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7 00:17:47
“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4-17 00:17:47     小编: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广阔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已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而“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无疑是对新课改理念要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

[关键词]疑思导学 小组探究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82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纵观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或缺乏必要的经验与能力,再或是课堂教学发散创新过于形式化、随意化而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或过而不及;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重整教学模式,重构课堂教学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课程改革中,秉承新课改理念,我们必须从传统教学走向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最优化。而“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提出无疑是对新课改理念要求的具体实践与体现。

二、“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情、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导人课堂,合理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创设基于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引导与交流、合作与学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学日标。

本模式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体现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是国内外各种优秀教学方法的整合和渗透,具有问题引导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导学案等教学模式的优点.而摒弃它们在具体实施中的不足,值得尝试和研究。本教学模式借鉴了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教学法”(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立足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布鲁纳的发现认知主义教学论,强调美国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中活动模型设计的核心依据。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再结合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体现了互动、合作、探究、有效等现代教学观,力求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情,灵活运用,环节间各有侧重,实现教学最优化。为了增强课堂效果,我们设计具体课堂内容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体性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教学,全面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有效地进行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效性

课堂的有效性是本教学模式实施的最终目的,针对不同的学情,课堂内容对模式的各个环节应有不同的侧重,不能流于形式、矫枉过正,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程度。

3.针对性

教学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将学情、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日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备课。在进行任何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都要清楚明白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中哪些可以成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桥梁,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将其激活延伸。

4.问题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化学事实、实验、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留下探究空间,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化学情境中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5.探究性

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历各种学习探究活动后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学习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学到的知识,学生体会最深,记忆最牢,应用起来最灵活。

6.合作性

教师要提出正确的合作行为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疑思导学,小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1.疑思

疑思就是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创设情境,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思考问题。在课堂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设疑的形式:(1)情境式设疑,即利用各种素材、生活体验、历史故事或社会新闻,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2)对比式设疑,即由原有的旧认知拓展引出与新认知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实验式设疑,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设疑,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4)推导式设疑,即创设开放性疑问,让学生自主进行多种可能性的猜想,并白主进行验证。

2.导学

导学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定探究方案和探究目标.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1)合理利用导学案,多角度全方位步步深入启发。(2)通过多媒体展现相关资料进行启发引导。(3)教师在教学现场捕捉学生的反应,精准到位地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