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均表叔 2014年4期

国均表叔 2014年4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0 16:17:10
国均表叔 2014年4期
时间:2015-08-20 16:17:10     小编:

国均表叔姓冯,是我老家一位普通乡亲。在我最早的记忆中,他大约四十五岁,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待他年迈的父亲去世后,他便一个人生活在那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山村里。

在我的童年时代,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贫穷的乡下,糖果当然是孩子们的稀罕之物,记得父亲赶集时也给我买糖果的,虽然一毛钱七颗,但不是每次都有,没买时父亲就告诉我,“卖糖果的人死了!”也许是他没有孩子的缘故吧,国均表叔在赶集时也会买上一些糖果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围坐在他的周围,听他讲自己过去的故事。他说当初是怎样加入中国人民海军的,在某某部队,立过功受过奖!还参加过天安门广场的大阅兵,见过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后来因为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致残,才退伍到地方当了一名邮递员,再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他才被迫离开单位回到老家靠种地为生。他在讲这些故事时,总为自己光荣的过去感到自豪,我们不相信他的话,他就拿出很多证书和一套陈旧的海军制服来证明。我们当然看不懂证书里写的什么,就说海军制服是假的,反正糖果已经吃完,就在欢笑中一哄而散了。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多数乡亲吃不饱饭,喝酒就更不敢奢望了,而对于种地的男人们来说,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没有什么比喝上一碗酒更能让他们感到畅快了,我常常看到他们在喝酒时发出的啧啧声和显现出一脸满足的样子。只是他们喝酒的方式与今天不同:没有下酒菜,也不需要桌子,有乡亲走进家里,便从碗柜中取出苞谷酒,倒进一个土碗里递过去,就站着,先浅啜一口,再一饮而尽。如果不忙,可以坐下来絮叨几句农事;如果忙,则各自随便。国均表叔是残疾军人,虽然没能够回原单位上班,但每季度都有一点民政补贴,而他又没什么家庭负担,与贫困的乡亲们相比经济上稍好一些,所以,他在每次赶集时总会买上几斤苞谷酒,只要有乡亲走进他的家门,只要他家里有酒,他定会为乡亲们倒上一碗。记得有一次父亲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今天从冯国均家门口过,他硬是把我拉进屋去,给我倒了一碗酒!”似乎国均表叔的纯朴厚道和那醉人的酒香,还沁润在父亲的心头哩!

从我能够记事起,种地是国均表叔主要的生活来源,他那并不高大而且有些驼背的身躯,承担着一个农村家庭的多种劳动――种地、做饭、喂猪、砍柴……样样都算是行家里手。他家的土地就在我家对面的山坡上,经常能看到他在地里劳作的身影,一直到我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回家的时间渐渐少了,才与他稍有生疏。而那时,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他的土地从不荒废,和乡亲们一样种着各个季节的庄稼,遇上年景好时,还要杀一头猪。同时,他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要乡亲们有什么事,总能见到他帮忙的身影。2004年春节回老家时,恰逢一位伯父去世,我去参加葬礼,他衰老的身躯正在忙着办理丧事,见到我去后,热情地站起身来和我打招呼,没等我掏出香烟来,他已将一支香烟递到我的面前,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去年冬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说国均表叔去世了,就死在他那破旧的木板房里,没人知道他去世的具体时间,是村长去他家时才发现的,估计已经六七天了。父亲又说:“在他去世前的半年里,已经身染重病,行动上有些不方便,由于自己不能做饭,便常常到乡亲家里蹭饭吃,又由于去的次数多了,也就让乡亲们感到厌烦,有的甚至下逐客令……后来就去世了!”我对父亲说:“现在粮食没有困难,给他碗饭吃有什么要紧?”父亲解释说:“有些具体情况你不知道,现在家乡的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而且没有几家人了,谁又能照顾谁呢?况且不是一朝一夕!”我无言以对。

国均表叔已经死了,对于他临死时的孤独和凄凉,我无力再去追问什么,而对于那片曾经生养了我的土地,我知道,他的悲伤注定与我血肉相连!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