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2:01:15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时间:2023-01-12 02:01:15     小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1、国家战略的文化产业启示

本文先从国家战略上试图找寻文化产业化的原则和可行方案以及有效途径。笔者认为不必梳理浩瀚的历史,也不必堆叠诸多空虚理论,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以小观大,从近来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中切实地找寻答案。因为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代表着国家的行为,预示着国家战略。2014年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表达了对两国的合作发展的态度和意见并且说:“我们不搞一锤子买卖,要留下好名声。”此番话语耐人寻味且启示颇多。因为这是站在国际视野来言及的。在此,笔者结合国家战略以及文化产业的关系来具体阐释这番话的一些启示。

第一,“我们”一词有两种含义。即:我国与他国以及我国人民。这就是说在文化产业中需要国际间的协力,也要本国人民参与,这里引申为国家协力性与大众性,这是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合作协力之重要性,也说明了要服务人民和受益人民的最终指向。第二,“买卖”一词指输出引入或者支出收入,这是最直接的受益方式。那么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这就意味着要有实用性与效益性。第三,“不搞一锤子买卖”便是否定一次性,相反之就是强调持续性。那么文化产业也需要持续地进行。第四,“要留下好名声”可以说是最后要升华的高度。名声象征着永久,这里给予我们的启示便是:一个事物的终极指向─历史性。综上所述,如果站在国家的战略角度,国际间的文化产业协力是有必要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大众性、实用性、效益性、持续性,而最成功的文化产业应该是具有历史性的。

中韩两国是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根基的,这也就说明了两国在文化产业的协力上有更多的结合点与契合点。本文便是以此为基础按照时期的划分来试论中韩文化产业的诸多可能与良好前景。但在浩瀚的两国交流史中如果全面的阐述现在留给我们的文化产业课题是非常之困难的事情,因此本文着重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来进行说明,它们分别是:明清时期的朝鲜燕行录与燕行路、抗日时期的中韩集体意识及行为、当代的中韩娱乐文化。

2、中韩文化产业试论

中韩文化产业间的协力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与行动,比如“中韩文化产业博览会”已经开展了六届,在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韩文化产业论坛”等等。但是中韩协力的文化产业还停留在所谓的“起始阶段”1,即:停留在学术探讨与单方展示的阶段。其实中韩两国在诸多的文化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可挖掘发展的空间,笔者将依次举明清时期、抗日时期、当今时代中备受中韩学术界瞩目且可以广为发展的三个实例来探讨中韩协力的文化产业。

2.1燕行录与燕行路

据统计单是明清时期朝鲜朝就派出了1000余次的朝贡使节,在朝鲜使臣们朝贡的路途中或者归国后将中朝的见闻以及感受记录下来,单是使臣们遗留下的个人文集已经达到了500多种。关于燕行录的整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突破,主要的业绩可以归功于韩国林基中教授花费数年整理集结而成的100卷的《燕行录全集》。现在韩国学术界以及民间正在准备将这一庞大的“史料库”申报世界纪录遗产,一旦申报成功,这一“史料库”将被世界瞩目,其将要爆发的能量不可估量。中国的邱瑞中教授在其著作《燕行录研究》一书中指出未将会出现“燕行录学”并强调关于对其的研究中国学者应当扛此大旗。笔者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这番话。燕行录是朝鲜使臣描写的中国见闻录,里面记录着明清时期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真实的历史,在这一点已经受到中国学术界的肯定并进行了例如历史考证、风俗再现、文学价值、气象等领域的研究,然而燕行录的作者们毕竟是朝鲜时期的士大夫,他们的学问基础和思想背景以及意识形态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纵观中韩学术界对燕行录的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者说是制约,那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发掘“利己”的结果,因此中韩学术界的共同审视变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中韩协力的学术研究,在此过程中完全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围绕燕行录的文化产业。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了70年,抗日战争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也是各受害国集体努力的结果。如今依然遗留着战后的诸多问题,例如战时真实历史复原、战后牺牲人员统计、慰安妇等问题。至今的抗日战争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国际间的合作研究,这里应该瞩目的便是中韩两国的协力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两国同为受害国且都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日本最先吞并朝鲜半岛后又进犯中国东北三省,在抗日过程中中韩两国可谓是同仇敌忾相辅相成,比如朝鲜烈士安重根将抗日的战场转移到中国并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前首相─首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2014年1月19日,为了纪念安重根烈士以及中韩抗日史,在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正式开馆,这既体现了对安重根烈士个人事迹的尊重又体现了中日联合抗日的意义。因此对于抗日的历史我们需要中韩协力的研究来共建一个“集体抗日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在各国建立集体抗日纪念馆,研究机构以及抗日旅游路线。以此来增大人才需求、研究快速进展、增加当地收入等一系列关于抗日历史文化的产业形成。日后对于抗日历史教育也会有极大的帮助,让两国的学生走出课堂来实际的体会抗日历史,并对抗日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最后上升到国际合作的角度来理解。这对两国青少年普及爱国教育以及培养国际视野都是有帮助的。

2.3当今中韩娱乐文化的协力

当今对于中韩的大众娱乐文化最为风靡的便是“韩流”与“汉风”。在韩国中国的古装剧可谓最受欢迎,在韩国的电视台会持续的播放如包青天、还珠格格等古装剧,而在中国韩剧与韩国流行歌手也是十分流行。纵观近几年的中韩娱乐文化,大有中韩协力的趋势。这里分别举中韩两国近期流行的娱乐文化实例来进行阐释。2012年风靡全球的韩流当属“江南Style”,其MTV以及骑马舞流行于世界各国,在那之后朴载相(简称PSY,中国俗称鸟叔)又与美国歌手MC Hammer合作推出又一力作“Hangover”,这两首歌曲受到广大好评的理由有诸多的解释,比如富有节奏的旋律、讽刺现实的内容、滑稽的舞蹈等。在这里我们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便是这两首歌的MTV中均包含了中国的元素,在两个MTV中均出现“中华料理”这一元素,其原因是为了增强喜剧效果,这是因为“中华料理”这一形象在韩国具有喜剧效果。韩国的固有思维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中华料理―清朝形象(留辫子等)─脱文明行为─可笑(滑稽)。在有便是最近在中国流行的“小苹果”,这首歌本是国内歌唱组合筷子兄弟为他们的新电影“猛龙过江”而制作的宣传歌曲,但其反响却超过了电影,从各地都流行的“小苹果”舞蹈便可以得知这一事实。究其原因则也不可忽视里面具有的韩国因素,笔者将“小苹果”里的韩国因素归结为:韩语对白、整容运用、朝鲜战争、韩国实地背景、韩式复古舞等。即:将流行的韩语幽默化运用到其中,又以韩国为背景将人们熟知的朝鲜战争作为爱情离合的线索来讲述故事,还有一点极为重要就是MTV中韩国女星裴涩琪的出演,裴涩琪因跳韩国复古舞而流行一时,“小苹果”舞蹈的成功与她有着一定的关系。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中韩两国流行的娱乐文化中各国的优势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一点也说明了中韩两国在大众娱乐上有着相互协力的前景。

在中国的娱乐节目中,比如“我是歌手”,“伟大而隐秘”,“奔跑吧,兄弟”等均是引进韩国版权由中韩两国的制作团队共同打造并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证实了中韩在大众娱乐上协力的可能性与成功性。然而现在的事实是两国只是借鉴对方的因素来达到好的效果,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全面的协力开发娱乐节目以及其他项目。鉴于此种空白,中韩如果在大众娱乐文化产业中协力合作开发适合两国的娱乐节目、共同历史剧等,想必会更加激活两国的娱乐文化产业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中韩协力的文化产业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上中韩文化产业是需要且可行的,并且至今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那么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秉持什么样的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使得中韩文化产业到达鼎盛呢?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牵头。两国的协力需要相关政府机关的带头,在2014年中韩签署的合作项目中“陕西西安-庆尚北道庆州人文交流”可以说实施两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论从国家角度还是各国的国情上来看相关政府部门的牵头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科研指引。行船应有方向,在文化产业中亦是如此。东莞“女德班”正是没有正确的引导而曲解了国学才会有如此结果,再举一例便是河北保定的康殿英主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均是以大学学者作为引导的,故而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被授予了“保定好人”等诸多荣誉称号。第三,团体参与。在有了政府牵头与科学引导后便需要各机关团体与民间团体的参与,这也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进行的条件。第四,民众享有。文化的最主要创作者与享有者就是民众,故而文化产业也如行舟需要“水载舟”,而民众就是可以载起文化产业之舟的汪洋大海。

注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