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

关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02:26:05
关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
时间:2022-12-20 02:26:05     小编:

摘要:本文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从职业素质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史上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等频繁见诸报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而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面对职业素质严重缺失的毕业生无奈长叹,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犯愁,很多职位只能虚位以待,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日益明显,就业结构性失调凸显。所以,契合社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课题。

1 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能力等方面。由于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2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2.1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要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有三大功能,即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素质成为企业在用人时考察的重要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要强调的是要有责任感、事业心;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踏踏实实工作,吃苦耐劳;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富有工作热情,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可以看出,比起成绩和学历,用人单位更需要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干才。比如,微软研究院在招聘人才时,特别看重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招聘经理介绍,大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上还比较欠缺,比如,工作中比较关注个人利益,爱计较和抱怨,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退缩;一些不宜公开的资料随手放在桌子上,没有保密意识。

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也指出,企业更注重学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合作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更看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对于专业知识则放在次要的位置。一些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分析称,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的弥补和更新,而品质却是长期积淀和逐渐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刚招聘进来的大学生,他们学习和融入企业的速度反而更重要,这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很大关系;而职业态度、职业能力等职业素养是当前大学生普遍欠缺的。正因为如此,职业素质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成为考量应聘者的首要的条件。

2.2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需要

大学生的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毕业生的未来发展。相比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提高深刻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的实际满意度。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可以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在就业中处于主动,找到满意的岗位。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并不乐观。高等教育的扩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有机会进入高雅神圣的大学殿堂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人数不断膨胀。然而高等教育虽然实现了“量”的增长,但“质”的提升却没有水涨船高。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等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市场的变化,严重缺乏社会呼唤、市场亟需的职业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其对学生就业、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天然存在着自我中心、娇生惯养、团队意识缺乏、功利性强,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和抗压力弱、诚信意识差等不利于对他们融入社会的因素。面对高度竞争化的市场,大学生如同初入大海的“旱鸭子”一时间不知所措,四处求职,四处碰壁,却不明白碰壁的真正原因,市场需要的不再是纯知识型的人才,而是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准职业人。

2.3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以“冰山理论”的视角来解读,大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资质以及职业知识等可以看作浮在海面之上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测量的,属于显性素质;大学生的职业认同、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方面,则很难测量,可以看作海面之下的部分,是隐形素质。二者之和就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隐形素质占据冰山的绝大部分,在职业素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支撑着大学生的显性素质部分,决定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他们的就业与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相比过去,现代的大学生更注重自我感受,对自身的利益更为关切,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职业素质的提升,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持续助推其取得更大的成就。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拥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毕业生,在入职后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更能够吃苦耐劳,并且可以很好地和同事和谐相处,尤其是在遇到一定的工作压力的时候,他们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主动的化压力为动力,激发工作热情,这样的毕业生往往能够迅速成长,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赏识,更容易获得升迁,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 3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大学生从踏入大学到走向社会,四年的大学生活必然包含了学业、心理以及就业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密不可分。学业不顺畅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而心理不健康反过来又会影响学业的完成;学业或者心理,二者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从而影响就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必然要加强学业指导,提高其职业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较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就业指导,为职业素质的培养增添最后的砝码。

3.1设立“学生发展辅导中心”

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一般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在负责。三者互相独立,互不交叉,这样无形之中就把一个学生必需的三个方面给人为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发展,探讨三者的有机融合的机制及模式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上述三个方面,因此把三者归属于同一个机构之下理所当然,物理空间上的近密,为三者的融合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和机会。可设立学生发展辅导中心,使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归属于该中心之下,实现机构上的统一和工作上的融合。对工作人员进行学业指导、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定期进行研讨,及时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努力。

3.2打破课程分割,实现课程融合

一般高校都设有学习方法论、心理健康课以及就业指导课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又是由不同的老师在讲授,而且授课的老师和负责该项工作的老师有时候甚至都不是重叠的,且隶属于不同部门,不利于共同探讨、共同备课、相互学习和研讨。因此,为实现课程上的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可逐渐培养该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授课,并组建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备课,定期讨论,沟通、交流相关课程信息,完善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培养,为其职业素质的形成提供有力保障。

3.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通过不同形式的内容,给予学生自我兴趣、自我能力的探索,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科学设计不同的内容。如,对于一年级学生重点在于适应教育,要指导他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二年级学生则重点在于职业目标确定,带领学生探索社会职业情况,了解社会需求,更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推动全员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机制。学校决不能仅依靠就业指导部门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去抓职业指导,而要把职业指导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广大教职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影响,以崇高的职业风范引导学生养成合理的职业理想,以过硬的职业素质对青年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并教给学生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样,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为一体,全员参与,形成科学高效的教育机制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