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探讨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0:13:08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探讨
时间:2022-12-25 00:13:08     小编:

摘要:《微积分》的教学这一活动要进行得有声有色,要讲求艺术,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打动人,更能使人印象深刻。本文试着从《微积分》的教学语言艺术方面展开探讨,以求能提高、增强《微积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

关键词:微积分 语言艺术 浪漫 幽默

数学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微积分》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近现代数学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称其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其重要性对大学任何专业来讲是不言而喻的。

《微积分》本身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追求简洁、完美,兼有艺术的气质。《微积分》的教学这一活动要进行得有声有色,也讲求艺术,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打动人,更能使人印象深刻。但是很多本科生对《微积分》的感觉却是“畏几分”。究其原因,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点比较突出:一是《微积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注重逻辑推理,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枯燥,缺少趣味性,甚至难以理解;二是很多同学数学基础、数学素养不太好,不能融入其中;三是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思维不合适,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昏昏入睡。这里将着重探讨如何改进上述第三点,让老师学生真正在《微积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痛并快乐着”。

我们知道《微积分》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既然是讲授,老师的语言表达将显得最为重要,这里我们将着重探讨下如何能使我们数学老师的语言更形象、生动、浪漫、深刻、活泼、幽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热情和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授课效率。

1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要形象、生动

《微积分》的知识内容往往是抽象的,要化抽象为具体就要用心揣摩怎样用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讲解,比方说,讲到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我们可以用流动的水来刻画,也可以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摆桌子来比喻,这些比单纯的去讲数学证明更能让学生理解,也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2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可以浪漫但是不失深刻

学数学的人给人的印象似乎往往是木讷、活力不够,没有搞艺术的那么潇洒,其实并不如此,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说过“缺少诗人气质的数学家不能算是真正的数学家”,尽管我们高校的很多数学老师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工作者,其实一样可以在课堂上浪漫一些、洒脱一些。比方说讲中值定理,我们可以借用我们古代的一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来作一个很好的总结。在给学生讲解微积分基本公式时,我们可以来一句英文:“It’s a powerful, beautiful and galivible formula”(galivible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此时学生们会惊讶不已。在介绍比较复杂、冗长的泰勒展式时,尤其是几种余项的时候,比方说皮亚若余项,我们可以先讲讲皮亚若的生平、故事、思想,然后强调皮亚若说过一句话:“给学生讲授晦涩难懂的东西,是对人性的犯罪”,进而我们可以说为了不背负此罪名,我们今天跟大家讲讲更简单更人性化的皮亚若余项。这就是一种洒脱,也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3 《微积分》教学中的语言应该尽量活泼、幽默

人们常常说活泼带给我们青春,幽默带给我们快乐。讲授《微积分》也一样,课堂上不只是有证明、计算、推到,公式、定理、结论,也应该有欢笑、掌声和快乐。一次,笔者给大一新生讲连续和不连续的概念,黑板是上下拉动的,上面一块写满了要拉下来,突然卡住了怎么也拉不动,这时笔者转过身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到没有,这就是不连续”,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还有一个学期,上午三节数学课,第二节课休息期间,很多同学都爬在桌上要睡觉,这时笔者想起了网上的一句话,于是稍加改动,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现在睡觉你会做梦,现在听讲你会圆梦”,课堂里顿时掌声如鸣。

在《微积分》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做到上面的要求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当然还跟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有关联。教师首先要对《微积分》的教学内容熟烂在心,信手拈来,同时还有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驰骋千里;其次要多读些数学史,多想些比书本上更深刻的东西,结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形成自己独到的语言体系;最后跟紧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像海派清口代表人物周立波那样讲讲数学里的“段子”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3]齐民友.重温微积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Finney RL, Weir MD, Giordano FR.托马斯微积分[M](影印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华东师范数学系.数学分析[M],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