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策略探究

浅析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策略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2 00:07:09
浅析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策略探究
时间:2023-02-02 00:07:09     小编:

摘 要: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不再仅仅是教授理论,而是要交给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与广度,鼓励学生学好、用好。作者就物理教学中的力学问题做一番探讨,希望就这些典型的例子,来探讨物理解题过程中的侧率与方法,而且期望对广大师生有益处,共同探讨出高效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转变思维;完胜;高中物理;力学问题

一、夯实基础知识,做到及时反思

学习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基础知识,对于各个学科都非常重要。物理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记住定理公式只是开始,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接下来的难点。在高中阶段,力学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定理和规律了如指掌,这样在面对练习题和考试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一定要先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去创造性地解题,不然则无从下手。题目中的数值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待题目中的数值,都是接下来解题的方向和思路。通过已知来推导未知,缺哪方面的内容,就要想法来补充。比如,我们在研究其中一个时间的动力题目时,大部分的情况我们都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二、认真分析题干,分析受力状况

力学解题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并且能够就题意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那么就根据所学知识,想出解题的方法。

题1.在图片中A、B、C是重量相同的铁块,叠放在水平面上。恒力F水平方的作用力在B上,而这三个铁块在水平面上都以相同的速度v在做匀速运动,则以下描述正确的为( )

A.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是2F/3

B.C作用于B的静摩擦力是F

C.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是F/3

D.地面对C的滑动摩擦力是2F

【问题解析对策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那么,接下来就要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学知识解题。从题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三个铁块都是做匀速运动;那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C作用于B的产生静摩擦力。那么题目的受力分析如图,B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三、构建物理模型,优化解题过程

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在不同的形态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也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一定要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才能运用正确的知识来解题。所以分析题目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旦选错了公式,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题2.见下图,传送带和水平面的角度是37°,AB距离16 m,物体以10 m/s的速率逆时针方向做匀速转动。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m在A处,重量为0.5 kg,摩擦因数是0.5, 求物体由A至B的时间?

【问题解析对策分析】

这道物理题,我们经过细致分析可以得出结果,虽然解题难度系数有些大,但是可以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巧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定理等是可以给予解决的。

这个题目是一道综合动力题。那么,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题目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并不是无处下手。接下来,我们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定理等来解题。那么,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如图3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cos37°①

F2+mgsin37°=ma1即?滋F1+mgsin37°=ma1②

由①②,解得:

则有t1=■=■=1s

s1=■=■=5 m?滋mgcos37°,所以物体继续沿传送带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但是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已发生改变,如图

(4)。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cos37°③

由公式得:vB2-v2=2a2s2

即vB2-v2=2a2(16-S1) ⑤

由③、④、⑤,解得:vB=12 m/s

物体从速度达到10 m/s的位置运动到B时间是:

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正在面临这深刻的改革,新课改的日益加深,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使得教学面临全面的改革和调整。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想法。老师要让学生具有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之上,而是应该深入生活,让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学会思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正在得到缓解,学生也应该不仅仅会做题和应付考试。时代在变,教育的方法也要改变。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学生今后是不是学习物理专业,物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都大有裨益。这几年力学综合题考查越来越广泛,这样的题目不仅需要坚实的基础还需要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表现。而且力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碰到,我们不用只做题,而是跟生活联系起来,跟劳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让知识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2]李超元.例析高中物理力学综合计算题的解题方法[J].数理化研究,2012

(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