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7 01:52:36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3-02-17 01:52:36     小编:

摘 要:在小学阶段,品德课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品德课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要想提高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达到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品德课教师就需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品德课是离他们生活最近的一门课,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结合教学经验,简述了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了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结合小学品德课实际,笔者觉得品德课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提高认识,端正教与学的态度

二、做好“三备”工作

品德课教师只有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才有可能为实现有效课堂提供有力保障,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品德课的课堂质量。因此,品德课教师应当做好“三备”工作。

1.课前,教师要备好教材

要想实现有效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应当备好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虽然品德教材具有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但是教材中的内容和本地区的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添减,使品德教材中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

2.课前,教师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接受知识的对象。要提高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品德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课前,品德课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水平、知识基础水平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参与到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品德教学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3.课前,教师要备好教法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随时都可以保持学习品德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实行“满堂灌”的单向传授,实行“我讲你听”,其结果必然是教师事倍功半,而学生接受的知识既少,又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其认识活动只能通过实践和感知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别人是代替不了的。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去发现、掌握真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觉悟。

只有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思考,要用教师的主动性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选择生动恰当的事例,使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品德教材的特点,对教学中所举的事例要进行认真的筛选,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感、与学生在心理上比较接近的典型、真实的材料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易接受,从而悟出其中所要阐述的深刻道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自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抽象的理论。要使教学能吸引学生,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另一方面还要特别注意在平时广泛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

五、联系社会和学生思想实际,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思想活跃,反应机敏。但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问题有时会产生片面、模糊的认识,所以要注意细心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疏导的办法。同时,教师不能把教学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当把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融入品德教学中,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品德的内容无处不在,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受到教育,形成要养成良好道德品格的意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品德兴趣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品德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品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谈自己的见解,这样才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尊师爱生,缩短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作为品德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使品德课真正成为深受小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课程,并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和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功能。

参考文献:

[2]朱丽波.品德教学点滴谈[J].山东教育,2011(07).

[3]王加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品德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