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的优势与路径

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的优势与路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1 16:03:03
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的优势与路径
时间:2015-08-11 16:03:03     小编:

摘要: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对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的帮扶模式进行实地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现代社会治理思想及三社联动思想,探究失独群体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的独特作用及作用路径,借鉴民间组织对失独群体的介入机制,探索如何真正建构并完善失独群体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失独群体;民间组织 社会支持

一、前言

(一)研究缘起

目前,我国政府对失独家庭进行扶助补贴,而对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主要是由该群体自发成立的组织来承担,或者通过“虚拟”交流平台QQ群,以及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来实现自助与互助。[1]从实际社会情况来看,政府对于失独家庭的物质支持力度仍有很大不足,而精神支持更是欠缺,民间组织的介入似乎能够有效补足这些方面的欠缺。但是民间组织的介入是否切实有效仍需深入研究,我们将根据太仓市连心家园个案,拟从社会支持、现代社会治理、三社联动的视角,探求民间组织介入失独家庭的优势和路径,并尝试建立有效的介入机制,为相关决策服务。

(二)理论支撑

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在失独群体中,其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而更好的凝聚社会支持的方法,则是要整合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及失独老人自身的力量,扩大失独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其面对社会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2.现代社会治理理论

近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只能里现代化,即从强调“社会管理”转向强调“社会治理”。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转型,一股介于国家和百姓之间的中间力量开始崛起,民间组织介入群体作为第三方支持力量,打破传统的政府支持的强势定位而形成新的社会治理体系。[7]

从实际社会情况来看,政府对于失独家庭的物质支持力度有所加大但仍有很大不足,而精神支持更是欠缺,而社会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失独家庭的各个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意味着失独群体自身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社会支持网络。

3.三社联动思想

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的建立统称为“三社联动”。其使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根本性的有效预防和解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8]

而民间组织介入失独家庭正可以用“三社联动”作为很好的诠释,社区体制的创新变革,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专业社工的指导带动以及政府的规范引导,它们互为倚生、互为促进,使得失独群体更好的形成自主的社会支持网,走出困境。

二、连心家园运作方式与成效

1.成立背景

最开始,太仓市以乡镇为试点探索公益创投项目,在总结浏河、城厢镇“连心家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下半年太仓在市各镇区全面推广这一做法,13年3月初又开展“连心家园”建设及活动情况交流,13年上半年,实现全市“连心家园”建设全覆盖。

2.运作方式

“连心家园关爱服务中心”,以“跨越苦难、自助助人、重塑人生、奉献社会”为宗旨,服务对象原则上为49周岁以上,无第三代的失独群体,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开展心理慰藉、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异地疗伤、技能培训的社会组织,属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入驻在太仓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连心家园”根据失去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需求,依托各乡镇社区、村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立各类有资金、场地保障的“连心家园”服务载体,开展生活关怀、心理辅导、精神励志等活动,帮助失独家庭重燃生活信心,回归社会群体。

在“连心家园”里有“五个有”:有统一标识、有活动场所、有爱心志愿者、有专项经费、有活动计划。实际活动中确保每月一聚会、年终一座谈。日常开展四大系列活动:

(1)生活关怀类

50、

60、

70、80以此类推为失独家庭成员集体过大寿,每个季度1次,赠送鲜花和生日蛋糕及礼品,逢节日发送关怀短信。

(2)心理慰籍类

组织游览、参观活动,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试。游览活动半年1次,心理方面的活动则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慰藉每年每户最少1次上门看望、交流、沟通。

(3)解决诉求类

帮助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每个乡镇1次,活动时邀请城厢镇的失独家庭同伴志愿者骨干4人同去共6次,每个乡镇结合中秋、春节开展互动交流活动1次共6次

(4)精神励志类

组织各镇、区的失独家庭成员开展电脑培训、丝网花制作、烘焙等活动,进行爱心义卖,捐助孤儿家庭,在帮助别人过程中创造生活的更高价值。每镇至少1个项目,每年1次。 3.活动成效

连心家园除了有精心设计的品牌标识,严格详尽的管理制度、还有各镇区专门开辟固定活动场所,拨出活动经费,保障“连心家园”活动持续有序开展。在正式成为社会组织的半年中,它收到了极好社会效益,也使失独群体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市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连心家园也有来自失独家庭的志愿者,被称为“同伴志愿者”,他们自己走出失独阴影后,不断服务着有同样经历的家庭,在一起相互帮助,抱团取暖。

在一次活动中,笔者有幸结实了同伴志愿者姚阿姨。她介绍,自己的儿子是她的骄傲,但9年前,儿子在部队牺牲,她接受不了这残酷的现实,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终日以泪洗面。直到连心家园成立后,市计生委了解到姚阿姨的情况,安排她接受心理治疗,经过2年恢复,她慢慢走出失去儿子的阴影。她谈到一位痛失女儿与老伴抱着骨灰睡了三年徐阿姨。“2011年,我第一次去看她的时候,我们都说不出话,只是抱头痛哭,之后每次去都哭。”姚阿姨回忆,直到第六次去看望徐阿姨,她们才慢慢敞开心扉,聊起自己的经历、生活。去年6月,姚阿姨带她去长江三峡散心,一路上对她关怀备至,让她感动不已;去年10月,又带着徐阿姨去北京,渐渐地,徐阿姨走出了家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我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也要帮助别人。”姚阿姨说,这种方法叫“异地疗伤”,带着大家去看看祖国的好河山,心情也会好很多。失独者范阿姨老公出轨,提出离婚,并对她实施家庭暴力,把她赶出家门。在得知情况后,姚阿姨、朱老师还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冒着雨雪帮助她寻找法律援助,申请了免费的律师为她辩护。……这样通过“连心家园”走出阴霾的人有很多很多,每一次活动都有新的转变,使“连心家园”这一组织得到了“失独家庭”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后来,“连心家园”这一社会管理创新品牌模式被江苏省计生协会推荐为全国百例村(居)示范活动典型案例。

三、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优势与路径

(一)民间组织介入失独家庭优势

1.易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本身绩效就难以测量,而在失独这样的特殊领域让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效率的考虑,是因为社会组织可以更大范围激发公民参与和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4]以太仓市“连心家园”为例,作为社会组织,虽然为政府引导,但它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抓手、载体,通过社会组织把失独家庭与政府的心连在一起,从而减少失独群体对政府的排斥心理。连心家园关爱服务中心的总干事本身为失独者,使得其服务对象可以很快建立信任关系,开展帮扶活动,而乡镇各点骨干皆为镇区计生干部、失独者本身,此举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和志愿者不同作用,更好诠释了“三社联动”。

2.公共服务社区化,贴近民生

各乡镇“连心家园”服务点通过积极参与社区为民公益服务,实现社会组织与社区互动发展有机结合。涵盖失独群体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维权等众多领域,采取“同类合并”、“联合共营”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结成服务实体,更贴近失独实际生活与切身利益。在“连心家园”活动及对乡镇失独群体的走访慰问中,服务中心先后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安置、养老补助、住院照料等困难,利用重大节日组织他们旅游、观影等,组织失独家庭与爱心学校的智障儿童一起活动,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给予精神关怀。有的乡镇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经济困难的失独家庭生产自救。

3.接受政府资助,打破民政坚冰

连心家园的帮扶活动常态化、结对形式多样化、服务形式新颖化的特色,使“其得到了失独家庭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它作为政府主动引导而成立的社会组织,打破了这类组织因为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成立的问题。它采取项目委托、协助管理等方式,根据工作实绩、活动次数给予专职人员资金补助、给予志愿者适当补贴,它畅通了“失独家庭”与政府部门的交流渠道,把“失独家庭”帮扶工作做到实处、细处。“连心家园”这一“失独家庭”精神层面上的关爱帮抚机制和服务品牌在全苏州市是首次尝试,在全省也没有经验可循,对计划生育产生的遗留风险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的未来路径选择

1.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帮扶队伍摆正心态

目前,苏州其余各市、区也在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连心家园”建设。但若完全依靠失独者本身或社工机构的公益创投项目,很难把平台搭建完成。走进失独家庭是长期的陪伴过程,如若创投结束,没有延续性,容易遭到失独群体对此类活动及组织、社会的不信任、反感。资金也是一方面,失独者自身创建社会组织,困难重重,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此举会导致他们对政府的不满,同时,失独群体聚集也会引发政府的担忧。所以,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且有专项资金资助,是未来民间组织介入失独群体的较好办法。

现大多民间组织的志愿者都是通过招募及专职计生干部组成,没有经过专业社会工作、心理疏导的培训,往往不能摆正心态,会有推托、抵触、“犯忌”的心理负担。连心家庭城厢镇负责人梅园社区朱主任告诉我们,“在帮扶对象时,不能有我是志愿者,我是来帮你的,解救你这样的感觉,失独人群很敏感,察觉到这种细微的态度就马上对你不信任,不会再相信你。”而由于乡镇资源有限,建立都是社工、心理咨询师的情况很难,所以做好帮扶队伍的培训工作、疏导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2.注重骨干培育,深入乡镇农村

“连心家园”旨在为失独群体提供一处抚慰心灵的专门场所,提供多方面的关爱服务,切实帮助他们重燃生活信心,重新回归社会。但是其领头羊人选几乎是各个地区民间组织的难题,应选择文化层次高、有素质、有耐心且易亲民的失独者或专业社工。若选择政府干部,失独群体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不易开展活动。具有相同经历的失独者更易引起失独群里的共鸣,快速建立信任关系,而专业社工,具备社工理念的教育与专业工作训练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切入点,对症下药。 在帮扶中,乡镇农村的失独群体是较难帮扶的对象。因城乡差距,帮扶队伍很少走进乡镇农村进行服务,抑很难坚持对失独群体进行长期结对服务,原因之一在于农村文化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失独者本身没有信心走出困境。社工的理念为自助助人,但这些对象往往会对志愿者产生依赖心理,而非独立自主重新生活。连心家园总干事同为失独者的朱老师说:“即使有人来帮你,但是你不愿意,自身没有求生的欲望,再多的人来支持你也是没用的。”原因之二在于专业队伍进入农村偏远地区有各种条件限制,且本身也会受到失独群体的氛围感染,需要心理疏导。与连心家园合作的义工联合协会的社工小张谈到,“这样的特殊家庭往往缺乏最开始的危机干预,使得我们在建立信任关系的时候困难重重,陪聊往往容易陷入沉默,很多志愿者在陪护结束时自身也会感到压抑痛苦,很多天走不出来。”

3.拓申扶持渠道,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连心家园关爱服务中心,是政府买单、公益服务、社会援助、政策推动相结合的多渠道帮扶运作机制。但其目前开展的帮扶活动大部分为集体活动,结对服务也仅限于陪聊,但对于年老的失独群体成员其更渴望得到上门服务,关心日常琐事,解决其切身实际问题。如看病需要绿色通道,对于年迈的失独老人取药挂号恐一人很难完成;家中灯泡置换、电器维修、出门交通等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这时需要居家养老服务和社会组织或企业的扶持,如家政服务、家电维修、车队服务。失独作为政策的意外产物,除了计生部门,全社会都应该关怀爱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