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后殖民语境中奈保尔小说多元化主题研究

后殖民语境中奈保尔小说多元化主题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3 01:09:35
后殖民语境中奈保尔小说多元化主题研究
时间:2023-02-23 01:09:35     小编:

编者按:文学是人的符号性存在方式。换一种说法,文学就是人学。人这一现象十分复杂,其一种体现方式是多元统一体。因此,文本主题的多元性是文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何善秀、李宗的文章就是这一理念的阶段性成果。大工业化及大工业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文化、精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属此列。所以,相关现象成为文学研究的另一个论题。梁中贤、于云玲的文章当属这一论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提 要:享誉文坛的后殖民作家奈保尔始终关注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诉求及错位生存状态。他通过自己的叙述,对亚非拉后殖民家园进行全面书写,构建一个多元的、超越性的文学世界。本文结合后殖民“第三空间”理论,以他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解析奈保尔小说的多元化主题。

关键词:“第三空间”; 后殖民; 多元化

The Study on Pluralistic Theme in Naipaul’s Novels under Postcolonial Context

He Shanxiu Li zong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V. S. Naipaul, a worldly famous postcolonial writer, always expressed his unchanged concern about cultural identity of immigrant writers and thEir displaced living state. His creative writing, in which he has build a pluralistic literary world that transcends racial barriers, serves as a panorama of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in postcolonial period. Based theoretically on Homi Baba’s A Third Space, his major works are discussedin the perspective of pluralistic themes.

Key words:A Third Space; postcolony; pluralism

1 漂泊于“第三空间”:奈保尔的两难文化抉择 霍米·巴巴在专著《文化的定位》中创立并阐释了 “第三空间”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在宿主文化中的少数族裔和第三世界的人们生活在“第三空间”这一观点。巴巴认为他们居住在一个“文化之间”的状态。巴巴指出,“第三空间”是指“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会打开一片‘罅隙性空间’(interstitial space) 、一种罅隙的时间性,它既反对返回到一种原初性‘本质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反对放任于一种‘过程’中的无尽的分裂的主体”(生安峰 2005: 298),它并非是差异的或抗争性的立场位置的大结合,相反它“既非这个也非那个(我者或他者),而是之外的某物”,是无意识的、不确定的和“本身是无法表述的”(Bhabha 1994: 36-37)。双重的移民身份,两种文化既无法割舍又不被接纳,奈保尔漂泊在一个非此非彼的空间里。无论是在特立尼达人、印度人眼里还是在西方世界看来,奈保尔都是外来人;奈保尔无论身处何地,都深刻体会到无家可归。

2 开创自己的第三空间:多元化主题的文学世界 2011年 何善秀 李 宗 后殖民语境中奈保尔小说多元化主题研究第1期 中国立后的非洲大陆,如果不彻底根除思想上的殖民,对自由的追求注定失败。奈保尔始终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他突破了自身族裔性的局限,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战后跨越亚、非、欧美的全景图。

奈保尔在作品中还深刻思索第三世界妇女和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非洲妇女深受多重压迫,遭到白人、当地亚裔移民甚至本地非洲人的歧视,与动物的地位无异,甚至被妖魔化,如《河湾》中费尔迪南母亲扎贝思。在《自由国度》和《告诉我杀了谁》中,“我”的表弟和弟弟是第三世界国家知识分子的典型,都肩负祖辈的重担,希望通过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结果都成了失败者,变成西方世界里“晃晃悠悠、无所事事”的人。《河湾》中因达尔在宗主国接受欧洲文明,结识了一位对非洲事务感兴趣的美国人,加入了一个欧洲援非组织。从此,他开始出入各个大学讲学,谈论非洲的美好前景。后发现自己只是被白人利用的工具,同时回到非洲的生活让他清楚地看到独立后的非洲的阴暗面、贫穷以及落后,政治上盲目模仿导致局面混乱、官员腐败、文化虚无,个人通过知识改变国家命运的努力同样也以失败告终。

80年代,奈保尔走访了刚果、阿根廷、乌拉圭,著有《刚果日记》和《伊娃·庇隆归来》;80年代和90年代后期,分别走访了当代世界最富有争议的地区——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并出版游记《在信徒中间:在伊斯兰地区的旅行》;后来他又游历了上述4个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出版作品《难以置信》。在作品中,他对于伊斯兰教的批评尤其严厉,曾将伊斯兰教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与“殖民主义”相比较,如此刻薄、大胆的批评引起伊斯兰世界轩然大波,也令西方左派和极右派都对他的言行极为不满。然而,在这些刻薄言辞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正直诚实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及其对于广大被压迫者和倍受愚弄的“边缘社会”人们命运的终极关怀。

与此前特立尼达的童年追忆、印度的寻根相比,奈保尔撕毁自身族裔的标签、文化身份的属性争议,从一个“无根人”的角度,深刻、清晰地描绘了广大的前殖民地区在殖民者撤离后的生活状态,寄托了他深刻和广泛的人文关怀。这种族裔的突破、宏观的书写角度赋予他的作品世界意识和多元的特性。

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崔新梅. 在帝国的背后抵达或流浪——论奈保尔的文学世界[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5(1).

李 雪. 奈保尔《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的后殖民解读[J].学术交流, 2003(3).

奈保尔. 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M].北京:三联书店, 2003a.

奈保尔. 河湾[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b.

奈保尔. 抵达之谜[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

奈保尔. 自由国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生安峰.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初探[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 NewYork: Routledge, 1994.

收稿日期:2009-09-21【责任编辑 郑 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