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1 00:56:56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时间:2022-11-21 00:56:56     小编: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命题方向】

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考的命题热点。从历年高考考查的内容来看,此类试题多以重点区域的城市发展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等内容。从命题角 度来看,以坐标统计图和柱状图的形式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常见的命题方式,试题取材贴近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生活中的地理”。从信息呈现方式来看,此类试题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从考查能力来看,此类试题多以各种统计图表、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获取地理信息和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复习策略】

对“城市”专题的复习,考生要注意通过案例来掌握城市化的影响及应对城市化问题的措施。考生在备考中要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学会运用地理学科语言阐述地理事物特征;将文字与图表结合起来,变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为形象的联系。另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能根据资料判断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正确理解世界城市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

2.能根据图表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3.全面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含义。

【核心考点】

一、城市化的标志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的时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学法指导:高效记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发达国家——“早、高、慢、逆”(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现在城市化速度已变慢,出现逆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晚、低、快、郊”(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现在城市化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其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如下图。

四、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1.城市化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城市化问题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垃圾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发;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位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公共设备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社会问题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生活贫困,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HJ2.5mm]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大交通管理力度,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如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建设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发展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经典回放】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针对训练】

[TPdl-69.TIF,BP]

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A.M1B.M2

C.N1D.N2

2.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大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小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TPdl-70.TIF,BP]

3.1991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4.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

B.1981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C.1981年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5.2001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④城市就业机会多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D2曲线与此特征相吻合,其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M1表示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3.B根据1991年的乡村和城镇人口数据可计算出结果。

4.A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该市1981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这主要与经济发展有关,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少主要是农村

人口大量涌向城市造成的。

5.D本题主要考查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因素。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变,都会促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而使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6.D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C发达国家的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乡村环境优美。随着小城镇及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小城镇流动。

8.(1)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2)交通干线

(3)交通运输条件

(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城市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一个水手决定文身,于是在背后刺了一副世界地图。有一天,他生病了,去找医生。

医生问:“哪里不舒服?”

水手答:“在台湾海峡的附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