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历程、反思与前瞻

试析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历程、反思与前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58:08
试析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历程、反思与前瞻
时间:2013-12-18 16:58:08     小编:

"

论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先后经历“求同、完全否定、求同存异、求异求同、求异存同”5个时期,并逐渐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存在系列障碍:受到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囿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而过于封闭;水平与层次相对较低等。为此,在未来特色发展的空间拓展上,民族高等教育实践主体需仔细斟酌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整体性。

论文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经验反思;空间拓展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是一个贯穿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发展历史的过程,是在多重推力及因素的影响下生发的。对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握和明了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基石、生长点和突破口等关键问题,而且使我们知道从何处去开拓新的特色发展空间,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创新性、跨越式特色发展。

一、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历程回顾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一) 求同时期(1949—1965年):民族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纵观此阶段,民族高等教育形成以满足政治需要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鲜明发展特色。但这种特色仅囿于政治干部的培养,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民族高等教育趋同发展,各民族院校、机构表征为很强的“同质性”。当然,从历史上看,这种“同质性”极强的“求同发展”之特色,只是在当时情景下民族高等教育的一种“必需的”偶然性选择。

(二) 完全否定时期(1966—1977年):民族高等教育遭受破坏与发展停滞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历史上称为“十年浩劫”,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民族高等教育同样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全国10所民族院校,除中央民族学院和广西民族学院以外,其余8所都被撤销,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直至这场历史浩劫走向湮没的时候,全国民族院校才得以新生,逐渐复办并走向改革和发展之路。

(三) 求同存异时期(1978—1991年):民族高等教育恢复建设与改革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伴随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教育逐渐走上了改革与现代化之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复苏的春天。原来被停撤的民族院校开始复办,在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高等院校,如广西新建了右江民族师专、南宁师专等。一些民族地区的大学、师范学院、民族学院还成立了一批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更好地适应与满足新时期民族文化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于新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除了要肩负高等教育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还要不断加快自身的改革与建设以及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积极推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把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作为指导方针,把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民族高等教育与所处时代的紧密结合和发展。第二,发挥服务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注重“从地方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符合地方实际的民族高等教育,积极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内蒙古、云南、新疆、广西、西藏等省、自治区皆根据地方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谋划,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民族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第三,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民族院校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了“培养政治干部为主、技术干部为辅”的办学方针,到了20世纪80年代则开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个转变要求对民族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地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民族班、双语教学、民族高教师范教育等逐渐受到民族院校及普通高校的青睐,它们的目标就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给了民族高等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民族高等教育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了多向度互动,并由此进入了一个“求同存异”的改革和发展时期。“求同”即民族高等教育在邓小平教育体系的指导下,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总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存异”即民族高等教育不必局限于国家政治方面单一性的需要而停留在政治干部人才的培养上,可以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改革的方案,可以积极探讨中观与微观领域的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问题。 1992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了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民族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民族高等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框架下,在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牵引下,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民族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办学规模、学科体系建设和民族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在迅速向国内先进水平靠拢,在某些局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了更好地利用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983年开始筹建的大连民族学院便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典型产物。"

第二,继续探索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民族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生存和发展。各民族院校积极从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快建设,从而为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汉蒙双语授课的高等学府,在为内蒙古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琼州大学在海南民族地区也发挥了特殊作用,尤其是它的师范教育对海南民族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积极促进民族高等院校教育模式创新。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标志着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时代,民族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与其他院校展开竞争,而创新教育模式才是民族院校取胜的重要法宝。为此,民族高等院校开始思忖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希冀通过创新来推动自身的变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高等教育开始进入“求同求异”的历史时期。其中,“求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民族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规范之下做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调整和改革,以力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各地区民族高等教育都开始追求为本民族地区服务的发展战略。“求异”强调的是各民族地区或民族院校开始不断开拓创新,强化特色,以此达到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快速发展的目的。 进入21世纪,我国处在西部大开发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起点低,时间短,并曾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沦为教育的边缘。它除了要参与教育公平环境下的竞争,还要面对“入世”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压力,肩负起为西部大开发及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服务的使命。因此,如何在多元发展的环境下,做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颇具现实意义。

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主体,民族院校在总结历史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民族院校的特色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及学科群建设,致力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及办学特色,并把建设国内外一流的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2006年原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民族院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院校应有自己的办学个性”,“将民族的特色、优势和文化结合起来,办出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是民族院校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民族院校任何时候都要有、都要打自己的民族品牌”。

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融合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国际性等多元意义。当人们思忖21世纪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前途与未来时,不再思维狭隘,而是在坚持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追求个性化发展。是时,走特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新世纪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这是民族高等教育“求异存同”的表现;以特色求发展,已经成为民族高等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最恰切的选择。

二、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经验反思

(一)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受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纵观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5个历史时期,民族高等教育最初仅仅出于政治需要而“被存在”,各民族院校也只是为我国培养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政治干部为根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功能单一。随着“文革”、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入世、西部大开发等社会环境的变迁,民族高等教育都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改革或创新,导致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之路极不平稳。当下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族高等教育如何处理好质量保障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面临新时期的社会转型,民族高等教育如何利用特色优势服务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二律悖反现象,民族高等教育又该如何抉择?这将是未来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应尽力回答的问题。

(二)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囿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而过于封闭

“民族性”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特征。民族院校也充分利用了“民族”这个优势资源,打“民族牌”,挂“民族旗”,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发展特色。然而,这个特色的内涵并未得到丰富和拓展。民族高等教育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发挥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传统功用。尽管目前的民族院校大多为综合性大学,涵盖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但仍难以逃脱作为政治工具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民族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在科研水平、地方服务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还难于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媲美。

(三)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水平与层次相对较低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停留在“人无我有”的状态,难以上新台阶。历史视角,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民族高等教育曾一度沦为教育的边缘,甚至遭受历史的浩劫与摧残,导致民族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落后。政治视角,“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曾长时期作为民族院校办学方针,至今仍担任这种政治工具意义的使命。民族院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都受到很大影响,各民族院校间只能利用相同的优势资源相互展开竞争,还难以利用高水平特色学科、特色培养模式等来提高自己特色发展的水平,打造特色发展平台,树立特色发展品牌,以使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获得有利的生态位。如果不提高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水平和层次,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将可能因为缺乏竞争力,而最终走向衰败。

三、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空间拓展

历史地看,民族高教特色发展之路在“求同、否定、求同存异、求异求同、求异存同”的历史过程中趋于明晰和宽敞。然而,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继续拓宽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空间,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 用历史的逻辑理解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阶段性

(二)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开放性

民族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民族高等教育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是开放的,因此,民族高等教育才会主动选择去适应周围环境。二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是开放的,在强化自身民族性特征的基础上,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即赋予“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等多重内涵。基于此,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应是多元而异质的,而不再囿于打“民族牌”,可以利用多把“刷子”来促进自身的特色发展。如民族院校除了可以倚靠“民族”二字的资源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政策优势等促进特色学科建设、培养方式的转变等。

(三) 明了和把握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层次性

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是分层次的,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推进的过程。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包含“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整个递进发展的序列。正如民族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功能等从单一走向复杂,从一元走向多元。随着社会历史向前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对于特色发展也应聚焦于发展的前沿,不能停留于低层次的“人无我有”的状态,而是要力求“人优我强”,打造民族院校的品牌,提升民族院校的竞争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促进民族院校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化,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向纵深发展。

(四) 运用系统性思维方式审视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整体性

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是一个伴随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整体性过程。“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整体方式处理各种高等教育问题,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局整观。”应该站在整个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全面地、系统性地、整体性地去审视整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历程。换言之,我们不能以它在某个阶段的特色发展状态来判断整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之情状,或者以民族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差异性来判断整个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非连续性。否则,就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泥淖。那么,当民族高等教育实践主体依据《纲要》对未来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空间拓展或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战略发展规划与实践时,就应该对其历程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对每个阶段的特色发展做一个相关性与连续性的思考,以避免以偏概全,误导民族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特色发展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展开竞争的秘密武器;特色发展已成为民族院校立足本土、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发展已成为民族院校走向一流的重要法宝。只有理解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阶段性,才能把握它的特殊性及社会历史环境对它的作用与影响;只有理解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开放性,才能丰富它的内涵,以推动自己向多元化发展;只有理解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层次性,才能评估自己的发展水平,预测自己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以推动自己向更高层次迈进;只有理解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整体性,才能使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健康有序发展而不迷失改革和特色发展的方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