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职生自我认知能力在抗挫折训练中的重要性

中职生自我认知能力在抗挫折训练中的重要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1:54:07
中职生自我认知能力在抗挫折训练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7 01:54:07     小编:

摘 要:中职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之前步入社会,遭遇挫折出现最多的心理是逃避,重点从中职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角度学会自我调适,探寻学生面对激发事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自我认知;抗挫折能力;研究价值;训练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是指个人对自己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自我认知与现实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自我认知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自我观照的过程中,能够更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建立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高中生相比,既存在共性,又有个性的差异,共性特点具体表现在: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他们处于青春期这一重要的飞跃和扭转时期,从儿童时期简单、纯粹的以权威人物如家长、教师等人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时期,向完全自我确立认知和行为标准的成人化状态过渡。在这一自我认知的剧烈转变期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波动,原有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寻找全新目标和规则时很容易发生扭曲或错误认识,给以后的生活、学习造成障碍。

以淮安文化艺术学校为例,个性差异表现在:中职生由于专业特点的限制,大多在11岁甚至更小的年龄入学,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封闭式艺术学习和集体生活,16岁左右就更快地接触并步入社会,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步入社会的跨度大,极有可能出现对社会难以接受的心理状态,根据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跟踪数据显现学生就业后跳槽的频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在工作中面对挫折时往往采取逃避的处理方式。

心理学专家在对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表演专业154名学生(男性59例,女性95例)在社会支持、心理承受力、大五人格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特质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现:在艺术类中职校学习时间长的学生心理承受力总分及意志力、人际交往和自信心因子分值中显示出较强的辨识能力,而在问题解决和家庭支持因子中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这个结论在本研究中首次揭示,提示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学习时间长的学生心理承受力相应地提高,但是在问题解决和家庭支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辅导。

二、中职生抗挫折能力的自我认知训练研究价值

现阶段国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早、体系成熟,如美国新泽西州的“学校青少年计划”,加利福尼亚州的“健康始于主动性”,纽约州的“灯塔计划”等,学校和社会人员的合作,在家庭、社会和学生中激发起强大的支持力量。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探索。国内的中职生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模糊性与片面性,缺少反思认知自我以及对自我客观的评价和较为准确的角色定位,使得他们对挫折呈现易感性,提高自我认知亟待解决。综上所述,对抗挫折,自我认知应该达到两个目标:对抗挫折的自我认识训练、对抗挫折的自我干预能力。

三、培养中职生抗挫折能力的自我认知训练

1.自我认识训练

参与方式属于将自我置身于成长小组的范畴,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及有效的小组经验,发展组员的潜能、意识及情感,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获得成长。

教师选取实验1组6个女生,通过组内协助她们实现自我认知。利用晚自习时间,在学生集体专业练功结束后,教师与6个女生集中在练功房,氛围轻松,明确谈话,帮助大家了解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第一位同学开始,秉着真诚、真心的态度,分别评价其他5位同学的优缺点,每人不少于3点,突出最欣赏和最讨厌的地方,其他5位同学做好记录,以此类推。最后,6位同学分别根据他人所述,总结自己的优缺点。

2.自我干预能力

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面对激发事件与内心认知的碰撞,引发学生的情绪,教师结合学生的青春期特点与学情状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相同的情境发生在不同的主体身上,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挫折反应。通过角色互换,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理清矛盾的来源,学习如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最终改变学生的认知。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触龙说赵太后》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的激发事件、不同的内心认知、引发的不同情绪。学生以自己生活中所遇的挫折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掌握在遭遇挫折时控制情绪、理性处理的方法。

四、在兴趣中引领中职生主动对抗挫折

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如莫莎、刘志军认为可以通过自我归因的方式帮助自我重建信心,战胜挫折,具体方法包括“应激接种训练”“正性事件强化”“家庭作业”“情绪稳定训练”“放松训练与想象”“书写和身体练习”等方法。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自主探寻抗挫折的方法。

教师选取实验1组,分成5个小组,每组6人,给出美文、视频、音乐、运动、呼吸等多个主题,学生围绕这些主题搜集与抗挫折相关的资料,制作抗挫折手册,在组间进行交流,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伟.中职生挫折成因及抗挫折能力培养建议[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