自然的吸引力。”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在《电影是什么》这部论著中指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真实可以说是纪录片的生命,通过真实的传达、客观的叙事给人一种原生态的美,即未经雕琢、加工过的纯自然形成的美,给人一种强烈现实感,让人在真正意义上欣赏“一个关于现实的神话”。《远方的家・边疆行》以纪实的手法对原生态进行忠实的记录,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客观审视与观照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价值,其中的美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原生态的自然美景

原生态的自然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它是一种天然的美、原始的美,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辽阔草原、崇山峻岭、原始森林、翠峡幽谷、阔江碧湖……这一切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中得到了充分且有个性的展示。

同是原始森林,“通灵大峡谷是一个神奇珍稀植物的王国”“蝴蝶谷则由飞流瀑布而灵动”“波密县的原始森林有滔滔不绝的江水为伴,有巍峨的冰川增色”“而天池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则是五颜六色,并由碧蓝的湖面到处点缀”。

同是湖泊,“拉姆拉错神湖,湖面平静,清澈湛蓝,是历代班禅寻找转世灵童必观之湖,神秘而神圣”“羊卓雍错圣湖,碧蓝的静止般的湖水,则如仙女般的优美灵秀;玛旁雍错圣湖,博大坦荡,清澈的湖水与蓝天相映,周围的雪山与之相拥,秀丽景致,出神入化”“而位于新疆的赛里木湖则横空千里,海阔天空,纯净美丽,风景如画,水色变幻莫测”。

同为草原,雪域江南林芝“如人工整治一般整齐划一,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成千上万的野花怒放盛开,颇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勾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新疆的“玉其塔草原连绵起伏,色彩斑斓,溪水萦绕,毡房点点,牛羊成群”;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则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风吹草低见牛羊’”。 “更有坝美的世外桃源,雨崩的宛若仙境,香格里拉的梦境王国,夏塔古道的美轮美奂……”

这些优美典雅、充满诗情画意的解说词伴随着一幅又一幅极富个性的原生态自然美的画面,在观众的面前徐徐展开,无不表现出对神秘造物主的温情和崇敬,同时又展现出了一种和谐美,让观众陶醉于审美体验中,给他们带来形象的美感、身心的愉悦、情感的满足、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在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引导观众去认同自然、尊重自然,认识到自然美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力,它绝不是在人的统治下生存。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达到共美的理想境界,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使原生态的自然美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阶段,在这些阶段里,人们为了追求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价值的快速上升,肆意地破坏生态自然,纯自然的生活状态已经逐渐淡化出了我们茫然的视线。当这些文明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膜和异化。如今,在中国极少数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现代化进程推进的速度略显缓慢,还依然保持着为数不多的原生态乡村。《远方的家・边疆行》用真实的镜头语言再现了生存在原生态环境中的人们,他们顺应自然、遵循天地循环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以超强的毅力和韧性,用高超的生活技能和对生活的热爱克服自然环境中种种恶劣的因素,从而获得天人和谐的自然生活。

中国海拔最高的乡,西藏的普玛江塘乡生活着近一千人,被称为生命之顶。这里的平均海拔是5373米,其中的萨空村海拔最高,达5700米,而且年平均气温低,夏天也如同冬天般寒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村民们只能以放牧为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气候环境极其恶劣,村民常年患有高原病,可他们坚守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坚守着祖国的边疆,过着宁静安闲的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中国最小的乡,西藏的玉麦乡,人口只有二十七人,这里出行是悬崖峭壁,每年的11月份就大雪封山,气候条件恶劣,小麦、青稞不能生长,山羊不能存活,只有“高原之舟”牦牛能够生存。可是有一个卓嘎大姐却在这里秉承父辈的信仰,靠放牧牦牛为生,坚守在祖国的这片疆土上已达五十年之久。

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原生态的生活不仅挑战了生命的极限,表现了原始生存状态下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及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故土的难舍和对精神家园的依恋。观众不仅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从中感受到伟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引发了关于推进现代化进程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

二、彰显民族多元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与政治、经济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所谓民族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间区别与差异的真正意义的“遗传密码”。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民族文化形态和民族文化个性,民族文化的延续性正是民族发展与生存的象征,经济全球化下的“民族文化力”对于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而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需要,甚至也是维护民族独立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人类总是处于遗忘状态,纪录片则提醒和告诉人们不要遗忘,有些东西是不应该遗忘的。”②《远方的家・边疆行》就是一次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旅行发现。

(一)少数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全方位的展现

《远方的家・边疆行》用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色彩纷呈的音乐歌舞文化。广西壮族奇特悠久的古壮天琴,拉祜人的响蔑音乐,傣族气势非凡的宣抚古乐和生动有趣的马鹿舞,藏族刚健豪放的哲巴卓舞和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旋舞,维吾尔族质朴浑厚的刀郎舞、轻盈华丽的龟兹乐舞、轻松快乐的赛乃木歌舞、笨拙可爱的熊舞、勇猛无畏的鹰舞、清新高雅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江格尔弹唱、独特的呼麦和著名的蒙古族长调,这些歌舞音乐展现的是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享受和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以历史的视角探寻宗教文化

《远方的家・边疆行》以历史的视角探寻了边疆地区各民族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富丽堂皇、充满佛国意蕴的孟连金塔,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松赞林寺,由十八岁活佛坐禅的郎真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桑耶寺,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经书的萨迦寺,庄严挺拔的库车大寺……向人们诉说着他们的悠久与深厚、神圣与庄重、超凡与脱俗,让观众品尝了一道丰盛的宗教文化的大餐,也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

(三)对民俗文化的现实观照

《远方的家・边疆行》对边疆地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观照。黑衣壮的黑色服饰,哈尼族奇特漂亮的头饰,德昂族的花腰箍,人彰显财富的服饰,古老精美的科迦服饰……向观众展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奇异与精美。佤族妇女硕大的耳环、挂满牛头的森林、庄严的拉木鼓仪式,独龙族的纹面女,藏族的哗叽工艺,阿昌族的户撒刀,傣族的土锅工艺,维吾尔族的胎羔皮帽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观众目不暇接,在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远方的家・边疆行》彰显了多姿多彩、绚烂无比的多元民族文化。边疆多元共生的文化美学特征更加明显,“这既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发展,转型时期的分层变化,又体现了复杂的社会心理与不同的价值取向。”③这多元的丰富而深厚的各民族文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审美的愉悦,还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认同,让观众重新领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谱系,从而把握我们民族内在的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并促使人们思考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三、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

人文关怀是指纪录片用人文精神去观照客体,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肯定张扬人性,关怀人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文精神是纪录片的基本价值维度,具有普遍和永恒意义的人文精神能够跨越时代、国界和民族,在人们心中引起理智和情感的强烈共鸣。纪录片是被人们用来探索这些人性母题的有力工具,人是一般纪录片的一般主题和最高目的,它绕过充斥在每日新闻标题里的一些人物事件,直接探索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关注普通人以及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④。正是在这种努力中《远方的家・边疆行》呈现出浓郁的人文美。

(一)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

少数民族传统除了包括壁画、岩画、乐器、舞蹈、手工等这些民间艺术以外,还包括一种长期积累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生存状态。在我国边疆地区,那些被主流文化、现代生活遗忘的角落,至今仍留着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态,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原始文化或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多姿多彩的各种不同的民族习俗、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远方的家・边疆行》将镜头对准这些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个体身上,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远方的家・边疆行》第二十集中观众看到的是一群快乐的拉祜人,他们可以一天不说话,但不可一天不唱歌,他们用现代乐器吉他,弹唱他们的原生态歌曲,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乐谱。全村四百多人,竟有两百多人拥有吉他,只要有人弹起吉他唱起歌,全村人便会一起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弹唱。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观众在他们古老的村寨中听到的是快乐的歌声、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脸,歌唱是他们幸福快乐的生存方式。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翁丁村,是最后的原始部落,坐落在深山的半山腰。他们住的是蘑菇形的茅草房,信仰的是自然宗教,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但是1992年通了电,2004年通了自来水,于是过着传统与现代营造的便捷、舒适和安闲的生活。

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被称为绣面部落,至今仍有纹面老人几十个。纹面是他们民族生活的象征,如今连独龙人自己都无法破解纹面的图案密码。现在的年轻女孩已不再纹面,仅存的几十位纹面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她们是独龙族纹面习俗的最后见证。

还有佤族妇女硕大的耳环,年轻的女孩再也不用去佩戴;傣族八十岁老奶奶的土锅工艺再也无人去传承;鄂温克人已从帐篷式的撮罗子里搬进了政府统一修建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居;蒙古族的呼麦和土尔扈特文化正在积极传承……

《远方的家・边疆行》让观众在欣赏异质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发了观众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如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原来文化,以保护文化的生态平衡。以人文关怀视点寻找被主流文化遗忘或忽略的社会、艺术与人类学景观,挖掘被现代文明淹没的尊严和价值,正是纪录片关心的重要话题。

(二)镜头对准普通人

随着市场经济和商业化倾向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地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消费主义意识的勃起、中国当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物质追求和世俗化的精神追求也变得更加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值得关注却被人习以为常地忽略掉的小事情、小人物的敏锐捕捉,就成为纪录片寻求的新的关注点。

人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很难想到守卫疆土的边防战士的艰苦和奉献。《远方的家・边疆行》用众多的镜头摄下了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为守卫祖国的疆土执着奉献,永不言悔。其拳拳报国之心、炽热的爱国之情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激发起观众强烈的爱国情怀。观众记忆尤为深刻的是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丁嘎执勤点的边防战士,他们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生命禁区为国戍边,所住的屋子只是屹立在寒风中的三顶帐篷,在零下的气温中只能用冷水来洗脚,可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守护国门,为人民撑起了和平幸福生活的蓝天。他们是祖国边防的坚石。

西藏错那县邦村的一个老妈妈,四十六年如一日,天天早晨升国旗,对国旗的那份虔诚和热爱,令人震撼。新疆的北鲵妈妈,为保护珍稀动物北鲵,独自一人住在没有人烟的北鲵保护区达九年之久。黑龙江的护林夫妻在深山老林执着坚守,默默奉献。新疆的护边员每天穿行两米高的草丛,去呵护祖国庄严的界碑……从他们的身上观众看到的是普通人的心灵世界、普通人的道德风貌和普通人的生存智慧、生存勇气。《远方的家・边疆行》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中华传统美德所做的现代阐释,为日益商业化了的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所流露出来的真善美,提供了一种展现的机会,也为人们对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照。

(三)主持人作为节目角色与受访对象融为一体

电视艺术产生了电视美。“作为最直接地引导观众与表现创造者个性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无疑是电视美的核心创造者,观众对他们也无疑有着自己的审美期待。而在电视审美活动中,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活动,不与主体的心情有一种契合,或是没能唤起主体相应的情绪体验,虽然美还存在,却不会有主体的美感发生。”⑤

“片中的主持人,既不在演播室里坐着说,也不在拍摄现场手拿话筒站着侃,而是作为节目中的一个角色出现,这个角色既是观众的眼睛,又是摄像机的镜头,同时又能和被拍摄体打成一片,使主体、客体融为一体,共同完成编导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⑥如果说《远方的家・边疆行》是一道道精美的电视盛宴,主持人就是亦师亦友的美食嘉宾,激发完美品位与享受。主持人,无疑是《远方的家・边疆行》另一道不可或缺的人文风景。

《远方的家・边疆行》整个节目的基调是自然、朴实的,如果设立一个靓丽的女主持人,确实与节目不相符合。在《远方的家・边疆行》中,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文关怀、与受访者融为一体的采访风格,既让观众耳目一新,又让观众深受感动。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放在这样一档节目里不但合适,更加为这档节目画龙点睛。记者型主持人首先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屏幕上,而是以节目中的角色诉诸受众的视野,他们能与受访者同吃同住,他们感受着受访者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的幸福祝愿,为他们的困境担忧,为他们的艰辛而潸然泪下……十四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主持人陪我们一起走过了长达三万公里、接壤十四个国家的漫长边境线,他们的出色表现使《远方的家・边疆行》不但让旅途更加趣味生动、精彩纷呈,更散发出无限的人文光辉。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80后的女孩子吴丹,她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声音、敏捷的思维、出色的口才、趣味的讲述、镜头前放松的状态及与环境氛围自然的融合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自然朴实的主持风格。还有活泼纯朴、真诚率性的王静,清新自然、淡定从容的谭文颖,文静优雅、灵动爽直的王瑶洁……她们对边民的人文关怀,让观众感觉是从她们的心里流淌出来的,而不是为节目做出来的。一次一次真诚的握手、一次一次热烈的拥抱、一次一次的热泪盈眶,无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远方的家・边疆行》摄制组用脚步丈量了三万多公里的边境线,用影像记录了行进中的中国,给观众展示了幅员辽阔的边疆风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客观呈现的原生态的美,还是边疆极具个性的多元民族文化和浓郁的人文精神,都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体验,产生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在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真诚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的理性反思,与观众达成了心灵的融合,并引发了观众更深的思考。在拓宽人们对现存世界进一步了解的前提下,也对现存世界的某些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生存状态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因其成功的开拓,为新时期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维度。

①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6页。

②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和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③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页。

④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⑤ 胡志锋:《电视节目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⑥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页。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美]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4] 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和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