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思考

浅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00:09:26
浅析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思考
时间:2023-03-01 00:09:26     小编:孙燮华

一、研究现状及问题

所在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的研究缘起于大陆法系国家,以德日刑法学界为代表,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学说:第一,刑事政策说,在德国占据主流地位。德国刑法规定对中止犯免于处罚,因此德国学界在解释中止犯免除刑罚根据时多采刑事政策说。该说认为对中止犯免于处罚,是基于预防犯罪或者保护法益的刑事政策考虑。刑事政策说中又有黄金桥理论、恩赏说、刑罚目的说相互并立。其中,黄金桥理论是一种较早的刑事政策说理论,现已退出了通说地位,目前在德国占据通说地位的是刑罚目的说。在犯罪既遂前,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的,表明其法律敌对意志减弱,因此,基于犯罪预防的考虑,均无科处刑罚的必要。第二,法律说,在日本学界较为流行。在中止犯处罚规定上,日本刑法除了与德国刑法同样规定了免于处罚之外,还规定了减轻处罚。为了解释为何要减轻处罚,日本学界回归到犯罪论体系中寻找法律根据,认为中止犯减轻处罚的理由在于违法性减少、责任减少。其中,违法减少说认为因为行为人放弃了犯罪故意,阻止了犯罪结果发生,从而承认其违法性减少。一般来说,主张故意是主观违法要素、能影响未遂犯违法性的学者,容易接受此说。

责任减少说认为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撤销了犯罪决意,自愿回归法规范的支配之下,其非难可能性减少。第三,并合说,此说逐渐为日本学界多数人所接受。该说认为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应该将刑事政策说和法律说合并起来加以说明。用刑事政策说解释中止犯免于处罚的根据,用法律说解释中止犯减轻处罚的根据。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并合说内部又区分为违法减少+刑事政策的并合说、责任减少+刑事政策的并合说、违法减少+责任减少+刑事政策的并合说等。我国刑法学界,除了少数学者持单一学说观点外,留日派学者多数主张刑事政策说和法律说的并合说。张明楷认为,应当从我国刑法对中止犯处罚的有关规定出发探求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主张违法减少、责任减少与缺乏特殊预防必要性(量刑目的说)的并合说是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李立众认为,行为人客观上消灭了既遂危险(违法性减少)、主观上出于本人意愿(有责性减少)是中止犯减免处罚的事实基础,其政策理由是为了鼓励行为人及时中止犯罪、消灭既遂危险,从而保护法益。王昭武提倡新综合说,即以政策说作为法律说的基础,在法律说内部,违法性减少是责任减少的前提。

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规定虽然接近于日本刑法的规定,但因中日刑法各自犯罪论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直接从违法性、有责性出发来说明我国中止犯减免刑罚根据问题。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法律文化传统、中止犯的立法背景以及刑法对中止犯的规定,来说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因此,部分学者倾向于用客观危害减少、主观恶性减少以及人身危险性降低等我国传统刑法术语替代违法性减少、有责性减少等概念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进行解读。马克昌认为,中止犯既然是自动放弃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大为减少;没有造成损害,说明客观上对社会没有造成危害,从而应当免除处罚。张平认为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有三:其一是社会危害性减少,其二是人身危险性减少,其三是刑事政策上的考虑。程红认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法律根据应是中止行为使本欲实施到底的犯罪社会危险性大为减少;政策根据上,对中止犯减免处罚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的相关要求。刘雪梅认为刑事政策说是前提,在法律上,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在于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程度降低。

对比国内外不同学说观点,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均主张并合说,但在并合说内部,一部分学者一直沿用德日刑法概念工具和思考路径,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从我国刑法语境出发思考问题。就目前主流观点而言,学界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处在德日相关学说的影响下前行。在笔者看来,我国犯罪论体系、刑法规定与德日等国均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简单地套用德日刑法概念工具和相关理论来说明我国刑法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路径依赖严重,主流的并合说观点直接来源于德日学界,有关刑法理论也主要建立在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之上,没有尝试与我国刑法第24条犯罪中止相关规定和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对接;二是,研究无立场或者立场选择偏差,多数研究在论及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时并未明确提出研究立场问题,且均将研究建立在客观主义立场之上,没有考虑到中止犯研究及中止行为与犯罪行为评价立场的不同;三是,研究论点主要建立在中止犯对比既遂犯的基础之上,侧重考察中止犯相对于既遂犯之违法性减少,忽视我国刑法犯罪停止形态相关规定的特殊性,犯罪中止可能成立于犯罪预备、犯罪实行等各阶段,可以与预备犯、未遂犯进行不同阶段的对比。

二、研究立场的选择

通过对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现有成果的研究,笔者发现当前研究要么没有明确提出研究立场取向,要么有意或者无意中持客观主义立场,而基本没有考虑到中止犯研究特殊性以及对中止行为评价立场的变化。鉴于目前研究的无立场或者立场选择偏差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首先确立研究的立场,以免在研究中背离中止犯设置的初衷。

(一)对我国刑法中停止形态相关规定的理解

我国刑法在总则中规定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对预备犯、未遂犯实行比照既遂犯的普遍可罚制,这相对于大陆法系某些国家预备犯普遍不可罚以及未遂犯部分可罚的做法,有实质差别。这种差别源于处罚根据不同,大陆法系预备犯不可罚、未遂犯部分可罚主要是基于客观主义立场的思考,因为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而言,虽然主观上恶意相似且皆是违背行为人意志而被动停止,但毕竟在客观上没有造成实质的法益侵害,因此可以对预备犯不予处罚、未遂犯部分可罚。与此相对,我国刑法规定正好相反,将预备犯、未遂犯规定在总则中,实行普遍可罚,这可以说主要是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考量。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在笔者看来,客观上预备犯、未遂犯离既遂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预备犯距离既遂较远,其对法益构成的那点威胁并非对预备犯、未遂犯施加刑罚的原因,而是其比照既遂犯从宽处罚的原因。预备犯、未遂犯之所以受到刑罚处罚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皆因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其主观恶性同既遂犯几乎无差别,这才是其应受刑罚的真正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刑法在总则里设置预备犯、未遂犯普遍可罚制,主要是基于主观主义立场来考虑其刑事可罚性的。

另一方面,对于中止犯而言,基于上述分析和停止形态理论理解的一致性,按道理也应该以主观主义立场来分析中止犯刑事可罚性才是妥当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刑法对中止犯设置了有效性要求,从某方面来说,其主要是基于客观主义立场给中止犯成立附加条件,要求中止犯必须通过积极中止行为消除法益侵犯,从而限制了中止犯成立空间。由此可见,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处罚根据理念与大陆法系正好相反,并且犯罪中止与其他二者之间采取的立场并不一致。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本未产生实际的法益侵害,依据客观主义,可以不追究刑责,此为大陆法系国家通行做法,但我国采主观主义;犯罪中止因其自动性、真挚性本应该以主观主义出罪,但我国刑法规定却过度强调有效性,限制了中止犯制度发挥作用。正是由于这样在预备犯、未遂犯与中止犯之间采用不同的立场和双重标准,才导致对我国现行中止犯制度有关问题的理解成为难题。因此,笔者建议回归刑法设置中止犯的初衷,从主观主义立场上解释中止犯相关问题,以符合中止犯激励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的立法目的。

(二)境外准中止犯与真挚努力的立法启示

一般认为,中止犯的出现是主观主义刑法发展的产物,主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对于中止犯而言,重要的是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中所体现的行为人较小的人身危险性。德国刑法第24条对中止犯、准中止犯、共犯中止都作了详细规定,并给予了刑罚上不予处罚的宽待。其中,承认准中止犯,认定在行为人自动放弃犯意,为阻止犯罪完成付出真挚努力的情况下,即使结果不发生或者在共犯作用下结果发生,也承认其同等优待地位,这显然是一种偏向于主观主义立场的规范。同样承认准中止犯强调真挚努力规定的还出现在奥地利刑法典、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刑法当中。这些立法例表明,多数大陆法系国家或者地区刑事立法在中止犯问题上越来越倾向于主观主义立场。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妥当的。客观主义强调法益侵害的现实和危险,主观主义看重行为人的法规范意识。客观主义在限制入罪方面富有成效,而主观主义可能更适合出罪评价。客观主义刑法观在定罪、建构犯罪论体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限制刑罚权的范围,但其在具体刑罚裁量时难免有些僵化,较少考虑行为人人格、心理以及未来改造等刑罚个别化需要,因此作为旨在量刑的中止犯相关问题的理解需要倾向于主观主义立场。总之,在我国1997年刑法修改后理论界逐渐确立客观主义刑法立场以来,在刑法解释时学者们有意或无意地持客观主义立场对刑法诸问题进行理解。笔者不否认客观主义立场的优越性,其在诸多问题上的解释都展现了优势。

但笔者认为,在中止犯问题上,尤其是对于中止行为的评价上,客观主义立场的解释显得十分苛刻,不利于中止犯制度发挥作用。中止行为本身并非犯罪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值得鼓励的行为,不应该同犯罪行为一道进入犯罪论体系的评价过程当中,它应有独立的评价地位。另外,即使在主张犯罪行为与中止行为整体评价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固守客观主义立场,纵观德国、奥地利、我国台湾地区等关于中止犯有关规定,立场选择明显倾向于主观主义立场,这也是为了克服客观主义刑法立场在解释中止犯问题上的不足。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站立在主观主义立场上来理解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及其他相关问题。

三、语境转换后的观点

主张通过对德日以及我国学界有关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诸多学说与观点的梳理,可以看出刑事政策说、法律说、并合说在不同国度和语境下地位、理解并不一致。究其缘由,皆因犯罪论体系与刑法规定不尽相同,彼此刑法语境差异太大。笔者认为探讨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应当建立在本国刑法规定以及结合本国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我国1997刑法第24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一规定与德国刑法差异较大,与日本规定有几分相似又并不一致,这些相似点决定着我们可以借鉴德日刑法相关理论,但有关差异表明理解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无法脱离现行刑法规定和传统刑法语境。传统刑法理论认为主观恶性、客观危害以及刑事政策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三个关键因素,故在理解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时,可以从这三个因素当中来寻找。由此,笔者试图转换语境,借用传统刑法概念,对接我国刑法体系提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第一,刑事政策说是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刑事政策说是解释中止犯免除刑罚的绝佳理由,在各类并合说中刑事政策说始终是其标配。刑法总体上是讲究报应和惩罚的,但这不排除刑法中仍有一些宽待犯罪人的规范。基于主观主义立场,如果犯罪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主观恶性降低、人身危险减小,使得犯罪人的特殊预防必要性下降,是应该从刑法评价上予以体现的,如犯罪中止、自首、坦白、认罪悔罪等等。在犯罪过程中,中止行为一方面体现了行为人主观上出现反悔意图,对法规范的敌意减弱,另一方面还可能额外达成减少法益损害、避免法益更大危险或者使法益损害得以部分恢复的良好效果,这种行为值得刑法鼓励,应该给予刑罚宽待。刑法应当通过鼓励行为人做出中止行为选择,从而降低犯罪危害和司法成本,这将使整个社会受益。在笔者看来,政策说主要是基于中止行为导致了刑罚目的提前实现,没有必要再通过刑罚手段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至于到底是出于一般预防目的还是基于特殊预防的需要,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笔者认为中止犯制度最大功能是作用于量刑,在量刑时应当强调特殊预防,注重考量行为人主观恶性和人格危险,难以或者不能考虑一般预防目的。如果考虑一般预防就必须对中止犯处以刑罚,只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产生威慑作用,而不是免除刑罚。

另外,认为一般预防可以成为刑罚目的说的观点,会面临同黄金桥理论一样的质疑:较少有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和中止行为时会考虑中止犯如何处罚及其优待政策,一般预防显然是没有效果的。由此,一般预防必要性丧失不能作为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缺乏特殊预防必要性才是其真正根据。因此,笔者主张采用刑事政策说之刑罚目的说(更为具体的说法是,特殊预防不必要说)来说明中止犯免除处罚的根据。第二,法律说可以解释中止犯减轻处罚的根据。在我国传统刑法语境中,法律层面应从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方面进行。刑罚发动的根本原因在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体现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这二者之统一构成了社会危害性,它是犯罪的本质属性。首先,主观恶性之罪过表征着行为人主观面的可谴责性,与责任相连,尽管主观恶性不完全等同于罪过(故意或者过失),它是一个涉及罪过、犯罪意志、刑事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等内容的综合评价。但在中止犯制度当中,行为人出于自动地放弃犯罪在主观面上应与罪过形成一种反向否定评价,表征着行为人主观恶性降低(责任减少),因此才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作为中止犯减轻处罚根据的主观方面加以论及。其次,客观危害与违法性相通,客观危害是确定罪行轻重客观上的依据,它表明的是一个罪行客观上造成的危害。客观危害表现为实际的法益侵害和对法益的危险两个方面,由此,违法性大小与客观危害大小密切相关,这也符合我国刑法第24条要求中止犯必须具备有效性以及对有无损害进行区分而给予不同刑罚的规定。

当然,在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之间,客观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主观恶性的判断并非易事。由此,是以主观面为基础还是以客观面为先,便出现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分野。现在多数学者持客观主义刑法立场,因为其可以提供直观的评价标准,并有限制刑罚权之功效。但违法性减少的结论是基于中止犯与既遂犯之间的比较,正如后文所述,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仍存在分歧。基于主观主义立场,就中止犯而言,中止行为的评价不能等同于犯罪行为,应侧重于表明刑罚时对行为人自动地放弃犯罪行为的奖励,强调主观恶性减少的学说应是妥当的。另外,有学者提出人身危险性也是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有学者则表示反对。关于人身危险性,一般都认为它是指再犯可能性。它的判断显然比主观恶性还难,它并不像主观恶性判断那样限于犯罪行为时,而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了行为人罪前、罪中以及罪后的各种行为表现,且不限于犯罪行为。由此可见,主观恶性不同于人身危险性,前者是对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应受谴责性的评价,是对已然犯罪的过去评价,是报应刑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制刑和量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后者是对罪前、罪中、罪后行为人危险性格的判断,揭示其再犯可能性大小,是对未来的预测,是预防刑所考察的因素,在量刑和行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身危险性明显不同于客观危害,客观危害是犯罪行为所带来的法益侵害或者危险,人身危险性则是行为人的人格特征。因此,笔者认为人身危险性的判断以及运用应当放置于刑罚目的预防刑理论(特殊预防)当中,通过罪前、罪中、罪后的各种行为表现以及主观层面表现出行为人的人身危险高低,来考察行为人特殊预防的必要性。

总之,将刑事政策说和法律说结合起来解释我国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应当是妥当的,但考虑到我国传统刑法语境,宜从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客观危害)和人身危险性(特殊预防)两个层面三个要素中进行分析,前者体现报应刑思路,可以从法律层面的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进行解释,后者体现预防刑思想,通过人身危险性判断论证刑罚目的之特殊预防必要性降低从刑事政策层面进行理解。具体而言,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考量,笔者认为用主观恶性减少(责任减少说)与人身危险性降低(刑罚目的说之特殊预防不必要说)的并合说来解释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至少是妥当的。

四、观点的证成:分阶段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在研究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过程中中止犯不同比较对象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刑法对犯罪停止形态规定的特殊性,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可以从其与预备犯、未遂犯等对比中得到验证,因中止犯可以成立于犯罪过程中多个时空阶段内,为了明确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比较对象,下面将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等进行比较分析,以论证上述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理论的妥当性。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对犯罪中止的有关规定,犯罪中止在时空范围上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可以对应重叠。这一点从对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规定的不同处罚就可以看出:首先,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是比照既遂犯处罚的,而中止犯并无此规定。这并非立法者的疏漏,而是因为中止犯在一定程度上会与预备犯、未遂犯在某些时空范围内重叠,因此可以在各自不同的时空范围内比照相对应的预备犯、未遂犯。其次,对于预备犯、未遂犯规定的都是可以使用得减(免)制,而对中止犯相对宽大,除了规定应当采用必减免制以外,还针对结果是否发生、损害有无等不同情况加以区分,给予的从宽处罚幅度较大。由此,在犯罪过程中不同阶段成立的中止犯可以分别评价,这当然不是割裂中止犯的评价,因为根据犯罪停止形态理论,一旦犯罪在某一阶段停止下来后,就不可能再继续,此时犯罪形态已经确定,因此对中止犯分段评价是适当的。

(一)中止犯与既遂犯

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同属犯罪停止形态,二者之间不能并存或相互转化,成立犯罪中止之后,便不能达成既遂;犯罪既遂之后,犯罪中止也无存在空间。因此,部分学者在说明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时,往往将既遂犯与中止犯进行对比,以强调违法性减少和责任减少,并认定违法性减少是前提。与既遂犯相比,中止犯未达既遂、客观危害小,且主观上具备自动性,应当给予减免处罚。具体而言,对比既遂犯与中止犯,首先认为中止犯(中止未遂)与未遂犯(障碍未遂)一样,都是未达犯罪既遂,因而二者同既遂犯相比客观危害较轻(违法性减少)。其次,由于承认违法性减少,既遂犯是齐备了犯罪所有构成要件,造成法益侵害的完整的犯罪,而中止犯是不完整犯罪,因此强调中止犯的成立须具备有效性条件。最后,中止犯与既遂犯在主观上存在差异,中止犯因行为人自己放弃犯罪或者阻止既遂结果发生而未达既遂,故中止犯的主观恶性较既遂犯低(责任减少)。可见,根据中止犯与既遂犯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是违法性减少说和责任减少说的结论,其中违法性减少说是基础。但另有学者认为,将既遂犯作为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的比较对象并不妥当。其理由是,我国关于中止犯减免处罚的规定与预备犯、未遂犯规定中的比照既遂犯显然不同。

对上述理由笔者是赞同的,笔者主张分阶段考察中止犯,应将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进行比较分析。但笔者对于既遂犯不能作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比较对象的结论并不完全认同,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结论是妥当的,在我国传统刑法语境下可能存在例外。笔者认为在我国传统刑法语境下,部分犯罪中仍存在中止犯对比既遂犯从中找寻减免处罚根据的可能性。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中止犯的时空终点在于犯罪结果发生而并没表明犯罪结果发生就是犯罪既遂。故而,在部分犯罪中,通说意义上的犯罪既遂与犯罪结果发生在时空上是有段距离的,若承认在这段时空范围内成立中止犯,就可以与既遂犯比较中得出其从宽处罚的根据。如非法拘禁罪等继续犯当中,根据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认定犯罪已经既遂(实际仅是犯罪成立)的情况下,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仍然持续,法益侵害状态随着拘禁行为的持续不断加强,犯罪结果持动态上升态势,只有彻底结束犯罪行为,法益侵害的犯罪结果才能最终固定。而此时我国通说过早判断非法拘禁罪已经既遂,因此在此段时空范围内,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的,能否成立中止犯仍存争议。但若承认既遂后的中止犯,则二者就有对比的必要了。在此基础上对比中止犯与既遂犯,必然结论之一就是客观危害减少(违法性减少);另外,中止犯具备自动性,故主观恶性降低(责任减少);当然还需要考虑政策说。

(二)中止犯与预备犯

在预备阶段,行为人因意志以外原因而停止犯罪的,是预备犯;因己意自愿停止继续犯罪的,是中止犯。此时,行为人主观上自愿停止犯罪,反映了其主观恶性降低(责任减少),因此社会危害性降低。一般而言,预备阶段中止犯与预备犯在客观危害方面几乎没有区别(违法性相同)。但就对犯罪进程掌控方面所体现出的人身危险性而言,中止犯显然要低。预备阶段的中止行为使得犯罪进程能够为行为人所掌控,及时停止危害较大的犯罪以免造成其他损害,并且中止犯主观上彻底消除了自己继续犯罪的意愿。而预备犯是因意志以外原因停止,其犯罪行为进程是被外界因素干扰而中断,是违背其意愿的,不排除行为人以后待机而动或者启用更加具有破坏力的手段进行犯罪。因此,就同等强度的犯罪而言,预备阶段中止犯对比预备犯在再犯可能性上要低(即人身危险性降低),由此特殊预防必要性降低。可见,在预备阶段,中止犯与预备犯比较而言,主要体现在主观上放弃犯罪意思,其主观恶性降低了(责任减少,违法性相同)。另外,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显著降低了。

(三)中止犯与未遂犯

在着手之后犯罪既遂之前的这一阶段,对比中止犯与未遂犯,二者在违法性上似乎没有差别,它们的客观危害程度基本一致,难说中止犯的客观危害就要比未遂犯轻。同预备阶段类似,自动放弃犯罪情况下的犯罪停止与因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犯罪停止其反映出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显然不同。就同等强度的犯罪而言,中止犯之所以比未遂犯处罚轻,主要是因为中止犯系自动放弃犯罪或为阻止犯罪结果的不发生付出了积极努力,而未遂犯则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否则则会达成既遂。因此,中止犯比未遂犯处罚轻的根据,不能从违法性减少这方面来解释,只能从责任减少来理解。可见,在着手以后既遂之前这一阶段,中止犯相对于未遂犯减免处罚依据仍可理解为主观恶性降低(责任减少,违法性相同)与人身危险性降低。

五、总结

在我国传统语境下,可以通过主观恶性、客观危害、人身危险性分别对应责任、违法性、政策层面衡量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一般情况下,仅适宜将中止犯与预备犯、未遂犯相比较,此时宜认为主观恶性减少和人身危险性降低,即采责任减少说+刑罚目的说的并合说。但坚持通说意义上理解犯罪既遂时,少数场合下可能需要将中止犯同既遂犯进行对比,此时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增加了客观危害减少(违法性减少),即形成了违法性减少说+责任减少说+刑罚目的说的并合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刑法在犯罪既遂判断和停止形态理解上出现偏差所致,笔者认为这种偏差仅是例外情形,不足以代表一般情况。若严格从停止形态意义上理解犯罪既遂,则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不能从与既遂犯对比中得出,因为既遂后中止的情形根本得不到认可,故违法性减少说将不能成为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因此,笔者认为,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在于行为人主观恶性减少和人身危险性降低,转换为德日刑法语境下即为责任减少说和刑罚目的说之并合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1
1、首页2、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希望可以助朋友......
浅谈历史哲学的视角下易学的唯物主义根据
发布时间:2023-04-02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之所以能够将空间赋予时间的、历史的内涵,是因为黑格尔认为:在自然存在的方式里,属于时间的范畴,也属于空间的范畴。每一个世界民族所寄托的特殊原则,同时在本身中也形成它自然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所使用的比喻,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无机身体。因此,将自然界作为人的存在的身体的一部分来理解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精髓。但是,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种地理决定论的情形,虽然黑格尔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曾提到.........
马克思新哲学观的唯物主义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10
哲学离我们的生活是比较远的一个意思形态的领域,它不受人的思想和意识的支配,哲学历史的演变,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的。马克思研究的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与这种新哲学世界观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幸福是什么?怎样看待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是人类一直以来思考和追求的问题。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劳动学说作为依据形成了马克思幸福观。本文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进一步......
连续犯作处断一罪的理论根据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实为数罪而作一罪处断,必须具备坚实的理由,否则必将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 一、连续犯作处断一罪的理论根据概说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立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让其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使我们能从时代的脉搏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创新点,才会彰显其不容忽视的生命力。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分析新教材,确定教材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主动变革教学方法,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普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武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和自由主义的自由的根本区别
发布时间:2023-06-21
引言 哈耶克在《自由宪章》第一章的开头,引用了黑人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的一段话,正好可以看做对本文立意的最切表达:关于自由一词,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定义,而美国人民现在恰好亟需一个定义。我们都宣称信奉自由,但用词虽同,所指迥异......
探究“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形态
发布时间:2023-05-14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德里达处于苏东剧变后的时代背景中,用解构的策略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象及其伦理意识进行批判、审思的学说。它的考察对象是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它的出场宗旨是倡导人们继承马克思批判精神,以创建关......
关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根源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旧唯物主义 认识论 客体性 直观性 〔论文摘要〕旧唯物主义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其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形成......
浅析对于认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国家审计对于社会经济运行具有类似人体免疫系统的预防、纠正和修复功能,但在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方面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辩证认识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把握免疫系统观下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当正视作为免疫系统的国......
浅析约翰q斯图亚特q穆勒的功利主义――基于《功利主义》
发布时间:2022-08-14
【摘 要】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功利主义》一书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快乐的质与量,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道德终极约束力,正义等内容。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功利主义,......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灾害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本文在阐述生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雾霾”灾害,提出对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雾霾;人与自然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涵 解保军教授指......
自由主义处于弱势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3-01-15
" 我对自由有着天然的向往,对“左”的思想却有着本能的警惕。因为在中国语境里,“左”的事物无论挂着什么样的神圣招牌,都很容易滑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这种莫名其妙的思维定势,几乎成了当代中国种种灾难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我本以......
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与和谐社会构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9
1 前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马克思法律意识观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一个重要产业。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理论体系里,所包含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伴随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观的思想起到了指导......
论审计机关的处罚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13-12-18
法律 由谁来执行,这个 问题 在法律实施中居于重要地位。行政主体合法是行政合法的第一要件。当前,对于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如果不是理解的错误,这些争议的核心是审计机关的处罚主体资格问题。 根据《宪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市场营销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问题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观点,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利用......
浅析《基督山伯爵》中的浪漫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9
浅析《基督山伯爵》中的浪漫主义 作品《基督山伯爵》以18 世纪法国七月王朝复辟为历史背景展开,以主人公水手埃德蒙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在一场阴谋中拉开序幕。水手爱德蒙为人正直、善良、爱情美满、才华横溢,不幸在邓格拉斯、弗尔南多、......
浅谈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6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 论文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并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复杂性矛......
浅析审计处罚依据不一致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09
审计机关是综合性、高层次的 经济 监督机关,对财经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既是法定权力,也是必尽义务。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面对众多层次不一、 内容 各异的审计处罚依据时,常会有无所适从之感。 审计处罚依据不一致 问题 的成......
试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7
"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不渝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解......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要]面对多元化思潮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予理论上的关注与回答。为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文化问题的沟通与对话。马克思著作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理论,认真解读这一理论,尤其是开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探究恐怖犯罪对并合主义刑罚论的挑战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23-02-12
刑罚目的兼具理论及实践的价值,一国关于犯罪与刑罚的理论研究离不开对刑罚目的的探讨,同时,刑罚目的也与一国的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与适用密切相关,刑罚目的的研究历来有着重要地位。作为具有实践价值的刑罚目的学说,不仅应当在理论上进行完美构建,更应当在实践中发挥实然价值。当前主流的并合主义刑罚论虽然在理论上有着各采所长的优势,然而其在实践中的功效却并不如人意。一、并合主义刑罚论的基本评述(一)绝对主义.........
浅谈拉图尔后人类主义哲学的符号学根基
发布时间:2023-02-27
在非洲服兵役期间的人类学考察经历,使得拉图尔的学术兴趣从最初的神学真理发生机制的研究转向了科学真理的制造机制。拉图尔进人科学领域最初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是符号学。他在法国曾接受过符号学训练,与一些符号学家也建立了学术友谊,......
关于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10
" 论文关键词:当代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国家关系 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但又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现实、关系及其历史定位进行理......
浅谈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01
" 论文关键词:加强 《马克思主义基础》 基础性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它在讲授内容上、与其它课程的延续性上都应该在学......
浅议我国刑法中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不予处罚的根据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我国刑法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做出了明确的不予处罚的规定,这一规定背后存在着多重原因。文章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不予处罚分为未满十四周岁和某些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两种情况分别讨论,试图探寻刑法十七条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24
Abstract:MaterialconceptionofhistoryisthemostimportantfoundationforthescientificandtruthvalueofMarxism,aswellasthesoulofMarxistphilosophy.Marxsstudyofpoliticaleconomywasactuallytheprocessofdiscovering.........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 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概念。而自由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中最根本的概念,规定着......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论述精辟、深刻,切中社会时弊,对当前道德政纪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警示意义,并结合当前国情实际,从找准“突破点”、选准“切入点......
切实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党不能并存的” 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毛泽东对主观主义的性质作了深刻分析,他强调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
浅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4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 经济 学 ;学理界定;内容体系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对......
在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之间:数学与后现代思想的根源
发布时间:2013-12-17
"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论战已是当今世界文化论争的热点,实际上,如果我们沿着历史向回追溯,我们会很快辨认出这种对抗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逐渐由隐到显的线索,用G•霍耳顿的话说,这是“一场古老的、持久的、顽固和难......
浅析未遂犯的处罚与结果要素的重新定位
发布时间:2016-09-28
一、问题的提出 理性常常向直觉提出挑战,刑法学中关于未遂犯处罚的论争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这一论争的焦点在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对既遂犯和未遂犯处以不同程度刑罚的法律实践是否能够得到理性地辩护?从各国刑法的相......
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发布时间:2023-05-04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Century, although consist......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8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有效实践。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人......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禅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 要:本文主要阐释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然后介绍禅宗思想体系渊源及发展,并结合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禅学思想的运用、继承和发展展开探析;最后结合禅学思想对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禅境在景观......
趋向于被告人中心主义的辩护观
发布时间:2023-03-28
一、引言 辩护观即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根据自身的定位及经过价值衡量之后所秉持的辩护倾向。是一味得为其委托人利益服务,还是一味得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抑或是两者兼具?这便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当辩护律师的专业判断与委托其进行辩......
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2
" 致力于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即使撇开其所蕴含的社会责任不谈,无疑也是探索历史前景以及关于社会和社会运动的思维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投入。就这一观点而言,对于那种认为在20世纪末期来思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以及其用意只是为“......
研究马克思主义惩罚理论的批判进路
发布时间:2017-05-27
一、马克思对功利主义惩罚理论、报应主义惩罚理论的批判通说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呈体系化的惩罚理论。譬如,格兰德曾说:马克思主义没有为惩罚制度提供概念或者对惩罚进行分析,没有一个关于惩罚的理论,但他又接着指出,马克思主义对刑罚与刑罚的阶级结构及其政治经济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对此,可以说,马克思为分析和认识惩罚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视角。1853年2月18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死刑》一.........
文化基因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根基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12
在文化基因论的视角下,为了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反思民族文化传承,重新建立文化自信,就必须对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并重新认识、把握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品质,从而才能达到文化强国的效果。其中,弘扬、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就是坚持德与法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提倡和谐文化。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基因论视域下的文化践行根基及路径进行了探析,现作如.........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念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念的指导,探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给予指......
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带来的双重影响,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相应......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明显,尤其需要一个核心的、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可争议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还是目标指向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关村一小 基于儿童立场的自主发展课程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21
如何让每一个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自主的发展,享有个性化的发展,从而成就终身的发展? 为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基于儿童立场建构自主发展课程体系,探索、践行着教育的当代使命,以课程改革驱动学校的整体变革。它给......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严复作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严复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奠基者,他第一次系统的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现实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并借鉴其他的理论资源,在研究当今时代人类实践的重大问题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尤为重要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
浅谈悲观主义与“进步”观念
发布时间:2023-05-22
一 在摆脱革命一保守的叙述范式后,主要围绕章太炎独特的历史观,越来越多的论者试图挖掘他思想中的批判性主题。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章氏思想中的自反性质,换言之,人们发现,在激烈批判的背后,章太炎可能持有一种积极的观点,此观点......
关于民法总则中民事主体制度的立法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2
关于民法总则中民事主体制度的立法思考 关于民法总则中民事主体制度的立法思考 关于民法总则中民事主体制度的立法思考 在受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起草的民法典最初的草案中,民事主体部分(自然人、......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3-07-21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立论基础 理论基础 历史依据 现实依据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理论基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论审计机关的处罚主体地位(1)
发布时间:2022-08-15
法律由谁来执行,这个问题在法律实施中居于重要地位。行政主体合法是行政合法的第一要件。当前,对于审计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如果不是理解的错误,这些争议的核心是审计机关的处罚主体资格问题。 根据《宪法》,《审......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发展现 [论文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
社会主体个人化的历史根据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原始社会的社会主体—氏族、部落;奴隶社会的社会主体—部落国家;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体—民族国家(领主庄园)、家庭;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体—单个的人。 关键词:社会形态;社会主体;国家;个人 社会主体是指特定社会形......
浅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道家哲学相通之处
发布时间:2022-10-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受研究学者们的注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道教哲学也是我国传统哲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学者对道家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
浅析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3
20世纪国际社会共经历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前两次的民族主义运动使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摆脱殖民压迫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而第三次民族主义运动.........
基于建构主义的市场营销教学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6-01-07
学生分别成立了玩具公司、童装公司、自行车公司、洗护用品公司、电器公司和办公用品公司。在学习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等)时,学生都要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做规划。这样......
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 基层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做的是,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核心价值观 践行 培育......
荆歌小说中的悲观主义
发布时间:2023-01-31
荆歌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是文学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作为生活中的乐天派,荆歌很早就意识到命运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大悲剧,谁都救不了我们。不过,话说回来,我这......
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当今恶俗广告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 要: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观点的立场去分析当今恶俗广告的存在原因,并深刻揭示其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恶俗广告;文化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
对审计处理处罚执行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5
审计处理和审计处罚,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作出审计决定的重要 内容 ,也是对违 反国家财经法纪行为进行处理和惩戒的重要手段。在审计实践中,常常遇到审......
浅论赖尔的行为主义身心观辨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心灵; 行为; 精神 【论文摘要】:分析哲学家赖尔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了独立的心的存在,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但同时也面临方法论和本体论上的困难。由于其包含了物理主义的本体论,......
对于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生观 教师观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而建构主义思想是当代教学课程改革的基础,在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过程中需要突破认知主义下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
《机器停止运转》中反智主义情结
发布时间:2022-09-18
提 要:福斯特的短篇小说《机器停止运转》展示了乌托邦文学的亚类型——繁荣于20世纪的反面乌托邦。他反击当时盛行的把科技发展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乐观主义观点。本文在其历史与智力背景下审视这部小说,力图通过福斯特笔下虚幻的世界来......
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应对危机的重要理论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环境道德建设不容忽视,调动公共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深刻的现......
浅谈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支撑点
发布时间:2022-10-03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在政治与文化两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也在近些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报告中明确将......
浅析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8
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严重干扰,当前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斗争的焦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经济学关于金融、价格、货币、......
浅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6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理想;价值目标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体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寓于当代中国政治决策思想中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要】政治决策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把两者结合起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增强政治决策主体的思想觉悟,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贯穿于我国政治......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2-08-06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很多新概括和新论断,但就文化建设这方面而言,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这一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准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
浅析证据裁判主义的裁判文书适用性
发布时间:2016-11-30
一、证据裁判主义的基本内涵 证据裁判主义,也称之为证据裁判原则,是现在许多国家大多认可的一项证据法上的基本原则。从证据裁判主义的内涵来看,意思是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依靠证据, 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支持,没有证据就不得主观......
马克思主义的离场、在场与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离场”,源于后现代主义确证自身合法性之所需,亦为当代西方社会现实政治发展使然,“过时论”、“无效论”等帽子成为扣在马克思主义头上并迫使其“离场”的理论依据。资本逻辑的稳定性以及由......
浅析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高校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审美意识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与实践,追求美是人的本质的感性显现。当代大学生有更强的审美需求,单纯的求知或功利需求难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富于审美价值的素材和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文......
浅析审计结果的处理处罚
发布时间:2023-06-23
【论文关键词】 处理 审计处罚 【论文摘要】 审计处理处罚是国家审计机关为维护国家利益和财经法规的严肃性,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律法规的收支、收支行为在上和声誉上采取的惩戒措施。正确实施审计处理处罚是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要]“主义真”这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院校的重要表现,它对于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的树立和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形成有着突出的引导作用。同时,“品德正”和“方法对”,对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
对于行政处罚证据的质证规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0
一、质证的含义质证,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有质的证明,如何证明,那就得需要证据。因此,质证就是在整个行政处罚中的有关于诉讼程序方面的一个名词,指的是有关行政机关在对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行政案件当事人双方通过一些法律流程后,呈交给其行政机关的带法律意义的证明或者证据的活动。质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一)第一种,广义质证。广义上的质证一般是指在提出进行诉讼或者仲裁的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法律代.........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确保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确保我们国家长期繁荣稳定,确保我们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建设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
浅析《太阳城》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要】《太阳城》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康帕内拉(意大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一位朝圣香客招待所管理员与一位见多识广的航海家之间的对话展开。康帕内拉借用两个虚构的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及其制度的渴......
浅析马尔科维奇的社会主义经济观
发布时间:2023-06-30
在19481953 年的五年间,南斯拉夫实践派重要代表、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马尔科维奇同实践派其他成员一道,与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多样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依据。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探......
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24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样的。而行政处罚是规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就目前而言,行政处罚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就完善食品安全中的行政处罚......
浅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社会范围内持续发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形成了很大挑战。深入剖析这股思潮,对于普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思......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0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远程教育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不论从......
安·兰德:客观主义还是存在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 同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安・兰德与萨特的哲学思想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可比性。如两者都强调个人意志、生命意志以及自由意志等。但是从本质上而言,兰德强调“客观”的客观主义哲学与萨特强调“主观”的......
关于内在主义“语用”观简论
发布时间:2022-10-25
" [论文关键词]乔姆斯基 内在主义 语用 语用学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乔姆斯基语言哲学理论关注的三个古典问题,并概括了他的“语言”观、“语法”观和“语用”观。乔氏的“语用”观可以看作一种关于语言使用的内在主义理论,它和乔氏的......
“实践转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政治的正义性决定了法和国家的合法性。西方古典政治正义观是形而上的以“君主”为视角的抽象正义观,追求臣民服从国家制度、实现君主统治的目标。近代启蒙思想家基于理性主义的原则,以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为视角,借助设想的自......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关键词: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逻辑经验主义 论文摘要:逻辑经验主义者在继承康德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二分的基础上,拒斥形而上学,运用一阶谓词逻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奎因从同义性、保真的可替换性和语义规则三个角......
中国碳减排的基本立场及近期行动
发布时间:2022-10-19
在气候变化尚未引起人类关注前,温室气体排放权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当人类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后,气候谈判日益成为热点。达成世界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行动对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将产生深远影响。2009年12月7至......
乐观的怀疑主义者
发布时间:2015-11-12
多年以前,迪顿就被一些评论者称为所属领域“唯一既具有权威性,又没有意识形态偏向的经济学家”。他证明,有智慧地利用调查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攸关人类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促进公共理性的生长。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微观经......
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权威的二重属性: 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事实正是如此,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建立国家之时,因社会权力的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权威已经......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初步实践马克思主义,到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将其中国化。具体表现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最初受到苏联影响,后来有了自己的民族理论,为革命胜利后民族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