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2:36:08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时间:2023-01-03 02:36:08     小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环境质量日益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审计因其对环境具有监督和鉴证的功能,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工具,而企业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力和最大的环境污染者,如何利用环境审计来改善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还缺乏科学定量地评价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主要对构建适用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开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两型社会;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一、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构建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全面性和层次性两层含义。全面性要求设计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不能有遗漏,全面反映企业环境业绩情况;层次性要求在设计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时做一层次梳理,一般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构成。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是指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使用价值。这里的相关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国家宏观管理相关联,为国家宏观环境管理服务;二是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管理当局相关联,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关联,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可验证性原则

可验证性原则也即可靠性原则,是指第三方对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信息的可信性能够进行验证。指标所反映的信息要可靠,就必须是可验证的。可验证性关注的是指标应当是可量化的,量化的方法和计算步骤是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如果指标是不可验证的,得出的评价结论就可能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难以实现评价的目的。

二、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选择

1.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特点

每个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环境因素,而这些不同因素主要是有企业的业务特点来决定,以及同时也受政府环境规制和企业环境行为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造纸业的主要污染源是以水为主的,而冶炼业的主要污染源是以空气为主的等。因此,环境业绩的评价指标必须要以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满足企业自身的特殊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相结合,当然,还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2.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随着其层级的不同指标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企业的控制责任不同,因此,企业的管理者所制定的业绩评价指标与生产单位所制定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也应该有所不同,环境业绩评价指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做到具体到每个人的组织结构;其评价指标的计量结果则应该是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环境业绩指标在较低层级时应较为具体,较高层级时则应更加综合抽象。同时为保证指标的一致性目标,各部门间应相互支持。

3.产品的生命周期

在对一个企业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时,应当把其铺盖产品生命的整个过程,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销售至使用的最终处置。因为,产品从设计、采购到制造、营销等等各个环节的基本经营活动中都会有环境因素贯穿其中,因此,相应的对企业的环境评价也离不开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

4.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下至消费者和普通民众,上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为能做出更加理性的企业投资决策,必须利用上述因素来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做出评价,从而更全面的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估计,判定其合理的投资决策。因此,在设计企业的环境评价指标时,应适当考虑到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和关心的相关事项。

三、企业内部环境评价主要指标体系

1.组织结构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无论哪种结构模式一般包括: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其中,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公司经营决策权,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提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经营理念等;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目标;经理层是企业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各项决议事项,主持执行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因此,经理层是企业内部控制真正的设计者、执行者,更是内部环境的营造者和维护者。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要素之一,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增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设置内部审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其独立性、成效性、权威性等三个原则。其中,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特征,设置时要求在组织、结构、业务和职能上的独立性,这才能保证其客观公正的进行审计;成效性:要求机构人员设置精干、因事纳人,做到专职高效的原则;权威性:内部审计要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能顺利开展各项相关工作。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其为职工所认同遵守的价值观,经营观念和企业精神。在培育具有自身特色企业文化要充分考虑其经营管理理念、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诚信道德观、风险防范意识和发展愿景等,打造以主业为主的核心品牌,形成企业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4.人力资源政策

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聘选的各种人才,包括懂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而采取的一些列政策,主要有人才的选聘、培训、薪酬、绩效考核、晋升轮岗、激励奖惩等等各种制度。一个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战略需求,结合现实人力资源的情况,制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各项奖惩制度和能力培养框架,明确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培养、考核、使用、激励和推出等管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环境审计指标评价的主体

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倡导者,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起着主导的作用,科学规划、引导“两型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其主要责任,尤其是对 一些高污染和高能耗企业的监管。政府部门加 强对企业的监管,监督、评价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助于其了解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的贯彻情况;加强对企业的环境审计,可以避免或减少企业会计核算的失真造成的投资误导行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还可以督促企业重视环境效益的评价,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

2.企业

企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企业履行资源和环境责任的情况如何,不仅对“两型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而且是企业能否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风向标。企业自身进行环境审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相关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减少环境风险,使企业自身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

3.社会公众

“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可以督促企业和政府部门履行环境责任, 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利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广大 社会公众详细了解企业环境责任的具体履行情况。

五、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⑴科学性原则: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概念明确,统计和计算方法规范,这样才能科学地反映企业的特征,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⑵相关性原则:环境审计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环境绩效。为了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行为, 所有的评价指标都必须反映企业为改善环境所作的贡献, 反映企业的输入和输出对环境的影响。

⑶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有可靠且连续的数据来源,容易被量化,便于审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这就要求各评价指标要容易理解,度量要简单明了,数据容易采集,最好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统计资料。

2.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分级标准的制定依据:

⑴以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进环境审计的目的之一即要审查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评价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环境法律体系应是企业环境责任分级标准的法律基础。

⑵以ISO14001 环境管理为标准:ISO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适用于评价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价指南,有利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环境管理是企业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也是制定企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基础依据。

⑶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为依据:污染物排放情况是企业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和总量达标是企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是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基础依据。

⑷以国内的先进清洁生产水平为依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企业与环境和谐统

一、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清洁生产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少的环境污染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清洁生产也是分级标准的制定依据。

⑸以已有的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大气、水等各种环境介质中有害物质的允许含量和要求,来确定环境是否被污染的依据,可以为分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总之,工业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污染、环境管理、环保支出等方面的环境因素,并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减小企业的环境风险,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避免环境管理体系流于形式,应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纠正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不断健全整个管理体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