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教学设计:我思故我在

教学设计:我思故我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2 00:01:38
教学设计:我思故我在
时间:2023-07-12 00:01:38     小编:

【关键词】】品德;教学设计;思考

观摩了江苏省第二届小学品德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后,笔者对教学设计有了再思考和再认识。

教学设计是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西方形成的一项现代教学技术,现在早已成为我们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把各个教学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们可以浓缩为3个问题: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

为何教:明确我们的使命

此次教学设计环节中,组织者特意给所有参赛教师提供了课程标准。这一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是无声的引领。因为,当下的品德教材是一纲多本,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程标准是本,是源,是魂。

这节课为什么要上?它的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到课程标准中去找寻。

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爱爸爸妈妈》一课。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见表1)。

表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涉内容

仔细研读,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两个核心概念:心、事。心,乃关心也;事,乃行动也。有心就愿做事,行动是我们对父母的无声报答。

由此,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的确定也就水到渠成了。

图1 课标指导下的目标、重点、难点图

那么,这篇课文的定位何在?这时我们就应该去研读单元框架了。

《我爱爸爸妈妈》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的第2课,前一课为《说说我自己》,后一课是《幸福一家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由内而外、逐步扩展的过程(见图2)。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紧紧围绕“我”与“爸爸妈妈”展开,切不可涉及家中其他成员。由此,单元框架帮助我们明确了教学边界。

图2 《我爱我家》单元逻辑关系图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公民的良好素质”是德育的目标之一,首次厘清了“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关系,那就是“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作为品德教师,我们任重道远,使命神圣。只有明确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是达成这一宏大目标中的哪一个节点,搭建哪一级阶梯,才能在课前运筹于帷幄之中,课上决胜于千里之外。

教什么:转为编者的视角

教什么?这好像是个挺幼稚的问题,当然是教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对教材不再顶礼膜拜,奉若神灵,而是真正将其看作范例、拐棍、话题,让其为我所用了。可是,我总觉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审视教材。这个重要的“他者”就是编者。

当下的品德教材一纲多本,但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只是不同的编写团队,有着不同的思考抉择而已。作为教师,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也不能完全抛弃编者的思路。就以《我爱爸爸妈妈》一课为例,我们试着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见表2)。

表2 《我爱爸爸妈妈》编者编写意图表

稍加梳理,编者的良苦用心立即显现:从整体上看,前3个环节围绕“爸爸妈妈爱我”展开;后3个环节体现“我爱爸爸妈妈”。在教学时间上,应该是前少后多;在教学比重上,则是前轻后重。关照细节,本课环节3“碰碰车”的用意是突破教学难点:区分“溺爱”与“真爱”;环节4“交流会”是突出重点,因而,这两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所在。

把握了这一基调,我们再来进行创造,就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了,就不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原地踏步式。

师:讲述故事《小兔和小兔妈妈》。

师:(出示书中照片)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师:(出示教师全家福)讲述自己的父母如何关爱自己。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教师出示自己全家福的这一设计,的确别出心裁,她是希望此举能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现身说法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记忆。可是,这一设计与前后两个环节的目标是同一的,完全是原地踏步。更何况,这里并非本课的中心,讲述故事、书中照片已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引起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回忆父母的关爱了,此时再添此一笔,实有头重脚轻、画蛇添足之感。

2.喧宾夺主式。

(出示:“碰碰车”中的两幅照片。)

师: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吗?当时怎么想的?现在会怎样做?

师:小调查: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父母爱吃什么?你为父母做过哪些事?

教材“碰碰车”环节提供的两幅照片,其实是两个道德两难话题:男孩已经有多辆汽车玩具,但还要买;请爸爸来帮忙完成作业,爸爸不同意。这两件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颇让学生们困惑的,他们总认为这是父母有意刁难、不爱他们的表现。如果简单地用“你生活中出现过吗?”等问题一带而过,实际上就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失去了辨析的作用。此处完全可以放慢脚步,仔细倾听学生们的见解: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做?这位妈妈爱孩子吗?为什么?

3.颠三倒四式。

(出示视频《爸爸去哪儿》片段:游泳时,爸爸为女儿推开木盆。)

师:(出示《爸爸去哪儿》照片)在这档节目中,有没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儿歌)齐读。

暂且不说我们面对的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如此提问,是否难度过高。我们就看儿歌,编者将诵读角的儿歌放在第5环节,并不是要展现爸爸妈妈爱我,“我是一只小鸟,在两棵大树间快乐地飞来飞去”,描绘了儿童在充满爱的家庭中幸福成长的景象,正是因为彼此深爱着对方,正是因为父母爱我,我也爱父母,生活才如此美妙。没有任何铺垫,直接放在教学开篇,就显得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了。 教育家夏D尊先生曾说过:“教学书专为学习而编,所记载的只是各种学科的大纲,原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对于学习还是有价值的工具。”毫不夸张地说,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丰厚的哲理,我们只有转化为编者的视角,才能真正走进教材,读懂教材,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教材重塑为属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材。

怎么教:卷入真实的生活

刚开始,我总认为教学应该是卷入儿童的生活,但如果这样界定的话,我就硬生生地将儿童的生活从充盈的现实生活中剥离了出来。培养公民素养,怎能仅仅立足于儿童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卷入真实生活。

教材中的“宝典箱”提供的是《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出必告,反必面。”有的选手简单为之:教师解读,全班诵读,而有的选手则做了精心设计。

1.拓展提升型。

师:你们为父母做过哪些事?(指说)

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出示《弟子规》,自读,指说)

师: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也是在关爱父母。

课堂应该像“登山”,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怎样做才是关爱父母?教师从儿童个人已有经验出发,进而拓展到他人经验,再引申到古人的生活智慧,由己及人,贯穿古今;从耳熟能详的问候、捶背、洗脚,到看似简单却极易被忽视的安静倾听、快速反应、行动敏捷,既大处着眼,又微察秋毫。向宽处拓展,向深处挖掘,可谓匠心独运。

2.归类分析型。

师:(出示交流会的两幅照片)让我们一起行动,带上魔法感应器,去寻找魔法语言、魔法行动。(指说,板书)

师:(出示《弟子规》)这里的魔法语言、魔法行动分别是什么呢?(每组一句,交流讨论)

师:这就是爱,这些都是爱。

品德教育重言还是重行?毋庸置疑,言行一致乃最高境界。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注重语言的表达,而忽略了行动的指导。这位教师就以寻找魔法语言、魔法行动的方式,让学生分类归纳:这样的话语温暖人心,这样的举动感恩于行。短短3个字“出必告”,内涵极为丰富:告诉出去的事由、告诉外出的时间、告诉所去的地点,这些都是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大家分享的。品德教育的根就该深深地扎入真实生活。

3.操作演练型。

师:(采访学生)你为什么这样做?

师:(采访父母)你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师:(采访其他同学)你们还会怎么做?

《品生》《品社》课程标准都特别强调“活动性”,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只是坐而论道,只是日复一日地进行“项上运动”,我们的德育还是没有走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一怪圈。只有让课堂成为训练场,让所有儿童都成为运动员,走上跑道,生龙活虎地奔跑,才能超越经验,明了并言说行为背后的道理,才能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改变、有所提高。

“我思故我在”。思考使我们更加睿智,更加理性,能够更巧妙地学习和生活。追问为何教,我们得以明确肩负的使命;追问教什么,我们能自觉地转为编者的视角;追问怎么教,我们需要切实卷入真实的生活。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追问的过程,一段否定之否定的历程,更是一场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旅程。让我们携手共进,彼此温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