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2 00:07:03
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时间:2023-08-22 00:07:03     小编:

摘 要:汾阳方言中“来”的使用频率极高,不仅可以作动词、助动词、方向性后缀,还可以作时体助词,时体助词“来”的用法就是从动词的用法语法化而来的。本文旨在探讨汾阳方言中“来”的语法化。

关键词:汾阳方言 来 语法化

一、引言

汾阳位于吕梁山东麓,太原盆地西缘,东与平遥介休接壤,南与孝义交界,西与中阳离石相连,北与文水相连,自古以来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常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来北往之通衢,受此影响,汾阳方言虽属于晋语区吕梁片汾州小片方言,但也杂糅了并州片的一些特点,从而表现出与周边方言的不同之处。

“来”作为汾阳方言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日常表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着汾阳方言的独特性。在汾阳方言中,“来”不仅可以作为动词,还可以作为时体助词,词性虚化显著,清晰地体现出了语法化的趋势。本文试图探讨汾阳方言中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

二、“来”在古代的用法

先看一下“来”在古代的用法。“来”在先秦一般做主要动词,是一个自动词,偶尔用为使动用法,它的意义实在,表达“移动”。至六朝时期,用在其他动词后面,开始可以作趋向补语,但用在自动词后面的“来”,我们怀疑至今也没有虚化完全,不能看作趋向补语。至唐朝起,“来”跟在“上”一类趋向动词后可以一起作其他动词的趋向补语时,此类的“来”开始虚化为趋向补语,“来”的语法化趋势逐渐增强。在隋末唐初,事态助词“来”开始出现,用来标记动作完成的用法,但到明朝开始消失。所以,北京话中的“来”并没有体标记的功能。现代汉语中的“来着”在语法意义上与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有交叉。而汾阳方言中的“来”就是沿袭了中古汉语“来”的用法,完整地体现了“来”的语法化进程。

曹广顺在《近代汉语助词》一书中系统地考察了表示“曾经”的“来”在中古汉语中的表现,他指出:“事态助词‘来’产生的时间可能在初唐前后。……到晚唐五代时,使用就比较广泛了。”“两宋用法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出现了与其他助词连用的例子。”“元代‘来’仍广泛使用,而且与其他助词连用的情况明显增多。”“明代以后,‘来’的使用总的看是呈减少的趋势。”“清代用例更少,不过出现了‘来着’。”曹广顺在文章中所用到的例子如下:

贞观中,冀州武疆县丞尧君卿失马,即得贼,枷禁未绝,君卿指贼面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唐・张■:朝野佥载)

迦叶过去生中曾作乐人来,习气未断。(宋・景德传灯录,卷二七)

圣人说底,是他曾经历过来。(宋・朱子语录,卷二七)

军官弟侄儿男年纪到十八岁呵,委付者。么道圣祖皇帝立定例来。(元・元典章,吏二)

在反映元代口语的《原本老乞大》中,“来”出现的句型和今汾阳话几无差别。

你谁根底学文书来?我在汉儿学堂里,学文书来。

我有一个伙伴落后了来,我沿路上慢慢地行着等候来。

可见,在元白话中“来”就有表示“完结”义的用法,汾阳方言中“来”的用法就是保留了中古汉语中的这些用法。

三、汾阳方言中的“来”

趋向动词“来”在汉语方言中的语法化程度并不同,即在语法化程度链中,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大部分方言里的“来”具有动词、助动词、方向性词缀三个功能,个别方言除具有以上三个功能外,还可以作时体助词。汾阳方言里就具备四个功能。以下具体讲汾阳方言里,趋向动词“来”作为时体标记的具体运用。

(一)“来”作为动词、助动词、方向性词缀

1.作为主要动词,表空间移位:

你甚会儿来我家咧?(你什么时候来我家?)

2.作为助动词,表示时间,表未来义:

兀家来看你来啦。他来看你了。

3.作为方向性后缀/动趋结构,表空间概念:

终于把你盼来了。

以上用法汾阳方言和普通话基本相同。

(二)“来”表示时体意义

李小凡把现代汉语的体态系统分为动态和事态两大类型:动态是从微观角度观察谓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变化过程的种种情状,事态是从宏观角度观察句子所表述的事件发生、存在与变化的状况。动态均以“体”命名,事态均以“态”命名,二者分属词平面和句平面,采用不同的语法形式,代表不同的语法意义,现代汉语有完成体、持续体,经历体、继续体、短时体等动态和已然态、将然态、末然态、正然态、依然态、确然态等事态。汾阳方言中的“来”主要表示动态里的完成体、经历体和事态里的已然态。

1.“来”表示完成体 在汾阳方言中,“来”可以作为完成体标记,其语法意义是动作、行为在参照时点已经完成,相当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了”。如下例句:

你参观的来没啦咧?――参观的来。(你参观了没有?――参观了。)

我夜来进城的来。(昨天进城去了。)

我才刚儿洗澡的来。(我刚才洗澡去了,现在已经回来了。)

才刚儿下雨来么,我把衣裳收回来啦。(刚才下雨了,我把衣服收回来了)

你引上孩儿做甚的来咧?(你刚刚带上小孩儿干什么去了?)

你见我妈来没啦咧?――见来。(你看见我妈了没有?――看见了。)

我买下票来,后来又退啦。(我买下票了,但是又退了。)

你的作业还没啦做来咧,不能出的。(你的作业还没有做了,不能出去。)

2.“来”表示经历体 在汾阳方言中“来”还可以作为经历体标记,其语法意义是表示以前曾经完成过的某种动作、行为,相当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过”。如下例句:

我妈说来,不能一吃喽饭就睡。(我妈说过,不能刚吃完饭就睡觉。) 才刚儿是谁来来咧?(刚才谁来过?)

今儿前上,兀家还来来。(今天上午,他还来过。)

兀家兀一年子还上大学来么。(他那年上过大学。)

兀家大兀一阵儿还当的局长来么。(他爹那会儿还当过局长。)

你忘喽兀家还看你来来?(你忘了他还看过你?)

3.“来”表示已然态 汾阳方言中表示“已然态”的形态标记是“来咧”“来么”,即“来”经常与“咧”“么”黏着使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句末,有时也单独出现。其语法意义表示在说话之前事态已经出现过。如下例句:

你做甚的来咧?――吃饭的来。(你干什么去了?――吃饭去了。)

谁把碗打喽来咧?――兀家来。(谁把碗摔碎了?――他摔的。)

前一趁子,可冷喽俩天来。(前一段时间,冷了好几天。)

你上大学以前是在汾阳来,还是在太原来咧?

黑板上写的字来么,谁擦啦咧?(黑板上写的字谁擦了?)

兀家那一年子还考大学来么。(他那年考上过大学。)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趋向动词“来”在汾阳方言中的语法化程度链可以表示为:动词>助动词>方向性词

缀>时体标记词,越往右,词的语法化程度越高。所以,汾阳方言中的时体助词“来”直接继承了元白话中的用法。曹广顺总结说:“‘来’从表示趋向的动词,发展出表示完成、以来、以后等多种用法,使用中又作动词逐渐演变成跟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作助词,再跟在分句后作助词,最终变为在子尾作助词。这一系列语义和语法功能的转变,或许就是动词‘来’到时体助词‘来’的语法化过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很可信,并且汾阳方言中诸种“来”字的用法恰好可以作为此观点的论据。

参考文献:

[1]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 李卫锋.山西汾阳方言的时体助词“来”[J].语文学刊,

2011

(9).

[4] 徐丹.趋向动词“来/去”与语法化――兼谈“去”的词义转变及其机制[J].国学研究期刊,2004

(14).

[5]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