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2 02:50:49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2-02 02:50:49     小编:

摘 要: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对于他们当下的生活和学习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同伴;友好相处;能力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家庭当中俨然就是“小公主”“小皇帝”,爷爷奶奶疼,爸爸妈妈爱。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矛盾。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能力呢?

一、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交往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过少,从而造成很多学生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基于此种情况,幼儿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友好交往能力。例如,现在的班级内往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小组内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玩耍和学习。这种小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生与同伴之间交往的范围,对于他们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为了给小朋友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相处机会,可以打乱班级内的小组组成,让不同的孩子组成一个全新的小组。这样,小朋友们就需要重新与小组内的同学建立和谐的关系,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他们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口语交流,组织他们一起游戏,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得到了更多与其他同伴之间交流和相处的机会,他们的友好相处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

二、教给学生友好相处的方法

友好相处对于初涉世事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要经常教给小朋友们一些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方法,在长期引导之下,班级内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能力也得以普遍提升。例如,一次班级内有两名学生争吵起来,我问其原因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为了一个玩具而发生了争吵。两名小朋友都要玩这个玩具,争执不下最后还大打出手。看到此种情况,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意味深长地说:“学会与人分享是一个良好的品格,你们从小就要养成这个品格。这个玩具本来大家可以一起玩的,只有一起玩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试想一下,如果这个玩具只有你自己玩,而不能与人分享,那么你会感觉到快乐吗?”听到我这样说,两名学生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他们一致表示今后绝对不会这样了,并当众握手言和,一起开心地玩起了玩具。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学生懂礼貌。向别人提要求的时候要有礼貌。例如,“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你的玩具可以借我玩一下吗?”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要说对不起等。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也需要方法。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必须教授给同学们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升班级内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

三、动用家庭的力量有效提升

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仅凭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动用家庭的力量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如今,家园共育似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也需要家园共育。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们一起交流培养和提升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能力的方法。指出学生在与同伴之间相处所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予以重视,运用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例如,家里来了小朋友,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因为某事发生了争吵,此时家长应该及时介入,教给孩子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方法,引导他们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另外,还可以建立家长QQ群,在QQ群中经常和他们一起交流经验,交流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能力的经验和所得。在我的带动和引导之下,班级内几乎所有学生家长都对孩子的友好相处能力予以足够重视,家园共育的力量在此处也得以充分显现。家庭教育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有人曾经说过:父母是幼儿最早的启蒙老师。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相信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之下,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能力一定会得以有效提升。

四、结语

培养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不断对该课题进行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本文当中所提出的几点策略,经过实践验证,确实可以提高学生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4]李燕飞.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四原则”及运用[J].时代教育,2014(14).

[5]潘建滨.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走进文明礼仪[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