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探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0:11:1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探析
时间:2023-08-07 00:11:14     小编:郭浚川

[提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的激发,关键在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即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所具有的文化凝聚力功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观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功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革新观念所具有的文化创造力功能,弘扬科学发展观;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和谐观念所具有的文化整合力功能,构建和谐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所具有的文化辐射力功能,培养文化自觉精神。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

一 立足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发生的。John P. Lovell. The United States as Ally and Adversary in East Asia: Reflections on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in Jongsuk Chay, ed. Culture and Lnternations, New York,1990: 89.一个国家要想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最长久的发展动力最终源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突出体现在民族凝聚力上,而凝聚力的强弱取决于核心价值观在国民中的认可度。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4.

因此,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要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63,211.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将构建具有强大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道德基础的塑造与不断夯实。

中华传统美德中爱国主义和自我认同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可以提升价值观自信,增强文化凝聚力。其一,以崇尚群体利益为表现的爱国主义。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整体主义精神,先秦时期的荀子就提出人之生,不能无群。(见《荀子富国》)(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见《荀子王制》)这体现出强烈的群体本位意识。另一方面,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倾向于群体利益具有优先性,重视群体秩序,但仍给个体价值保留一定地位。在处理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时,个人应该秉持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见《礼记儒行》)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见《忠经百工章》.)的原则。这说明,个人的命运与群体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个人或局部的利益同集体或国家利益相比,是第二位的。孔子说过这样的名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见《孟子告子上》)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崇尚群体利益的共同信念,逐渐熔铸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爱国情操即来源于此。数千年来,正是这种建立在本族认同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成功打造了和正在打造着华夏儿女的道德情怀和文化身份。这种民族基本精神能够有效鼓舞全族成员为本族利益而奉献、奋斗,使得全族民众在抵御外来侵略、维系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历史进程中产生向心力,由此构筑起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

其二,以独立身份标志为核心内容的自我认同。与国家意识一样,民族自我认同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根源与基础,有利于塑造民族形象和民族品格,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民族认同渊源于特定民族历史和文化,并且与民族历史紧密相关。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其民族认同便越深邃越强烈。从中国的近代历史事实可以看出,如果缺乏独立身份标志的自我认同,就难免会陷入分裂割据、任人宰割的历史困境。为了切实增强民族凝聚力,成功应对时代挑战,就需要正确理解和客观评价中国古代自强宽厚的自我认同精神,并推动从传统的民族认同向现代的国家认同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具有独立身份标志内容的深层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这些思想观念,既适合社会历史的需要,也反映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统摄力。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有助于促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维持族体文化稳定发展壮大,并且能够使人们超越地域、时代、种族的界限,寻求到文化心理的归宿,找到价值规范的依据,从而构建现代国家文化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 立足中华传统伦理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创新和突出表现。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既关系到人民福祉,又关乎民族未来,同时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观。

中华传统伦理价值观中天人合一和以民为本的思想为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思想资源。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最早由惠施提出,庄子加以附和,经过禅宗和尚宣扬,进入宋明理学,可以说是中国各派的共同观念。天人合一诚然不是现代的,然而却具有超现代的新启示。其中以道家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最具密切关系。道家哲学思想中关于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观念,知常曰明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意识,以及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适度观念等,都深刻地启发着我们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食品的观念。国际上针对当代科学农法的缺陷和弊病,依据中国传统道法自然思想,提出了自然农法构想,给农业发展的思路与方向以深刻的醒思。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将这种构想看做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农业实践中的运用和转化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63,211.。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型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形成理性平等合作的社会关系,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想要获得或实现人的自由,还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促进自然界的有序进化和实现人类自身福祉。如果人类追求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且毫无节制,就会造成自然界固有生态链条的断裂,导致江河泛滥、土壤沙化、气候反常和环境污染等灾难现象。如果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159.

以民为本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价值,突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特色。儒家民本思想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仁爱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提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思想,就是强调在爱人的同时要爱万物,珍惜每一个生命的存在;而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对山林草木禽兽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用现代生态学的语言表达,就是人类既要利用生态资源为人类服务,又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循环更新,达到持续发展。这种泛爱万物的思想是在人伦道德基础上,由人类向自然界的扩展,已经包含有今天所说的爱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思想。它作为儒家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伦理学。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自然资源被无节制消耗浪费的今天,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应当大力借鉴中国古代这种泛爱万物的思想,怀着爱惜之心对待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立足中华传统探索革新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统领和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全面繁荣与快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首要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使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增强提升。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和途径。不仅客观世界只有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才能转化为主观世界,而且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5.实践是检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得失的重要标准,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解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要具备改革创新精神。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统一,二者具有决定和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31.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继续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就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之上,坚持改革创新精神,要依托党和人民群众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文化创新力是构建当代中国新文化的中心环节。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树立中国文化的创新意识,大力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工作,加强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创动力,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不断贡献中国的智慧。刘晓丽,孙爱芹.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3).中华传统探索革新观念中实践理性和自强自新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精神资源,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创造力。

一是以科学求实、知行统一为价值追求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历来是中国人的认识原则和道德信条。在李泽厚的著作中,将实践理性译作practical rationalism,指谓一种肯定现实生活的世界观,它旨在适当地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在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资源的范围之内享受人生。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451.墨学强调求故明法、亲知,即以崇尚实际、务求实事、实行、实功、实用、实效为基本特征。这种求实际、重实用的精神,体现了墨学重视现实实践和功用的功利价值取向,以及求实务实的思想风格。后期墨家更进一步把知实和为社会实践服务作为价值目标。此即科学求实精神,谓其一。其二,知行理论。在儒学知行学说发展的历史上,朱熹的知行理论具有重要的思想贡献,占据突出的理论地位,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朱熹提出了行重知要、知行相须互发等知行并重的知行观。南宋陈淳主张知行互发并进、明代以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论、罗钦顺主张知行并进论、王建相提出知行兼举论、王夫子主张知行相资论等,无不从知行相须互发中汲取了营养。元代思想家许衡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北宋以来明体达用的实学精神,并且身体力行,特别是在教育、科技方面彰显达用作为。这种学用一致的思想和务实精神,时至今日,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仍是具有值得肯定的合理性。

二是以自强不息、日新月异为主要内容的自强自新。自强自新包含有自强不息、日新月异两层意思。自强不息出于《周易》,意思是说君子为人处世,也应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追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自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就个人而言,面临挫折不卑不弃,不断发展;就国家而言,遭遇困难不懈怠,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关于国家治理中如何根据自强不息思想建设国家,使国家富强,儒家有一套为政以德的主张。道家无为而治,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法家注重农业生产和以法治国,也都被他们认为是达到国家自强的必经之路。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2:98.

国家的强大,一方面是物质硬实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是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精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自强不息理念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为人们理解、掌握后,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就成为自强不息精神。

日新月异观念主要包含人们的变革和创新意识,强调时中、与时偕行等,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商汤的《盘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蕴藏着日益创新和不断变革的精神,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取精神,为日新月异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到近代,思想家多将日新月异理念当作维新变法或政治革命等主张的理论根据,日新月异理念焕发出新的活力。日新月异不只是个体的道德修养,而且延伸到民族、国家的层面,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业相联系,并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历代不同思想家的阐发,日新月异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一个基本特质,它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保持长久活力、绵延不绝的内在原因。

四 立足中华传统普遍和谐观念,构建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趋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构建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华传统普遍和谐观念中多元互补与兼收并蓄的思想为和谐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能够展示中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增强文化整合力。

其一,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具体体现的多元互补。多元互补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各民族为了多民族国家及社会整体的进步,通过族际利益调试,多元文化间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并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以确保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相互团结。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这一文化现象具有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特点;从中华民族文化现实状况来看,具有多样性与同一性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具有多元互补内涵的观念系统。例如,在《庄子天下篇》中,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较为明确地区分为儒、道、名、墨等学派,并提出了所谓的百家之学概念。在《吕氏春秋不二篇》中,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根据其基本特征及主要代表人物划分为十派。到了汉代,司马谈在其《论六家之要指》中,将自春秋战国至汉初的思想文化明确概括成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名家、道家等六家。班固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四家,号称诸子十家。汉魏以后,中华文化更是演变为儒、道、佛三家融通。所以,无论从地域分布、发生源头,还是从内部结构方面考察,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始终表现出多元互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古代的多元互补观念为现代人提供思考和处理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有助于促进整个国家将本民族的正面文化元素完整地进行展示、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整合力。

其二,以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为表现的兼收并蓄。中华民族的兼收并蓄表现在承认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同时,又能使本族文化与异质文化相互融合、良性发展。无论是对于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还是适应现代全球化进程,在保持自身主体精神基础上吸取异质文化的优质要素,这不仅是文化之间一种有效的文化整合,更是历史演变中的必然发展。在共同理想、共同精神的催化与交融下,多元发展的地域文化逐步走向融合,一部分文化基因仍然存在,一部分文化基因被发掘、提炼、转化成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共同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一贯主张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都是兼收并蓄精神的具体体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思想家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广泛涉猎和吸收东西方的文化、思想资源,也是兼收并蓄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坚守主权的前提下兼顾异质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视野、态度和胸怀。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的气质与品性,推动中华文化的整体发展、稳步前进,使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吸收和改造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适应力和再升机能。总之,中华民族的跨地区、跨民族、跨时代的文化交融,不仅促进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拓展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范围,更将中华民族精神推上文化软实力的新高度。

五 立足中华传统和而不同原则,培养文化自觉理念

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的主导与方向。文化自觉体现出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的延续效应,使深远而持续、丰富和发展着的民族文化实力得以呈现;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代民众的劳动生活和创造成就;此外,它还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不断向外部世界宣示其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的能力,具有文化辐射力功能。文化自觉有助于拓展民族的影响度和知名度,在无形中有效延伸、拓展和深化民族文化,促进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连接,提升民族整体形象。同时,文化自觉体现了民族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强大的活力,具有很强的提升空间与增长能力。

培养文化自觉理念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2年,江泽民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两千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指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报,2002-10-25.

由此可见,和而不同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今天,注入时代精神后,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传统和而不同原则中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为文化自觉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能够提高国家话语权,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增强文化辐射力。

其一,以不同之和为特定内涵的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而和谐亦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秉持和为贵的思想,可以说,和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从注重整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出发,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态度上倡导贵和尚中的理念。一方面倡导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见《左传隐公六年》),肯定了人和为贵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又推崇吾不欲人之加诸吾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见《论语公冶长》),道出了和之不同之和的特定内涵。即并非泯灭一切个性的无原则之和,而是在保持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新事物的茁壮成长、维护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41.;并非简单地折中,而是适度,恰到好处地达到和这一目标。这些传统文化精神,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尽管人际关系的内容有所变化,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其二,促进国家相互了解、相互接近乃至自然融合的协和万邦。协和万邦,顾名思义,就是同万邦(世界各国)融洽协调,体现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和的意蕴。从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到郑和七下西洋交流沟通,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的协和万邦精神,积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寻求合作。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倡导和治天下的精神志向,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亲仁善邻的行动原则。中华民族至今仍然坚持以协和万邦作为对外关系的文化准则,并在对外政策中继承和发扬。英国著名的史学大师汤因比把这称为世界主义文化,我国的文化大师梁漱溟把这称为天下主义文化。我国另一位文化大师冯友兰指出,人们或许说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但是我认为这正是要害。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冯友兰.中国文化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22.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因为其扎根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文化性格之中,流淌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液之中。从古代社会直至今日,中国人民都把和平作为社会理想的基本原则,并在人们的心灵中孕育了一种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维护和平,甚至为了和平不惜做出巨大牺牲的精神境界。21世纪是文化和科学技术全面创新的世纪,倡导文化自觉,激发文化和科学的创新活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