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学术评价应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

试析学术评价应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58:12
试析学术评价应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
时间:2013-12-18 16:58:12     小编:

"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学术评价的功利化倾向,引发了越来越骇人听闻的损害学者学术生命的学术不端现象。虽说真正的学者还在默默地耕耘,学术机构也并没有因此成为一潭浊水,但是这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情形,决不能成为我们对功利化学术评价掉以轻心的借口,真正的学者也不能满足于洁身自好而袖手旁观,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与深入的反省。

论文关键词: 学术评价;学术生命;学者

一、 学术创新是学者的学术生命

学术是学者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创立的知识体系。学术的真谛是创新,只有当一个人把学术创新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时,他才具备了学者的基本品格。学者就是学术上有造诣的、以学术创新为天职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术充溢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求道问学、追求神圣的形而上之蕴涵,学者不仅具有学术创新的应有之义,还被赋予了强烈的社会关怀以及社会表率的人格修养这层意蕴。学者的学术创新不仅是科学发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而且是人类解放思想、追求社会文明的平台,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于启蒙人生、破除愚昧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典范。

学术犹如生物有机体,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止。就是说,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创新,学术生命也就随即停滞、窒息和死亡。从科学史来看,学术是在不断创新中得以生命不息的。古希腊哲人的学说、中国诸子百家的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恰恰在于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被创新。学术研究要推陈出新、创造新知,学者就要标新立异、卓尔不群,最好能别具慧眼、独树一帜,起码也要发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否则就不能称为学者。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也是学者的学术生命之所在。

二、 功利化学术评价危害学者的学术生命

近年来,素以神圣著称的学者感染了越来越浮躁的风气,个别学者在论著中大段抄袭他人成果,不实署名,制造伪注,在项目申请与结题中的暗箱操作,专利造假,在学术论著发表、学术成果评审评奖等活动中,请托、贿赂、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甚嚣尘上……这些学术不端现象被媒体不断曝光,已经从学术机构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更令人焦虑的是,学术不端病毒不仅侵入到个别学者的肌体,也不同程度地蔓延至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学术评审等群体活动,甚至成为学术活动的“潜规则”。事实上,这种群体性的学术不端危害更加严重,它不仅危害学者的学术生命,而且消耗着学术本身的生命。

尽管造成学术不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学术GDP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评价是最根本的原因。从我国学术评价现状来看,行政部门热衷于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同行评议不是以刊评文,就是看转载率、引用率或其他量化指标,均漠视学术研究是个性化、自由性极强的精神活动。其结果是,学术泡沫越来越多、学术创新越来越少。在这种急功近利、弃本逐末的功利化学术评价机制影响下,激发学术生命力最有效的学术自由、争鸣与批评,由于制定不出严密而又精确的量化指标难以开展起来。当今中国学术评价的这种极端功利化价值取向,不仅使学术生命出现枯萎的症候令人忧虑,而且学术作为社会道德良心的最后一块领地不断被蚕食,必然会引发社会道德的“雪崩”现象,就更令人不可等闲视之了。 "

三、 学术评价要以激发学术生命为核心价值

学术评价是以学术创新为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学术研究的要素、过程和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无论是学者的学术生命还是学术本身的生命,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得以延续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评价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术创新,也就是激发学者的旺盛学术生命力。为此,学术评价至少应有以下价值取向。

第一,学术评价要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大家知道,学者也是普通人,他要生活就需要各种条件。虽然,有的学者急于求成,出现学术不端,确实有学者身不由己的苦衷在内。但这些条件的获取应该由社会来保障,而不是学者通过学术不端的方式去寻求。凡是把学术作为达到功利目标之手段者,一旦目标达成学术也就寿终正寝了。观察现实不难看出,为求职称者,职称定则学术终;为求金钱者,钱到手则学术隐;为求显赫者,名誉得则学术亡。其实,学者的学术生命和生理生命一样脆弱,当追求GDP的学术评价使他们达到目标而沉醉和满足时,学术生命也就终止了!事实上,真正的学者都不会把学术作为沽名钓誉的手段,而是作为人格与生命意志的体现。不能说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涉及学术的根本价值时,他们不会把学术作为谋利的砝码。相反,他们为了自己的学术信仰可以抛弃许多外在之物甚至生命。历史也证明,学术一旦完全成为学者谋利的奴婢,其学术生命必然凋谢。因此,以创新作为学术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通过评价学者对学术创新的贡献,就可以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力。

第二,学术评价要激活学者的学术乐趣。学者的学术生命激发,需要一点古人那种“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乐趣。可以说,学者有多大的学术乐趣,就有多高的学术理想,就有多长的学术生命。因此,从评价主体管理者来说,应当营造真正激活学者学术乐趣的评价机制。不仅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宽松学术气氛,而且要培养学者树立创新的学术价值观,把他们引导到学术创新的境界之中,充分释放出内在的创新精神。要把学术争鸣与批评引入评价机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辨清的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学术争鸣与批评去伪存真,提升学者创新的乐趣。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让学者翱翔于浩瀚的学术天空、驰骋于辽阔的学术大地,达到“我不觅诗诗觅我,始知天籁本天然”自由创新的境界,从而生产出卓尔不群的思想果实。从作为被评价者的学者来说,既要以学术规范自律自检,更需要进行学术价值观的重新反省,从过度急功近利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以宁静致远的心境从事学术研究,由外在的逐利式研究升华到自主创新之境。

第三,学术评价要张扬学者的社会责任。学术创新是探索行为,必然会面临诸多艰难险阻,需要学者具有强烈的学术勇气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尽管学者学术勇气源于多方面,而社会责任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学者只有基于社会责任,才会富有与时俱进的学术创新意识,才会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时代变化提出的新学术任务。只有怀着社会责任感,学者才会把学术视为一项服务社会的伟大事业,才会产生对学术的向往与敬畏,甘愿为学术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因此,建立张扬学者社会责任的学术评价体系,既要体现学者对学术的敬畏和诚意,又要体现学者通过学术服务社会的情怀。这样的学术评价就能激发学者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使学者以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创新,关注学术创新的社会效果,为创造美好社会贡献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学者的短期行为和粗制滥造、追风跟风等学术不端行为。

第四,学术评价要唤醒学者的学术使命。中国古代对学者的道德要求极高,“内圣外王”是学者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说:“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并“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就是说,一个真正学者的使命,不仅体现在其学术造诣上,更表现在其政治、道德等社会关怀上。因此,要改变目前怨声载道的功利化学术评价,建立唤醒学者学术使命的评价体系,引导学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使命,不墨守成规,不迷信古人、洋人和权威,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动,保持对学术创新的挚爱和服务社会的追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