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把握数学课堂 放飞学生思维

把握数学课堂 放飞学生思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5 18:29:33
把握数学课堂 放飞学生思维
时间:2015-09-15 18:29:33     小编:

摘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张扬个性的过程。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激情飞扬的教学情境,在一系列的“做数学”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正迁移,激发孩子们各具魅力的思维。

关键词 把握;课堂;放飞;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数学教学与思维关系密切,小学数学的的教学任务,是在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应如何把握课堂,努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在一系列的“做数学”的活动中,让孩子张扬个性,放飞思维。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作法。

一、借助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只有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思维发展阶段,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九加几》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

9+6=15 9+7=16 9+8=17 9+9=18

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通过合作探秘,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是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组织动手操作,启迪学生思维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和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手、口、脑、眼并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使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如《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我设计准备了三套学具,第一套学具是三组长方形卡片,每组有两张。第一组两个长方形面积悬殊较大,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就能比较出大小;第二组两个面积相近,长边相等,宽边不相等,学生通过动手重叠进行比较;第三组面积相近,一个长边长些,另一个宽边长些,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和重叠进行比较。这时教师引导“这样的两个长方形在不损坏的前提下,该如何判定它们的大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种解决方法。这时我出示第二套学具,学具包含相同数量和大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思维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尝试,验证,得出结果,这个过程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维活跃。在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择优中得出用正方形方格进行填充,比较哪个长方形里包含的正方形格子数量多,哪个面积就大的结果后,教师适时总结出: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的大小作为衡量物体面积的单位。那么这些作为单位的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多长呢?它们的面积又是多大呢?这时教师出示第三套学具,学具包含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和一平方米的正方形,要求学生通过测量看书,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联系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它们。

在这三次动手操作活动中,每次的操作活动都是有目的性地边操作边思考。让孩子们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从而对新知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三、借助知识迁移,促进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是系统的、互相联系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将原有知识状况作为教学的起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进程中,就是刚刚学习的新知识与已有的只是和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然而新识既是发展,又与旧知识有所不同,其间是有坡度的,所以如何沟通知识的联系,搭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桥,则成了教学的关键。

四、设计开放习题,拓宽学生思维

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的创造激情完满地打开。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可以唤醒学生好奇心的“开放性的问题”,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想象、讨论交流,使自己地想法与思考过程在思维碰撞中愈发清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开放题,要选择有趣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材料。

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出示:某工程队要修一条150千米的公路,前3天修,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路用几天?学生能从五个不同地角度认识问题:

(1)根据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列式:1÷(÷3)。

(2)从除法的知识出发,很自然地求出了问题的答案,列式:3×(1÷)。

(5)用方程解的思路,解:设完成任务用x天,列方程:1÷x=÷3。

这5种方法蕴含的思考方式不同,每种方法背后都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像这样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供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不度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同一个问题,可以拓宽学生思维,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渗透在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贯穿于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时抓住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与学的系列活动中激发、启迪思维,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促进思维,拓宽思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