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温柔敦厚与肃穆哀伤

温柔敦厚与肃穆哀伤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2:42:56
温柔敦厚与肃穆哀伤
时间:2022-12-31 02:42:56     小编:

摘 要: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根植于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它们在审美理想的风格上存在着一些众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中西古典审美意识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分析中西美学思想的渊源和古典审美意识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美学差异,对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美学 审美理想 审美意识

生活在不同时代、处于不同地域、接受不同教育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理想。由于文化而引起的中西方审美理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接下来,笔者将对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典审美理想中的同和异作简要的比较和评析。

一、古典美的理想:温柔敦厚与肃穆哀伤

中西古典审美理想,人们现在倾向性地认为:中国是以《诗经》、《离骚》为代表的的温柔而敦厚,西方古典审美代表的古希腊则是体现在雕刻艺术中的静穆而哀伤。而我认为这种审美理想的不同,是因为到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不同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儒家审美意识-乐,是使个体意识同化于群体意识的有效手段,个体意识只有通过发现内心的普遍道德情感,进而上升到“与人乐乐”的境界,才能将个体消融于群体;因此,中国传统审美意识这种内省模式的封闭性,使中国人在审美时重伦理、重情感、重体验,在艺术中重表现、重意境、重神似;古希腊审美意识则是从群体意识返回到个体意识的必要途径。个体意识只有向外进取,使自然规律和政治道德原则都以人自身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他眼前,才能从群体意识返回到自身。古希腊审美意识的那种外向性格的开放性,则使希腊人在审美时重科学、重理性、重观察,在艺术中重再现、重模仿、重形似。

二、审美心理:中西古典审美的文化差异

从先秦以来的“乐通伦理”到现代的“文艺为政治服务”,都是把审美当作使人明白做人的道理的“寓教于乐”的手段。如果说政教态度主要以儒家审美观为代表的话,那么“静”则主要体现在道家和佛家禅宗的审美意识中。

中国古典审美意识构成了一对“互补”结构。“寓教于乐”最终把人导向性情温静(温文尔雅)的君子,“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则由“无为”之路而达“无不为”之目的。所谓“静如处子,动若游龙”,这一静一动之间,形成了中国古人审美理想的最一般的特征-温柔敦厚。

古希腊人的审美意识也包含着一动一静两个层次,但与中国古人的层次又有所不同。罗素指出:“在希腊有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出世的,另一种是欢愉的、经验的、理性的”[1],而从希腊审美意识中最先发现这两种倾向的是尼采。尼采认为,希腊艺术精神包含有两个因素,一是“日神精神”,它把人引向梦幻式的静观,其典型代表是造型艺术、雕刻;一是“酒神精神”,它使人酩酊大醉,激情奔放,冲破一切理性和道德的限制,使人直接拥抱那可怕的大自然,以恢复到原始神秘的非理性状态,其典型代表是音乐。

与中国古人在群体中自满自足、长于忍耐和安贫乐道不同,希腊的个体意识使他们对有关个人的最细微的痛苦有着强烈的敏感,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调和个人意志与他们和群体意志的冲突。

三、“动与静”:中西古典审美意识的差异

1、从“动”的方面看

中国儒家“入世”精神强调艺术是人心感于物而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4],它必然要有激荡不已的内容:“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5],这样,才能感化人心,助人伦,成教化。这种动荡能把人引向对“先王之道”的沉醉和赞美。这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必然要归结于静,即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升华为老庄禅宗的静观超脱和出世精神的倾向。如果说儒家精神是古人审美意识的“本体论”,那么道家和佛家精神则“现象学”。

古希腊审美意识的“本体论”是体现了群体本能的现世冲动的酒神精神。酒神祭中的动荡不是按照某种礼制来进行,它要强烈地执着于生命的欢悦,要以魔鬼般的动作摆脱自我意识的痛苦的煎熬。日神精神的梦境是希腊审美意识的“现象学”。

2、从“静”的方面看

中国古人的静观和古希腊的“静穆”也有根本的不同。

中国人的温静、虚静和寂静都是一种个体意识的融化感,它是在哀怨低回的调子中去体验一种升华了的愉悦,在空蒙的境界里发现一种广大的心胸,在大自然的脉脉含情中感到一丝同情的慰藉。

希腊人的静穆则是一种群体意识的凝注感,希腊人的静是伦理原则的永恒性的象征,它是在激烈的人事冲突中作为个性精神的休息所体现出来的。希腊艺术的人物形态总是瞬间的、动势斐然的,试看米隆的“掷铁饼者”,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像,巴特农神庙回廊上人和马匹的浮雕,无不表现着扣人心弦的紧张动作;即使是静态的雕像,希腊艺术家也将它置于运动的无限可能性中:重心立于一腿,全身轮廓成S形转折。

它将神性地无限性体现为瞬间有限的人格,以高贵的面部表情超越者人世的无常,在宁静和谐的欢悦里透出淡淡的严的肃静穆的哀愁。

注释: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6页

[2]转引自汝信:《论尼采悲剧理论的起源》,载《外国美学》第1期,第185页

[3]尼采,《悲剧的诞生》,载《文学论集》第3辑,第233页

参考文献:

[3]邓晓芒,易中天著.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