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4-10 17:45:47
浅析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别
时间:2017-04-10 17:45:47     小编:刘树东

一、引言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中国的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教育专家们纷纷给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向美国学习的呼声渐高。然而,美国的教育专家们也在研究本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借鉴亚洲教育经验。在教育过程中,受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差异化,必然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而在当今信息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任何教育模式都存在适应性问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美国一流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领先于全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经过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985工程的实施,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比较分析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特别是中美高等教育模式,博采众长,融贯中西,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比较与分析

(一)教育理念差异巨大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不同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因此,受文化传统以及教育传统的影响,中美在高等教育理念诚如诸多教育专家学者研究所说,确实存在着很大不同。一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现出权威主义和功利主义。美国通过融合原著民以及一系列的战争取得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上讲究天人合一,强调群体观念而轻视个人观念。其次,美国的社会开放多元,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兼容并包、灵活多样。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稳定有序,吸纳性强,更强调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再次,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中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和构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对而言,中国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尊重知识和权威,美国的学生比中国的学生对知识和权威更容易质疑。

由于这种文化背景及教学理念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而中国教育尊重老师权威性,主要以讲授为主,互动少,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

因此,借鉴美国的教育的优点,我国的未来的教育应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管理体制不一样

第一,在高等教育变革和完善过程中,中美高等教育都经历过集权、分权的时期,最后都放弃了极端的集权和分权的管理体制,就当前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更集权一些。

第二,美国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重,学术研究充满活力,比较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学术发展空间受限。当前在中国高等学校,有的行政力量过硬,有的管理层身兼学术、行政双职责,界限模糊不清。

第三,美国高等教育能够积极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投资高等教育,参与管理高等学校。中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投资,其他方面的投资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社会机构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因而社会机构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也很小。

第四,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促进了急功近利和投机心理的产生,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另外,由于美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有政府资助和民间团体的资助,

还有广大校友的捐赠,因此实现了一种高薪养廉的态势,学术腐败的现象也比较少见。

(三)学科、专业设置略有不同

一是美国高等教育反思后重拾全面素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实现人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通过这一反思,解决科学至上主义导致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科学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问题。而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相同的问题,却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下降而自然科学的实践能力提高缓慢。

二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更细,美国学生在专业选择、转换甚至转校方面具有更高的自由度。而中国学生更多地专注于基础教育,只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才对未来四年甚至是一辈子将要从事的专业有所了解。

三是美国高等教育突出交叉学科,学科发展更均衡。21个跨学科门类交叉学科,25个学科门类内交叉学科,学科内还设置了大量的交叉专业。而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没有设置独立的交叉学科门类,沿用传统的学科分类。

杨振宁认为,高等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里,学生要读什么专业,应该兼顾到两方面的因素:外在因素(如国家的需要和学校的条件)和内在的因素(如本人的兴趣和才能)。目前的体制对内在的因素考虑不够,这是不利于科技的发展的。不注意个人的兴趣和才能,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兼顾学生兴趣和需要,各学科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前改革的热点,从体制上解决我国教育的弊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制度演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美高等教育存在着许多差异,从而导致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社会创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适合于不同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从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分析看,美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更人性化,在管理体制上更社会化,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科学化,值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借鉴。一要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特别重视培养人才个性的全面发展,二要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的管理体制,要特别重视吸纳社会公众和社会机构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三要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要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