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处在探索期的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

处在探索期的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3 00:56:07
处在探索期的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
时间:2023-04-23 00:56:07     小编:

摘 要 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职教领域的共识。目前,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有物理混合型、化学化合型、生物嫁接型、生态共荣型4种类型。在推进上,注重以职教集团为代表的学校―行业―企业―政府四方联动。产学研合作效用的体现,重点是在“产”驱动下的“学”与“研”,实现相关利益方的互惠双赢。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在不断扩展。从实践来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仍处在“探索期”。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类型;推动;效用

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兴起“合作教育”开始,这一教育理念已在国际上风靡一个世纪。而在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从理念引进到本土试验,也已过去30余年。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说是职教领域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再次强调。

产学研合作教育,其实质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校和企业为载体,以满足多元需求、实现各方共赢为旨归。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战线的共识。检视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情况,不妨用“探索期”一词来定位。

一、合作模式多样性与选择性

在当下,随便走进一所高职院校,学校的负责人都会告诉你该校一种或几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我们可以套用美国大卫・格里芬(David Ray Grifin)为代表的后现代整体有机理论,来将这些模式加以总结,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1]:

第一,物理混合型。就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将学校、企业等多方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在不改变其固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共同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创新等目标的产学研合作。

第二,化学化合型。就是将学校、企业的相关要素在一定保障条件下按照特定的要求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具备相对独立功能的实体,实施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新实体中,相关要素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发生聚合效应。

第三,生物嫁接型。就是将办学实体与企业生产实体有机对接,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形成生命力旺盛,具有强大的自我再生和发展能力的新办学体。

第四,生态共荣型。就是由政、校、行、企等形成一个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全方位合作共荣模式,该系统内各组成方在要素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的输入与人才、技术服务等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各要素形成相互依存的教学链、研发链关系,实现多赢共荣。

对于一所学校和一项合作而言,上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说,没有先进与不先进之别。选择哪一种类型,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

二、合作相关方作用发挥

200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发表宣言,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指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理念。四个“合作”的核心是让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这里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学校、行业、企业、政府。一般认为,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行业发挥协调作用,企业发挥基地作用,政府发挥统筹作用。在2014年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年会的发言中,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辉将此概括为“借政府之举、依行业之势、集企业之力、缘校友之情”,是符合逻辑和事实的。

以下分而解之。

――校方。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学校必须发挥主体作用。毫无疑问,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上,学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要占据优势,发挥主阵地作用。与其他利益方的合作,学校也要主动而为,并在机构、机制上予以保障。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学校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①,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聘请能工巧匠课时费认定办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学校与滨海新区、保税区、北辰区、静海县等经济和行政区建立区校企理事会,在区人社局建立办公室,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学校依据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瞄准职业岗位要求开展“教学做一体”课程建设,瞄准职业技能提升要求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包建设。四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针对不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任务,开发建设眼视光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酒店管理、机械加工等具有不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实训基地。

――行方。在合作教育中,行业的作用是指导、协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此点也有强调:“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行业组织的优势是涵盖的企业多、专业性强。这也是高职院校越来越选择行业合作的主要原因。比如,烟台职业技术学院就与行业启动了一批比较成熟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与省电子协会、食品工业协会联合成立自动化研究所、食品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联合申报省科技研发项目等1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不过,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行业组织如何合理摆位和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一大问题。目前行业组织普遍的呼声是“缺权”,因之参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是太高。

――企方。人们习惯用“关键”一词来描述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企业的作用,这是因为,作为直接的用户,企业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这也不难理解,2014年的国务院决定在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时,首次强调“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亚洲博闻有限公司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的合作就是个例证。该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广州设有分公司,是国际最著名的珠宝首饰展会承办商。公司在珠宝学院设立了面向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学生研修奖学金。其中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助学金用于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而研修奖学金则用于提供资助获奖学生,参观由该公司每年9月主办的目前全球最大的专业珠宝首饰展览会香港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此外,公司与学校还筹划了一揽子协同育人项目,如派出公司所属亚洲珠宝杂志的出版人、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作专场报告,分享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资讯及职场工作经验,并且通过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邀请其它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首饰设计师为学生开设讲座,共同为学生的的成长和成才服务。 ――政方。在谈及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合作,大家会不约而同地首先强调一点,一定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这是没问题的,因为第一,政府手里“有权”,第二,政府是职业教育最大的“买家”。去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即再次强调,国务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毫无疑问,政府可以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笔者更为关心的是,在力主改革,并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如何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本就是一个开放的理念,应该有着更加开放的实践。校政合作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里就不再展现。

三、合作效益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效用的体现,重点是在“产”驱动下的“学”与“研”。

在“学”的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员工培训。举3个案例。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构建“企业为本”的多元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比如,与全国著名印刷企业“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施 “雅昌班”培养模式,与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实行“预备技师班”模式,与浙江百丽特公司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形成“百丽特”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构建“上海印钞有限公司”校内就业的“准订单”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契约”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创新”班等。与20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协议书,开展校企合作。

天津职业大学以行业企业技能比武为平台,建立了“技能培训―技能大赛―技能晋级”三位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快速培养机制。通过承办酒店服务技能比赛、航空职业技能比赛等赛项以及技能鉴定等渠道,已为天津市行业企业培训在职员工5万余人次。

在“研”的方面,一是技术研发,二是成果转化,三是信息提供。再举 3个案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为目标,依托企业科研项目,在校内建立工程中心、机械设计研究所、谭建荣院士工作室、博士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创建科研与教学融合环境。

天津职业大学为天津公交集团设计制作公交系统导视屏,为大桥焊条厂设计制作半自动焊条包装生产线,为清源自动化集团设计制作ECU及直流马达驱动器功能测试站等23项成熟技术转化项目,促进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对接。

如前所述,产学研合作,重在互惠双赢。正如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科研处长杨志刚教授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表述的,产学研合作理想的效果是,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学校提高了人才质量;企业弥补了人员短缺,学校完成了顶岗实习;企业参与学校建设,学校推动企业发展。

四、结语

以上都说明,作为“舶来品”,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的内涵不断扩展,实践正在深入。

这就有必要回到本文在开篇时所表达的,尽管有上述业绩,但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还处在探索期,或者说是探索的中期阶段,其经历了萌芽期,但并未接近成熟期。

简言之,对于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我国在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总结,在实践上还没有深入的推进,在政策上还没有强力的保障,在推广上还没有国际的认同。一句话,本土化不够,国际化不足。当然,这又是另一篇文章需要详细阐述的内容了。

参 考 文 献

[2]陈衍.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的认识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4(36):30-3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