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5 00:04:50
中国制造升级发展背景下的新机遇
时间:2023-01-25 00:04:50     小编: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端工业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西方。“中国制造”正在跻身世界工业的前列,并且勇于走上全球化发展之路,这引来了大洋彼岸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新机遇;技术创新;工业转型升级

一、中国制造升级的背景

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公开数据,早在2011年,中国GDP总量就已上升至世界第二位。我国GDP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领跑作用。尽管第三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增速最快,但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在我国GDP的增长中仍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实际上,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端工业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西方。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正在以远见、技术、资金实力和自身独有的特色改变着人们的固有观念。“中国制造”正在跻身世界工业的前列,并且勇于走上全球化发展之路,这引来了大洋彼岸的高度关注。

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面临新的调整,我国制造业也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大与我国的距离;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从内部因素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由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明显削弱,注重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这些挑战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的新要求。

二、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迎来发展机遇的三大行业

1.原材料行业

面对制造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原材料行业为求提高行业盈利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

一是跟上原材料工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步伐,逐步培育自身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关键原材料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从而提高高端产品比重,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二是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各项财政、金融、环保、土地等政策,通过利用政府对绿色低碳环保、重点优势行业的各类扶持政策,取得各类融资信贷和税收的优惠条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三是通过加大对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的投资,特别是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带动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优化原材料工业结构。

2.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仍旧大而不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然而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发展制造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装备工业来保证其竞争力,因此,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创新能力。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先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之后再积极的进行自主创新。在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下积极的自足创新使之真正被消化,这样可以带动传统制造业的转换升级。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一方面继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应通过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强化科技创新,以此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产业输出和对外投资,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拓展国外市场,降低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并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和竞争力。

3.生产性服务业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首先,企业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难得机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和新兴业态的有力支撑下,将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型制造转变,用电子商务代替传统商业模式。

其次,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将重点着力于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最后,对于工业化制造业,关键是要能够培育一批相辅的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机构,扶持成立技术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形成全面向制造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这样才能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