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4:54:27
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3-12-18 14:54:27     小编: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 发展 ,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审计成本控制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通常,审计成本包括完成审计工作需花费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一项审计工作来说,如果需要人员多、耗费时间长,其所需的资金成本及总的审计成本就比较高,反之则审计成本较低。在审计机关实际工作中,审计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在充分把握控制审计成本必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 审计成本的 影响 因素,从而完善审计成本控制手段,最终提高审计效率,促进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

一﹑审计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审计成本控制是建设节约型 社会 的内在要求。审计成本控制就其 内容 而言,是对完成审计工作需花费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控制。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 经济 的同时,节约社会资源、能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时,必须以消耗最少的审计资源,获得最大的审计效益为目的,而审计成本控制适应了这一内在要求。

2.审计成本控制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内容。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审计成本得到控制就意味着完成审计工作所需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消耗降到最低。在最短的时间内,消耗最少的资金和人力,完成审计工作,就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审计成本控制是提高审计效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3.审计成本控制是解决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目前 ,审计机关存在一个普遍矛盾: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实施有效的审计成本控制,就能节约审计资源,在现有审计人员等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对地增加审计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矛盾。

二﹑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因素

1.审计项目计划制定不合理。在审计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客观情况的 科学 分析判断从而导致审计项目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审计项目实施往往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审计效果相差甚远,事倍功半。

2.审计资源整合不力。现有审计资源缺乏整合利用的 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到审计成本的控制。这里既有具体组织实施者组织、执行不力,也有审计力量调度不当导致少数人承担的审计任务完成不了或者少数人没事干等情况,从而使得很多审计项目投入大量审计成本而未能获得相应的审计效益。

3.审计成本意识淡薄。一方面,审计机关的领导缺乏成本观念,只注重所谓的成果:一年完成了多少审计项目,上缴财政多少,罚款多少等等。这些固然是衡量审计工作成果所必需的,但审计也是有成本的,应把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用结合起来谈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审计组成本观念淡薄,审计组是审计成本的直接支配者,是审计成本控制的“前沿阵地”,审计组对审计成本理解不到位必然导致审计组对审计成本控制的缺位。

4.审计成果挖掘不够充分。审计成果的扩大可以相对地降低审计成本,反之则加大审计成本,当前因审计成果挖掘不充分而致使审计成本增加的情况普遍存在。

5.审计 方法 和手段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审计机关采用详查法,耗时、耗力,还时常不得要领,往往事倍功半,二是较多采用就地审计方式,使得审计资源被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加了审计成本,致使对审计成本的控制难以有效实施。

三﹑完善审计成本控制的手段

1.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一是加强审计机关 研究 能力、科学分析判断力﹑二是要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和有效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在计划安排上突出重点,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三是狠抓审计调查,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在审计调查后摸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可行的审计项目计划。

2.合理整合审计资源。一是在保持各专业审计优势的基础上, 科学 调整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做到人尽其才;二是注重利用外部审计资源,一方面做好与外部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发挥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财政、物价、税务、公安和工商等部门联动效应;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实行审计项目外包,聘请 社会 中介组织参与审计,还可以实行“雇员制”,聘用社会上一些审计专业人员和专家参与审计。编辑。

3.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意识。一是审计机关领导要树立审计成本意识,要做到审计成果以审计成本为前提和基础,不以牺牲审计成本来换取短期审计效果,强化经费预算管理,细化到对审计项目的预算控制,同时实行审计项目预算的审定与审计方案同步调整;二是审计组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因为审计组处于审计成本控制的一线,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审计项目组长竞争上岗,通过制定审计成本控制目标和质量目标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审计项目组长的竞争上岗,从而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审计成本控制中,更好地发挥审计组成本控制“哨兵”作用。

4.积极利用审计成果,合理转嫁审计成本。加强审计成本控制,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是注重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要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强化审计信息工作,提高审计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三是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现审计成果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四是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审计不仅要查出 问题 ,还要促进问题解决落实。因此,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要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

5.改进审计工作 方法 。一是灵活采用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方式,与就地审计相比,送达审计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灵活采用送达审计方式,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二是正确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做到抽查与详查相结合。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目标及环境要求做出科学的抽样决策,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保证样本特征。审计人员在 分析 样本误差时,应考虑误差率大小、性质、原因等情况,对误差率超过一定水准或误差性比较严重的,应调整样本规模或考虑进行详细审计。三是积极开展 计算 辅助审计和联网审计,加快审计手段信息化,灵活运用审计署专家经验库,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审计成本控制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审计 理论 和实践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以文化管理为手段,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优化组织结构为契机,树立成本意识,注重成本分析实现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提升审计效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