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里机制探析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里机制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7:26:31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里机制探析
时间:2013-12-18 17:26:31     小编:

"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网络传播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计算机网络、网络受众主体以及受众主体对信息接受度等组成的结构系统。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

论文关键词:网络受众主体;思想政治需要;心理机制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界定

“受众”是传播学的术语。《现代汉语大词典》把“受众”解释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将“受众”解释为观众、听众、读者这三者的统称。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受众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接受者。网络受众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网络受众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处在信息的终端,也可处在信息传播的始端,当网络受众接受并内化信息之后,可以作为传播者通过网络传播其观点,因此,网络受众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既是信息接受的主体,又是信息传播的主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受众。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并内化为自己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的青少年网络受众,尤其是指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网络受众。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青少年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群体。据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l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4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53.5%,其中学生占33.2%。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和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是以人的性成熟为起点,以人的社会成熟为终点的人生重要阶段,生理上正是人体生理发育关键期;心理上正处在人生心理发展最快、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大、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对新生事物极为敏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运用,网络虚拟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消极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这就要求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阵地建设和主流信息的传播来培养他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在网络社会中选择和利用信息,学会在网络中生存和发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

《现代汉语大词典》把“机制”解释为:“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主要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机制是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受众主体心理各要素相互关系和各要素间运行的规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是推动网络实践活动有序、协调进行的结构系统,它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具有驱动和激活受众主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这些要素并不是主体本能的、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受众主体之间、主体与信息环境间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形成的,并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机制主要包括需要驱动机制、动机动力机制、兴趣运行机制和情绪催化机制。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需要驱动机制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需要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一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与人的一定需要相联系的,需要是促使人的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网络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样,是以网络思想政治需要为基础的,网络思想政治需要是受众主体产生网络实践行为的驱动系统。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年龄的网络受众主体网络思想政治需要是不一样的,表现出需要多样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一般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接触网络是因为预期网络可以帮助他们满足某些生理、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网络受众主体的需要越强烈,进行选择性接受信息的自觉性越高,目标也就越高。需要激发动机,推动行为。由于需要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另一个新的需要开始产生。需要——满足——新的需要——新的满足,这种永无止境的趋势使个体心理水平不断达到更高境界。具体到网络实践活动中,也正是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促使网络受众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先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信息、新内容、新观点、新理论、新规范,从而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动机动力机制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网上某一内容)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嘲。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动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动力机制。动机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只有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需要才能转变为动机,并引起活动;其二,既有需要,又有诱因,才能形成动机,并导致实践活动。人有了明确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还不等于就能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只有与需要相适应的客体(网络相关信息和内容)出现时,才能形成活动的动机。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首要因素,因为在信息化社会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另一方面,社会的竞争性,决定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是完全的一种心灵的沟通,有些社会心理需要受到了抑制,甚至是被压制。而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特点,使得这些在现实社会中被抑制或压制的社会心理需要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可以得到较好的释放,甚至是宣泄,并且这种结果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促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上网动机的形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为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与选择,而网络可以十分便捷地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所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网络信息内容的丰富性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网络互动性的交流方式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人们可以轻松地坐在计算机前自由地与远在天涯海角的网络受众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因此,网络这种特性也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动机形成和发展除了受上述网络环境因素和特性影响外,还受到受众主体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志向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兴趣运行机制

兴趣是指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兴趣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当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兴趣是以其需要为基础的,它是推动网络受众主体接收、认知、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一种社会性动机,是对网络所传递的思想政治内容和其表现形式的选择倾向,同时是判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网络内容和信息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网络受众主体的上网行为产生催化作用,从而使其表现出全神贯注、津津有味的浏览、接受行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兴趣不仅成为其行为的倾向,而且贯穿于其整个网络行为的全过程。因此,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受众主体的兴趣特点,要激发其兴趣,引导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兴趣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教育受众主体兴趣机制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个间接的虚拟空间中开展的网络实践活动,如果方式方法不当,激发不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兴趣,内容再丰富,再精彩,也是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此,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政治性的前提下,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可读性,减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增强平等、民主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交流环境。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情绪体验催化机制

情绪体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在网络多种信息源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复杂态度体验,它反映网络环境与网络受众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催化机制,它可以刺激催化网络受众主体需要、动机、兴趣的产生、发展和维持。我们要注重激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产生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催化受众主体生成接受信息的需要,提高其对有效信息选择的兴趣,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智能得以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基础和关键作用。需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机制;动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兴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情绪体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机制,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提供了依据。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需要,尊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愿望,注重与受众主体心灵的沟通。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要通过网络实践活动不断地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健康运行。要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的情绪体验,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在接受网络信息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