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动物保护学”公选课与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动物保护学”公选课与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2:39:50
“动物保护学”公选课与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12-25 02:39:50     小编:

“动物保护学”公选课与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动物保护意识不强的状况,通过在高校开设“动物保护学”公选课并釆取案例分析、精选内容、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读书活动、专题讲座、参观调查、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并积极投入动物保护行列中来。在高校开设“动物保护学”公选课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物保护学;公共选修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07-02

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典型人物介绍提高大学生对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生在大学校园及身边的事例介绍,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接受,深受启发。 (2)复旦大学生虐猫事件的启示。2005年11月30日,一名网友在天涯社区披露:复旦研究生YUHZLL在半年内以帮忙收养小猫为由,从学校同学手中骗取小猫大约20只,平均9天换一只,全部挖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另外还从宠物市场等渠道收集小猫,供其虐待。此事在网上披露后,立即在天涯社区网和复旦大学论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究其原因,说明我们的大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不强,在大学生中普及动物保护知识变得尤为重要。 (4)郭耕先生事迹的启示。1987年,郭耕放弃了原来学的经济学专业和经商生涯,改行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在进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函授课程的同时,先做过金丝猴、黑猩猩等动物的饲养员及灵长类研究室主任;曾作为中国猴类专家在国外工作;曾多次参加动物救助活动,几度赴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探险,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创立动物保护教育基地,主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迁地保护中的公众教育”课题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推荐在印度进行环境教育国际培训与交流。作为有特殊经历与风格、以生态保护教学为主的科普工作者,郭耕先生的事迹使学生深受启发。

二、围绕公选课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制订适合全校各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全校公选课的教授对象有别于生物专业学生,他们对生物学知识了解不多,因此,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但又要有知识系统性,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教学中做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套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见表1所示。[3]

三、精心组织教学,力求做到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小专题介绍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特点、濒危原因、种群现状及保护对策。如保护大熊猫专题和拯救老虎专题等。尽管授课对象是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觉得很轻松、有趣。在讲解动物保护立法和动物保护组织章节时,搜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如一些法盲盗卖苍鹰、虎纹蛙等被判有期徒刑的案例既宣讲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又让学生知道哪种情况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是保护动物最基本的途径。中国是一个在动物保护律法方面具有悠久传统的国家,但是一系列的捕杀虐待动物事件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我国还应该不断完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使之更加适应动物保护的需要。课堂上适当釆用专题讨论的形式,如开展大学生能为动物保护做些什么的大讨论,要求学生査阅资料充分准备。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已见。通过课堂讨论活跃气氛,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被动局面,让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同时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上课之初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包括《让法律温暖动物》、《保护人类之友——动物》、《动物福利》、《动物保护概论》等,到学期末要求学生上交有关读书笔记或论文作为课程考核的一种形式。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很多学生表示,在读完《动物福利》这本书之后,了解到家庭养宠物应注意的问题如应当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友善地对待动物、做负责任的宠物主人等。

四、在各章节教学过程中通过专题电影的播放,提高学生学习激情,提高掌握知识的效果

如在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中,结合热带雨林这一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的影片,讲解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多样性的意义、多样性目前的状况以及如何保护等。如在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教学中,播放电影《可可西里》。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但是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可可西里》讲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队的命运,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只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场面令人震撼,学生感触很深。

利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等栏目视频为教学服务,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动物保护意识。精选了麋鹿、大熊猫繁育、哭泣的野骆驼、拯救中国虎、探秘金丝猴、中华秋沙鸭、小天鹅的迁徙、猛禽的救助、丹顶鹤的故事等视频,通过鲜活的实例向学生介绍这些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让学生懂得任何动物都有它生存的理由,作为人类更应当很好地保护它。

五、通过参观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和生物标本馆, 充分发挥标本馆的功能作用[4]

通过实物观察特别是结合标本的讲解使抽象的东西更具体形象化,加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的识别能力。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系列参观学习活动。如参观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和彭泽县桃红岭国家级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等让学生加深对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要意义的理解。学生看到在保护区的珍禽快乐自由地生活,感受到大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领悟大自然更热爱大自然。领会自然保护区建设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这是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学生都觉得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六、通过校园社团组织如九江学院方舟生态协会开展“爱鸟周” 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整个活动共分为知识讲解、观看宣传影片、知识提问、绘画比赛、问卷调查等环节。活动中给学生分发了宣传画,并由会员讲解相关的动物知识、播放宣传短片等;就动物知识在学生中间进行知识问答;鼓励学生学画各种动物;分发有关人与动物关系等问题的调查问卷并进行讲解。此活动寓知识、趣味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既定的活动和教育目的,并充分彰显了方舟协会会员的风采与活力。

七、结束语

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这项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保护及合理利用这项资源,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动物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动物保护问题的实质也是人们的价值取向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领导力量,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将对动物保护行动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将“动物保护学”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动物保护意识,学习相关动物保护知识,自觉加入到动物保护行列中来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2]何龙,程鲲,邹红菲.高校动物伦理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6).

[3]陆承平.动物保护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4]张小谷,等.高师生物标本馆功能拓展的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1999,(3):64-65.

(责任编辑:李海静)

中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