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武汉市茶产业发展综合调研报告

武汉市茶产业发展综合调研报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1 00:14:53
武汉市茶产业发展综合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21 00:14:53     小编:

近几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按照“服务城市、美化城乡、富裕农民”的现代都市林业发展理念,加快茶产业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斑可窥全豹,为进一步明确茶产业发展方向,推进茶叶生产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我们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武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品牌创建初具成效。一是茶企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有实力的茶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如江夏区的郑家山茶场、光明茶场,新洲区的腾云山公司、百花香公司等,这些茶企业在全市茶叶销售中占了较大份额。二是茶品质有较大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品牌茶在全省已经占据一定地位。如2010年中国(上海)国家茶业博览会上,新洲区参展的城楼寨“碧峰”获得金奖,杨山“玉翠”、百花香公司“姚河白茶”、腾云山公司“旧街白茶”分别获银奖。三是加大黄鹤楼品牌茶推广力度。近些年,武汉市加大茶品牌打造力度,利用黄鹤楼商标效应重点打造黄鹤楼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品牌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联营,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拉开了优势品牌发展战略序幕。

(四)茶园效益显著提高。一是茶园单产提高。目前全市茶业生产以绿茶为主,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等技术,茶园单产量有了明显提升,平均亩产量超过40公斤,较2005年平均单产增加20%以上。二是农民增收明显。通过对采摘制作等严格要求,茶叶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高于80元,亩平均收入超过 3200元。三是茶叶营销手段现代化。在营销手段上由茶店经营向茶艺转变,由茶店销售向网络营销转变,由只注重卖茶向茶业包装、茶文化上转变,比如利用茶园用茶园开展假日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等,茶叶整体销售附加值提升。

(五)政策扶持效益明显。2007年,市政府为鼓励和推动武汉市林果茶产业的发展,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开发500亩以上茶园的企业每亩补助600元。同时,各相关区也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如黄陂区,对纳入市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每亩配套支持400元,新洲和江夏区在林地流转政策上,对茶产业基地建设也给予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支持。这些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茶农们的种植热情,优化了茶产业体制和结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茶园建设以业主基地开发为主,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规模和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二、武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市茶叶产业发展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园建设标准不高,管理较为粗放。茶园标准化建设“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整地质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标准化建园技术还没有普及推广。全市茶园管理较为粗放,只建不管、只采不管、重项目轻管理等现象极为普遍。茶农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培肥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制茶方式良莠不齐,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只注重降低茶叶生产成本,鲜叶收购价格不高。茶农只顾数量,不重质量,采摘上老嫩一把抓,肥料用上偏施氮肥,没有严格按照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导致茶叶鲜叶标准不齐,降低了茶叶加工成品的质量。近几年,武汉市先后从外地引入了一些茶叶品种,品种多而杂,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按照加工茶类和品种对路要求进行,鲜叶的分级、贮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鲜叶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求数量,茶叶成品品质不高,与现代社会消费喝健康茶、喝好茶的大趋势不相符,也影响了茶叶对外销售。

(三)品牌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武汉市茶叶品牌“多、杂、小”,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这类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缺少像五峰采花毛尖、恩施玉露等在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茶业生产能力强而品牌推广能力弱、重大众化需求而轻高端市场,地区特色品牌功能价值无从体现,品牌效应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武汉市虽然在创建黄鹤楼茶叶品牌等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对政府扶持依赖性过强,未能成为产业核心,“品牌推动产值提升”战略难以落实。

(四)企业营销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武汉市制茶企业多为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内部生产质量、品牌包装参差不一,大多数采用通用的包装,无产品编号、无生产日期,难以进入正规市场。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以内销关系茶为主, 80%的茶叶都在本地销售,少量销往外地的茶叶也是以原料形式被经销商收购。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缺乏统一健全的销售网络,销售手段相对落后,企业之间缺乏竞争力,产品市场化急待加强。 (五)茶叶精深加工不足,产品质量不高。茶园良种普及率偏低,茶园单产低。约35%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前采取有性繁殖建园的,茶园管理水平不高,部分茶园品种退化。在茶叶采摘上,多只注重春茶一季茶,夏秋季鲜叶原料利用率低,总体单产量低下。全市相当一部分茶厂厂房和设备简陋,加工环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茶饮料、茶食品等领域深度开发不足。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茶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认为,在武汉市这类发展茶产业具有优越地理气候优势的地区,应针对存在的总量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

(一)突出“三化”,健全茶树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一是在品种选育上注重“本地化”。要从本地茶树群体中选育出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加大培育推广力度。二是在种苗繁育上实行“工厂化”。在抓好茶树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茶叶生产技术,采用智能温室、自控温室、外遮荫拱棚等设施,实施“工厂化”模式繁育茶树种苗,这种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扦插成活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三是在良种推广上实行“订单化”。结合全市茶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探索采取“政府下订单、企业按订单生产、政府对茶农给予良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广大茶农选用本地良种茶苗。

(二)把握“三重”,加快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体系。坚持一手抓“新茶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改造,加快推动全市茶叶基地建设。一是要注重区域规划。对于新建茶园,严格坚持“优选原地、集中连片”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对于“老茶区”,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茶园改造,逐步改变“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板块特色和市场需求趋势,对各区特色予以定位,避免同质竞争。二是要注重配套设施。在建设茶园的过程中,要配套做好“水、电、路、肥、机”等基础设施。加大茶叶机械化水平,在种植、管理、采摘上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三是要注重茶园管理。要加强茶叶培管用肥、病虫害防治、茶区周边生态维护等环节,全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控管,提高茶园单产产量。

(三)着眼“三大”,着力完善茶叶精深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培育大“龙头”。以黄鹤楼品牌为主,对现有企业和品牌进行整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促成企业强强联合,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茶企业。二是要打造大品牌。重点支持抓好“黄鹤楼”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思路,本着“自愿有偿、达标准入、统一品牌、自主经营”原则,整合资源、加强联营、共享品牌,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三是要延伸大链条。规划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态园区,加快开发速溶茶、乌龙茶、茶饮料等系列茶产品,加快生产茶多酚、茶碱、茶黄素等高精尖产品,由“喝茶向吃茶和用茶”方面跨越,进而大幅度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聚力“三变”,不断探索创新茶叶营销体系。营销是茶产业发展的终端环节。在茶叶营销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营销上要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广告宣传由“产品宣传”向“品牌宣传”转变。在广告宣传上,注重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品牌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营销理念由“产销一体”向“产销分离”转变。按照现代营销理念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将过去长期坚持的“产销一体”营销理念扭转为“产销分离”,强化专业的市场细分。三是营销模式由“单一营销”向“立体营销”转变。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实施多元化、立体化营销战略,努力扩展销售渠道。要努力与大型的零售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将茶产品进入高档酒吧、宾馆、饭店等新兴消费场所,在全国设立形象店和专卖店。

(五)注重“三强”,切实改善茶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茶产业的发展涉及发改委、财政、农、林、科技、工商、质监、商务、供销、金融等多个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合作,整合项目资源,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应继续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形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茶树良种推广补贴、标准茶园创建和品牌建设、宣传及茶饮料、茶食品、茶日常用品等终端产品的深度加工研发,推进茶产业建设步伐。三是强化部门服务。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发展政策,搞好技术培训,引导茶农生产市场销路好、价值高的茶叶品种,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