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的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2:07:39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的探讨
时间:2023-08-05 02:07:39     小编:

摘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涉及到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两大环节,在近年的专项整治和巡视督查中暴露出的“小金库”和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试从风险防控的角度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经济业务活动 风险防控

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暴露出来的“小金库”和贪腐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中纪委网站上发布的信息了解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附属单位收费不入账形成集体的“小金库”、涉及众多省市“吃空饷”的数额巨大、一些政府形象工程、民生工程的招投标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权力被无限放大和使用。政府手中的权力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法律管控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运行,才能从根本上将腐败的毒瘤彻底清除。随着我国《预算法》修正草案正式通过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全面推广和实施,为有效地预防舞弊、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核机构不具独立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按照“二上二下”的预算编报程序完成,“一上”是先由预算单位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将审核结果连同审核依据报同级财政部门。“一下”是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预算单位根据控制数及部门预算项目建议修改调整形成预算草案。“二上”是预算单位上报预算草案,并报送预算编报说明。“二下”是同级财政部门完成对各部门预算草案数据的审核,编制汇总形成本级财政部门预算草案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预算草案,并报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这么一个严密的审核流程,为何屡屡被爆出“吃空饷”的现象呢?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地调研了解到,全国目前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已达16万多人,部分地区追缴资金达上亿元。“吃空饷”现象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教育、卫生系统尤为严重。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个预算审批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主管部门的审核,这也诱使一些主管部门将“吃空饷”的名额作为行贿上级领导或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安排在预算单位内上报,导致预算的编制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风险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较晚,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程序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维修改造项目投资额达到规定起点的,均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从投资项目的计划立项、项目设计审查、预(概)算审查、资金的安排、工程款项拨付、竣工决算审查,到最后办理工程项目完工验收、资产交付使用、申请资产登记、进行资产会计核算等相应工作。在经过这么一整套严格复杂的程序控制后,招投标环节仍然存在诸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在施工环节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和叠加。该环节的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人为因素来自上级主管领导推荐、暗示,这种方式往往具有隐匿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对应标单位资格审查时,对“围标”、“转包”、“挂靠”等问题的查处力度也是因人而定,对有上级主管领导推荐或暗示的投标方即便有明显的“围标”、“转包”现象也不了了之。更有甚者为讨好上级主管领导将标底透露给投标方,让投标方采用“围标”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对没有背景的应标单位,想查询落标原因时也因申诉无门而自认倒霉。

(三)政府统一采购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漏洞

(四)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当导致资金使用缺乏监管

二、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一)引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预算金额进行审核

政府应在全国范围内分片区建立符合资格条件的专业人士和专业事务所的数据库,每年通过随机抽取方式选择数据库内的专业人士及会计师事务所组成审核小组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放在国家指定的公共网站上公示,在公示期间对公众提出的质疑及时举证并修正。年底,配合国家审计署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开支应从岗位设定、工资标准、物品到固定资产的采购价格、工程项目投资预算等方方面面进行论证,使政府部门的各项费用开支在阳光下使用。国家财政可从专项基金中支付一定费用给临时组成的审核小组,原来为审核预算而招聘的公务人员可以从审核岗位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为其他事务提供服务。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中,应明确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实行定额包干制,避免官多兵少“倒三角”式的职务配置。在推行简政放权的同时要完善监督考核体系,规避寻租业务追随权力转移。这种让公众和第三方机构参与审核的模式可有效防范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或好大喜功、上报大项目,或见利忘义、虚报项目,努力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也为每年各级人民代表听取和审议预算报告提供了专业保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