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潜心阅读让言语表达落地生根

潜心阅读让言语表达落地生根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2:12:49
潜心阅读让言语表达落地生根
时间:2023-08-05 12:12:49     小编:

在《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中指出,“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级、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因此,教师要潜心研读文本,关注文本中典型的语言现象,相机进行诸如句式训练、段落训练、拓展训练,实现从阅读中领悟写法,在写作中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感悟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精妙结合。通过精细化的读写结合,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壁垒,力求使两者实现无缝对接,让言语表达在阅读中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一、巧用教材例文,尝试迁移习作

通过研读,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排是以单元主题教学为特点,文本的选编、语文园地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环环相扣的。而这些编入教材的文本许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极具匠心,是比较典型的范文。这是难得的习作训练资源,我们不妨安排仿写练习。

模仿是学习的起点。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教师选择的“例子”如果出自课文,利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凭着这个例子让学生模仿、迁移,就可以趁热打铁,触类旁通,实现写作方法的习得,逐步形成习作技能。

《桂林山水》一文中的第2~3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这两个自然段,语言形式相似,都是先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桂林山水的与众不同,然后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魅力。在教学“我看见过……玩赏过……却……”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等句式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感悟漓江水清、静、绿的特点,也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于漓江水的赞美之情。到后面教学描写桂林山的特点时,我们就可以从扶到放,让学生掌握句式,边读边悟,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学完这两个自然段后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漓江水独特的美,让我们再次诵读吧。

引读:我看见过……玩赏过……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板书: 静 清 绿)

……

师:在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吧!(课件出示:“漓江水”“桂林山”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师:让我们也用这种句式来对我们家乡的龙珠湖进行描写吧。谁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呢?

……

布置随堂练笔:模仿文中句式,写写家乡的山水;也可以写写天上的云朵……

“字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语言服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写作上的特色,发现句式特点,进行提炼。结合引读、诵读,再进行迁移式说话训练,真真切切地提升语言应用能力,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

二、聚焦文本留白,落实读写结合

任何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欣赏者的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想象是指学生对已感知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有些课文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留白”的艺术,把这些空白留给读者去再创造。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批文入情,落实读写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火烧云让人叹为观止的魅力,既有五光十色的颜色之美,又有描写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态之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变化,是该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兴趣点。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我们不由自主地赞叹,作者笔下的火烧云是多么绚烂多姿!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各种颜色、形状之外,还可能有哪些颜色和形状呢?发挥想象,把作者没有具体写出的颜色和形状写出来吧。

学生饶有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

这样的设计勾连全文,学生对文中的“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和“一会儿像这个,一会儿像那个”有了深入的理解,也能领会到“我们的眼睛忙极了”的言外之意。要完成这样的练笔就必须回顾全文,统观全文。这样的空白补充写话,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中落实读写结合的有效手段。

三、潜心感悟情愫,再现文本精彩

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均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描摹情景时,字里行间流淌出的脉脉情感。这些情愫有些表现为直抒胸臆,有些藏匿得毫无踪迹。但是我们只要细细品读,依然能找寻到蛛丝马迹。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抽丝剥茧般或细细品味,或浅浅涵泳。如果能在看似平淡处品出丰富多彩的内涵,在含蓄处悟得其中的深深意蕴,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水到渠成了。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文本的情感因素,努力让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情感协同作用,形成共鸣,产生巨大的磁场。

有位教师在教学《怀念母亲》时巧妙地处理了第2则日记。

师:日记中有哪些句子特别能表达作者深深的爱国情和拳拳的孝亲心?请画出,并根据句子提问。

学生自由阅读后提问:作者为什么看到房东老太太等待儿子的神情就想起了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道: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会是怎样的神情呢?

生:高兴到沮丧。

师:那母亲曾经又是怎样等待季羡林回来呢?

出示:

生前,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终前,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书写后交流)

生:生前,母亲总爱拿张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张望,尤其是到了傍晚或远处扬起马蹄声时。每每又失望而沮丧地回到屋里,看着孩子曾玩过的拨浪鼓,呢喃着:孩子,你啥时候回来呀?

生:临终前,母亲不断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还一个劲地将儿子穿过的衣服揣在胸前,不停地摩挲……直到最后,母亲终于在失望中闭上了眼睛。

……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捕捉到了文章的“动情点”,引领学生静下心来走进文字,用心触摸文字中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中的情感共振,让学生的情感之弦颤动,让他们产生表达欲望。学生也徜徉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徜徉在文本的情感之流中,内心情感自然激荡,自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如此读写结合,学生不仅浸润其中,而且还润物无声地积累了语言。

四、感受言语意趣,实现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以“例”教“法”、以“例”练“能”,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写法,在感悟中练习写法,触类旁通,实现举一反三。

《临死前的严监生》中的动作描写堪称经典,诸如“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闭着眼摇,伸出两个手指头、指得越发紧、指着不动”等,这些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却需要读者细细揣摩。且看特级教师吉春亚是如何演绎的。

举一:

师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想说――

生:不是,不是,不是!亲人?你们不都在吗?不是!看灯盏里两茎灯草,该费了多少油啊!

师:你很会读书,抓住了“摇了两三摇” “两个指头”展开想象。

反三:

师:作者可真了不起,就是一个摇头,分为“摇了摇”“狠狠摇”到“闭眼摇”不同的描写,关于两个手指头的描写也有变化,从“伸出手指头”到“指得紧”到“指着不动”,想告诉我们什么?(越来越气愤)

师:是啊,简直要绝望了。请同学们选择一处,用刚才的方法,抓几个关键词,把他或越来越气愤,或越来越绝望的心理活动写一段话。想象临死前的严监生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选择一处写)

出示: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写话,几分钟后反馈交流)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吉老师在“举一”中练习想象说,引导学生口语表达,同时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你很会读书,抓住了‘摇了两三摇’‘两个指头’展开想象”等有效评价,获得极佳的说话训练效果。继而在“反三”中“请学生选择一处,用刚才的方法,抓几个关键词,把他或越来越气愤,或越来越绝望的心理活动写一段话。想象临死前的严监生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使读写结合得天衣无缝。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多彩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多维的,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学生在深邃的言语意趣中将学到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潜能被挖掘出来。再加之学生沉醉其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吸收他人表达上的优点,促使表达更有层次,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阅读课中的读写交融是阅读作用于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阅读;更是言语作用于生命,生命反作用于言语。因此,读写交融是语文教学职责之所在,是语文教学自然而又必然的任务与追求。潘新和先生也曾说过: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应该运用教材,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确切地说,是教会学生运用“有新鲜感的”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表达能力,这是一个“语文人生”的完美历程,这也是一个“言语生命”的守望回归。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