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德治与法治

谈德治与法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22:02:02
谈德治与法治
时间:2023-08-06 22:02:02     小编:

摘 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法治与德(礼)治结合的结果。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够实现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德治与法治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德治与法治,对于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治与法治

(一)德治

强调“为政以德”的儒家影响非常久远。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他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礼记・中庸》)。孔子认为 “礼乐崩坏,天下无道”,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他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一是强调自修。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思想。所以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首先是要求当政者加强自身的德性修养。在孔子看来,当政者,只有高扬起“圣德”的旗帜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其“圣德”之感召而遵其道,天下自然归于太平。因此他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从?”(《论语・颜渊》)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认为统治者欲要正人,必先正己,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淹”。所以孔子强调为官者的道德力量、榜样的力量。《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汉代的刘向也说“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东汉的张衡也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汉代末年的王符说“德不称起任,其祸必酷”。诸葛亮在《诫子书》里面就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郑板桥说“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广厦万间不如修身”。所以,为政者的修养非常重要。

二是强调爱民。孔子认识到了民心是政权的基础,人民主宰历史的真理。因此他说:“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这在春秋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孔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所以他告诫当政者,“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好国家的三个基本要素,尤以“民信”最为重要。孟子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二)法治

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非常丰富。

法家崛起于战国时代。法家顺乎潮流,力倡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力主普遍推行郡县制度。商鞅说过:“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推行县制,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员,把县变成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不再是独立、半独立的王国,这样就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了中央,从而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体,有利于从劫乱走向安定,从割据走向统一。韩非又进一步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法家主张“一断于法”,而不论亲疏、贵贱、上下、尊卑。

二、如何借鉴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

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与我们新时代的德治与法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形态、群众观念等都不一样。因此,我们现在研究这个古代的德治与法治,主要是去其糟粕,汲取精华。

一是重视自修。古人如何自修?一是孝。孔子认为,百善孝为先。他说,尧为什么用舜?因为他孝。二是爱。《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三是廉。培养自己的德行,控制自己的欲望,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郑国司城官子罕,他不以美玉为宝,而以不贪为宝拒不接受贿赂。《资治通鉴》记载杨震的“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故事就是以为官清廉名闻天下。四是慎。慎有八种:慎独、慎欲、慎微、慎权、慎友、慎嗜、慎言、慎终。

现代自修强调四德。一是政治品德,二是叫职业道德,三是家庭美德,四是社会公德。就是强调个人修养。我们现在有很多官员,可以说是权倾一时,但是最后又被抓了关进监狱。其背后都有女色的原因。在《了凡四训》这本家训中有这样一句教诲,说“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一个人不要去追求虚名,应该做到实至名归。还有就是贪利。也就是所有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那么古人对这个是怎么看的?说“见利思义”,这个利益到了面前的时候,首先想到他符不符合利益,符不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道义,那就不能够去获取。那么这个呢就是告诉我们能克除自己的欲望,回到礼的要求,这个人他的修身才叫有功夫。这个就叫革除物欲。

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儒家强调,要施仁就必须“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思想的政策纲领,要求当政者在制定具体的“使民”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不过度的“伤民”、“害民”,而尽可能地“利民”、“惠民”,给民众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修养生息的政治环境,绝不能与民争利而厚征敛聚,剥削过度。因此,他指出:“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以其薄”(《左传・鲁哀公十一年》)。提出了要“因民之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曰》)的“役民主张”;不仅如此,孔子更进一步提出对百姓要“富而后教”。指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并将此谓之“四恶”而加以批判。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