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困惑之重:教育离“差生”有多远

困惑之重:教育离“差生”有多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32:48
困惑之重:教育离“差生”有多远
时间:2023-08-09 00:32:48     小编:

王后雄,1962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现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差生”问题教育及教育考试等研究。首创的“化学教学诊断学”“中学化学目标控制教学法”在全国一万多所中学试验推广,效果显著。先后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教改十佳”“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称号。

编著有《化学课程教育学》《初等化学教育系统分析》《化学教学诊断学》《化学方法论》《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研究》《化学重难点手册》等40多部著作。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多篇,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30余篇。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并获多种奖励。

2005年3月至6月,我们以湖北鄂东和鄂西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区域,从中随机抽出6所初中、2所高中作为调查现场,调查发现,在“学校制度和教师行为对‘差生’有没有歧视做法”的项目调查中,有71.7%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对“差生”没有歧视,而在“差生”问卷调查中,竟有高达83.5%学生认为对“差生”有歧视,这种认同的差异与心理对抗令我们惊讶!在“差生”看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充满了对他们的伤害,而我们大多数学校教育标榜对“差生”实行多种“转差”措施,推行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教育真的没有弄懂“差生”想什么吗?教育离“差生”的心灵真有那么遥远吗?如果走不进“差生”的心灵,那么“差生”教育还有真正的意义吗?

学业成败于心:教师和家长制造了“差生”

一位心理学教授向他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一个五金店买钉子,先用左手捏握着两个手指作持钉状,然后右手作捶打状,售货员先递过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并再次用作持钉状的两个手指示意,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位盲人顾客……“同学们,你们能否想像一下,这个盲人顾客将会以什么样的简单方法来买一把剪子呢?”教授问学生们。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很简单,只要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子剪布就可以了。这个学生刚答完,全班学生表示赞同。这时候,教授忽然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教授出的题目浅显明白,但它的含义何其深远:一个人一旦进入心理的死角,其智力就会在一般人之下了。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定势”,它指的是一种预备性顺应,或是反应准备。这种顺应或准备使人倾向于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差生”容易形成自卑者的心理定势,容易被别人的评论、看法或观点左右,最后被他人的“预期结果”所言中一一最终沦为“差生”。

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学生,被学校和家长划入“差生”之列的有5000万之多。如此多的“差生”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真的就那么差吗?《没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朱国红老师曾经在班里做过问卷调查,87%的学生称“差生”一词是从老师口中和眼神中知道的,13%是从自己父母的口中知道的。他痛心地说,事实上,是老师和家长制造了“差生”。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他的一切社会性都是成人世界给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理论清楚地说明了社会标签过程对个体的自我态度和自我行为的影响。由于教师与家长为“差生”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就很容易使这些学生形成习得性的失败心态。他们就会自认为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这无疑会导致这些学生学业失败。

转化“差生”的第一步:教师的关爱

一些教师认为,转化“差生”的第一步是学生起点能力诊断,即摸清“差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具备的原有知识及技能的准备水平,因为,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的作用更大。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准确诊断和分析学生学习新教学内容所具备的起点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必要的知识完善和技能补充,确保学生具备接受新知识所必需的起点能力。但人们发现,这样的教育效果总是不令人满意。

教师转化“差生”的办法有许多种:为“差生”补课,把做错了的作业重做,把平时做错的习题抄在“错误订正本”上,对“差生”苦口婆心地说教……可是,“差生”似乎都岿然不动,一如既往地成绩差。家长的叮咛嘱咐、老师的强制约束,使得一些成绩差的学生误认为认真学习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他们便对认真学习的要求心生反感,千方百计地逃避学习。

这些是早已被实践证明在多数情况下效率低下的教育方法,因为多数转化“差生”的做法都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少真正考虑到“差生”的需求。强制要求“差生”认真学习,只能使“差生”更加讨厌学习。去年,《北京晨报》报道了北京市教科院发布的《北京市2004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小学和初中两个毕业年级“不补课组”的学生各科成绩都高于“补课组”的学生,这不能不给我们启示。

“差生”最渴望的是教师的关爱。教育必须真正走进“差生”的心灵,让“差生”真切地体会到,认真学习是他们所拥有的权利,是他们人生成功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差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差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教育“差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在他看来,转变“差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付出真爱去感化他们。可见,教育“差生”从策略上讲首先要找到打开他们心锁的钥匙,进入他们心灵深处,关心、理解、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痛苦,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责任和真情,召唤“差生”情感的回归。其次才是在诊断“差生”学习起点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救。

欣赏教育:发现每位“差生”的优点和优势

美国电影《师生情》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白人教师在给一名长期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有几个手指?”孩子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三个。”“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才少数两个。”老师的鼓励和赏识如同甘霖,孩子心灵轻松而舒展,眼睛里一下子射出了自信的光芒!

再来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师对回答不出简单问题的“差生”轻则口头批评。讽刺挖苦,重则罚站思过,甚至轰出教室。这样的批评和处罚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倍感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多种智能中必定有一种智能水平要强于其他几种智能水平,那么,这种智能就是学生的智力强项。每个学生不仅 有其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反思我们的教育,由于“差生”平时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处罚,以至于他们都认为自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可言。我们做了一个试验,请学生在一张白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纸张的左边写优点,在右边写缺点。结果,多数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就把缺点列举出来了,纸张的右边写得满满的,可是优点却难以列举出来,纸张的左边是空空的。有几个“差生”提议:“老师,让我们只写缺点不写优点吧,因为我们好像没有什么优点。”我们笑着鼓励他们用心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哪怕只找到一个优点也是好的。可是,我们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差生”平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时间久了,便对自己的缺点非常熟悉,对自己的优点非常陌生,以至于不知自己有什么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认识“差生”的优点,并赏识其优点,让其他学生学习。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都是好的,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抗挫折能力很强;因为学习花费时间少,课外运动的时间相对就多一些,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健的体魄;因为受到老师关心少,便会努力与同学相处,特别是与其他成绩差的同学友好相处,因而绝大多数都有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走上社会后,见到老师总是特别地尊重……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智能倾向的教学环境,根据“差生”的智能强项进行教学设计,促成优势智能向弱势智能迁移,就能把每位“差生”塑造成可用之材。

智慧之爱:在尊重的基础上运用惩罚教育

在“差生”教育上曾经出现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有在学生脸上刺字的,有逼学生喝脏水的,有一耳光把学生扇聋的……这些恶意的惩罚造成了学生肉体和心灵上的永久伤害,当事人应该受到法律和行政方面的严惩。但是,这种个别极端事件容易导致整个教育界产生被迫放弃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惩罚的趋势。

赏识与表扬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差生”犯错误时,若不及时指出并提出批评,就会使“差生”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产生放纵自我行为的心理,没有惩罚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人格上的异化。问题是,我们该怎样选择惩罚教育。

惩罚应当以博大的爱为基础,在尊重、赏识的基础上运用,绝不能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没有尊重这个前提,就会使惩罚变味,这样培养出的不是主人而是奴隶。教师要讲究惩罚使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抱着使“差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的态度去选择惩罚方法,在惩罚执行中让“差生”体验教师的挚爱,多用正面激励,巧用“相差性”惩罚,尽可能从学生智能优势角度选择惩罚方法。我国教育家魏书生善于从学生优势角度选择惩罚方式,首创学生迟到了罚唱一首歌的方法,这种幽默的惩罚方法能够减轻惩罚带来的对抗心理。但是若老师只是简单地模仿,结果可能会弄巧成拙。如果遇到一个音乐弱势智能的学生,学生会认为老师是有意刁难自己,这样的惩罚会带来一种排斥性和攻击性的后果。由此看来,要想让惩罚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教师掌握教育艺术,懂得用智慧施爱。要注意,教师的“乏爱”和“泛爱”都是有害的,“差生”需要人格之师智慧的爱的教育。

巧用归因理论: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在“差生”转化的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难于坚持,缺乏学习毅力,容易出现“旧病复发”的老毛病,究其原因,是“差生”学习中的“高原反应”的典型表现: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量随学习的进步而增加,当知识总量基数较小时,较小的知识增幅也能使人产生明显的进步感,而知识总量基数较大时,即使较大的知识增幅也难以让人产生显著的进步感。“差生”由于对这一学习规律了解不够,遇“高原反应”往往易产生沮丧心理和急躁情绪,甚至灰心失望,不知不觉中陷入“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的学习怪圈。这是“差生”缺乏持久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动机?如何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如何在失败时保持甚至强化成功的期望?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差生”成就动力、促进坚持努力的行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指出,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断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有人把归因理论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知觉、自我思想意识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一般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坚持是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对于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结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以后的行为,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

为此,教师在用归因理论进行“差生”教育时,必须懂得:(1)如果“差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则不能增强“差生”今后努力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动辄灰心丧气,消沉情绪泛化。(2)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不够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差生”加倍努力去学习的行为的持恒性,这类学生能百折不挠,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成功。(3)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学习任务太重、太难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很可能会降低“差生”的自信心及行为的持恒性。(4)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比如在考试时自己粗枝大叶,或是生病发烧),则“差生”不仅不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坚持努力行为。正是基于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和能否产生坚持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把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内、外因中的稳定性因素或不稳定因素,是决定今后工作和学习能否产生坚持努力行为的关键因素。

总之,运用归因理论来增强“差生”的持恒性,在“差生”转化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使“差生”保持持久的学习耐心,这是实现“差生”转化的前提。

“差生”问题既是教育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必须承受之重。“差生”问题是教育现实中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家长、学校和教师在自变量与因变量因素的整合中进行综合研究,把解决“差生”问题与解决贫困、社会排斥、失业、失学、挫折、犯罪等问题联系起来,努力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尤其是要帮助那些处于不利境况的“差生”。学校教育必须要为每位“差生”的境况开出合适的诊断“处方”。如果我们解不开“差生”的思维“黑箱”,消除不了与“差生”之间的隔阂,跨不进他们多元的生活世界,满足不了他们真正的需要,纵使你有一千次“卧薪尝胆”的试验,那又怎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