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25 00:12:59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时间:2022-08-25 00:12:59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学生 就业工作 指导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在当前形势影响下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验出发,经过分析,作出总结,并提出相应办法。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做好就业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保障工作

1.1按照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做好就业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

高等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就业工作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切实把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并将就业工作纳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各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校统一领导、就业主管部门主抓、院系推动落实、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政领导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同时在基层院系成立由党、政领导负总责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负责本单位学生就业工作,落实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1.3全员动员。形成学校全员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格局

高等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就业工作。号召各级各部门、全校教职员工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思想。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就业工作对学生个人、对学生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及用人单位都是大事,全体教职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学校全员全面介入、全程参与、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1.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要健全学生就业工作队伍,按照专职就业人员系数要求,配齐、配强学校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也应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热心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担任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并把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摆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5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就业工作正常进行

高等学校应该为学生就业工作划拨足够经费,确保就业工作必需的资金足额到位,改善就业工作条件,做到专款专用,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就业经费必须用于开展就业指导、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各类招聘活动、供需见面等日常工作和保障就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培训、对外交流等工作。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配全就业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等,为就业工作配备微机室、职业心理咨询室和就业指导咨询室等基础设施。

2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

2.1广开途径。积极主动开拓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应该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和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就业途径。在开拓就业市场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基层院系的作用,以各基层院系为主体,开发新市场,尤其是以往没有涉足的就业市场,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走访相关对口单位、人才需求大户和重点企业,加强联系,听取意见和建议,以点带面扩大就业市场。

2.2加强教育.大力引导

科学指导学生到基层、军队、中小企业和非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构建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创业取得实效的几率。

3调查研究,分类指导,构建分层次、全程化就业工作机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重心也逐渐发生转变,但是这些机构的工作中心仍然停留在毕业生如何就业和如何提升学校就业率的点上,就业机构对学生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还不到位。高等学校应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后,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开展分类指导,建立、健全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就业工作全程化。"

3.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个性问题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

针对学生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贫富差异、生源地差异等,深入开展就业调查摸底工作,总结汇总,分类研究,详细掌握不同学生人群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人群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可行、有效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3.2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主要有授课、讲座、实习三种形式,高等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有侧重的开展各类就业指导。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职能,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发挥课堂主渠道促进学生就业的引导、教育作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丰富教学内容,把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人才评估与测评、就业形势和政策等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

(2)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业课教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基业就业和仓0业典型及知名校友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讲座。为学生讲解职业选择、求职技巧、能力素质等就业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就业实习和就业市场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接触到各个工作环节,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3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

高等学校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生活的始终,在学生人校时就要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并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分不同专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年级主要加强“大学生如何了解自我”、“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主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观念和责任感、使命感。并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让大学生对自我能力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完善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逐步确定自身就业目标;三年级主要加强“大学生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辅导与训练,伴随开展就业实习和培训活动。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及合作精神等;四年级主要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指导和咨询等。四个阶段既各有侧重,又要相互衔接,伴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