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和谐对话 心声共振

和谐对话 心声共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6 00:35:22
和谐对话 心声共振
时间:2023-04-26 00:35:22     小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阅读对话,也就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教学对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拥有了和文本对话的权利,更有了和教师对话的权利。

“对话”理念的提出,给予了阅读教学新鲜而丰富的内涵。这种对话除了参与方的“多重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基于此,阅读应当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更是一段生命的历程。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应当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对话,充满着智慧的火花。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课前几分钟学生还愿意跟老师交流,越往后就越不愿意跟老师聊了,最后往往是老师唱着独角戏黯然神伤地结束教学。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就没有学生与教师沟通与合作,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语文课堂的高效如何才能得到保障?那么究竟如何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呢?面对学生主体的参与,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提问,如何把自己的问题层层深入地有序组织起来,把学生的问题,哪怕是看来无理的问题引向深层,如何达到师生、生本的心声共振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抓住契机,巧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抓住契机,科学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兴奋点,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教学《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前,正好物理老师向我反映班里物理作业抄袭现象很严重。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契机,把它作为议论文的材料。课堂上,我对学生说:“今天我听说我们班的物理作业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我实在是无法认同这种抄袭的行为。为什么呢?哪位同学知道我的想法?”学生中立刻有人说:“我认为作业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如果选择抄袭,就失去了一次强化知识记忆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次作业,抵制抄袭。”又有学生谈道:“抄袭意味你并没有掌握知识,而不少抄袭的同学往往在完成作业后误认为自己掌握了知识,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掉以轻心,最终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还有学生谈道:“抄袭作业也是一种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轻易地就向学习上的困难妥协,这样的人势必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不具备顽强的意志来克服困难。”我顺势做了总结:“刚才大家谈得非常好,分析得比较透彻。那么我们刚才就抄袭作业这个问题的看法谈了自己的态度,分析了它之所以不正确的原因,同时还明白了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做。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基本的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借助刚刚发生在学生身上,他(她)们感兴趣且有话可说的事件,我巧妙地让学生过渡到了议论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准确地抓住契机,在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时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及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调整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地解决教学中的疑难,也就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了课堂上师生的和谐对话。

二.设置矛盾,活跃思维

孙绍振教授曾经指出“文章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思索和探讨的”,有些课文中,常常出现两个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产生了矛盾。然而这往往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有着特殊的用意。作为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文本中的矛盾,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看似有“障碍”的问题,让他们心理上产生“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势必需要进行思维训练,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到此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孔乙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和“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教师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约’ ‘的确’是否矛盾?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不难理解这两个词语隐含的意思。在当时这样一个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中,大家只是把孔乙己这个身份低微的人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可有可无,而对于他的消失漠不关心。所以说他“大约”死了。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及掌柜后来再也没有提起他,“我”也没见过他,都暗示了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已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所以说他“的确”死了。

上述问题的设置,抓住了文本的主要矛盾,层层深入,追根溯源,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围绕着文本的核心问题展开了和谐的对话,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

三.紧扣文眼,层层深入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顺藤摸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更好地去解读文本。同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所以对一些过难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浅易的处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中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把困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问,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课文《孤独之旅》,文章题目交代了主要事件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在分析文本时,就可以紧扣住“孤独”这个关键词。我在教学本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

问题一:“孤独”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问题二:为什么用“孤独”这个词来形容这段旅程?

问题三:作者是如何来诠释 “孤独”的?

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变化。教师紧扣“孤独”这个文眼,以这种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构思,同时也理解了小说的丰富内涵。

四.修正导向,提升质量

新课标“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前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说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探究过程中,不能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渗透。比如在学《背影》时,有学生提出父亲“臃肿的身体”爬上爬下的姿态没有美感。这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价值观的问题,作为教师此时如果不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去感受父辈们的艰辛和深沉的爱,去感受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颠沛流离的思想感情,那就是我们的失职,这样的课堂对话势必是失败的。

教师作为学生的对话者,对学生阅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文本的理解误区在所难免,然而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学生本不够丰富的阅历才有所增长,学生沉睡的经验才得到了唤醒,尘封的旧知才得到了复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交流和修正,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设起了更通畅的通道,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可以激起他们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总之,和谐的师生对话是一种新型的课堂交往方式,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只有真正进行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对话,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以及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声共振。

参考文献:

[3]薛志芳.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诱”的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3:59-60.

[4]王荣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J〕.《语文学习》,2009,10:54-5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