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2 00:45:16
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3-04-12 00:45:16     小编:

摘 要:城镇化的道路决定城镇化的命运。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的生态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生态城市是方向,提升人民幸福感是目的,建设“三型社会”是重点,发展生态经济是途径,培育生态文化是引擎,优化“三生”空间是载体,完善“三生”制度是保障,创新“三生”科技是支撑。 该研究旨在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方向:建设生态城市

没有方向和目标, 就不能实现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 只有方向明确、目标正确,才能走对新型城镇化道路。 基于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建设生态城镇也成为我国城镇化的方向。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传统城市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冲突,生态、生产、生活相互矛盾。 生态城市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通过确立生态保护、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理念,实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建设能够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的新型城市和美丽家园。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等特征。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城市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发展的过程, 建设生态城市应当走生态城镇化的道路。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实现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 以下逐条进行分析: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传统城市深受“城市病”困扰,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生态城市则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二是发展生态生产,实现生产发达。 传统城市存在着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而生态城市基本形成了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换言之,生态城市具有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产业结构,能够通过发展绿色生产实现生产高度发达。 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实现生活美好。 传统城市注重物质生活,消费主义盛行,由此引发了各种生态病,弱化了居民的幸福感。生态城市注重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使生态生活与绿色消费成为居民行为习惯和社会时尚,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生活美好。在“三生”之中,生态是前提、生产是手段、生活是目的。生态城市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型城市。

二、目的:提升人民幸福感

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民的幸福为本, 其目的应当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9]。 各地在城市建设中也充分践行了这一理念:北京市提出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重庆市表示到 2015 年要使重庆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福建省厦门市提出要把发展过程变成创造幸福、 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长江三角洲(长三角)经济区提出要打造“城市生活幸福圈”。 因此,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就是改善居民生活,我们必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10]。 只有生活在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态城镇中,人民才能留得住、住得稳。 只有走生态文明道路,城镇化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三、重点:建设“三型社会”

快速城镇化对我国的山地、湖泊、湿地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生态良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绿地是“城市之肺”,实现城市园林化是建设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工作。各个城市应当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为城镇“增绿”、“补绿”,要构建城郊一体的园林绿地网络。湿地是“城市之肾”,为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必须做好河流、湖泊、池塘、沼泽的净化与活化工作。公园是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应该加大公园建设力度。由于众多城市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增强城市抵御与减缓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我们应注意保护、整合、修复各类生态要素,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生态服务, 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

四、途径: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生产、 实现生产发达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内容,生态城镇化应当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生态产业为支撑、“五化”同步(即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生态化同步发展)为动力。传统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 生态城镇化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与生产的关系,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使绿色生产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等经济形态是生态经济的代表,发展生态经济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基础之上的。实现从直线经济(资源―产品―废物)到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转变,就是要通过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生产与生态的矛盾,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要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五、引擎:培育生态文化

建设生态城镇既要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 也要处理好生活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已经进入消费引领生产的发展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仅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而且还深刻影响生产方式。因此,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使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生活的主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美好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应当是扩大消费,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应当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要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约的理念,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型社会的产品,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将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自觉贯彻于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

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思想观念的革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13]。 他还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最好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14]。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是全新的生活理念, 这些理念需要依靠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来树立, 而树立这些理念是增强全民生态保护、生态生产、生态生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良好风气的重要基础。

李克强同志指出,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在城镇居民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一篇具有全局意义的大文章[15]。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工作, 也需要加大生态文化培育力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共同构成了生态文化体系。可见,从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型,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全方位根本性转变。只有大力培育生态文化,使人们逐步树立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人生观、生态幸福观,才能真正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六、载体:优化“三生”空间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由于忽视了“三生”空间的合理利用, 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空间挤占生活空间, 以及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侵占生态空间的情况,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极不合理。杨伟民指出,目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在一些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16]。 建设生态城镇, 必须根据生态文明理念来布局, 即要根据土地、水、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

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10]。 所谓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指的是树立集约高效发展理念,提高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 推动各种产业集群高效发展。 所谓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指的是着力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建设规模适度的城市,杜绝城市“摊大饼”式扩张,防止人口过快增长。 只有确保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市民更幸福。“三生”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城镇化应注意“三生”空间科学布局,实现三个空间的有机结合,让整个城市融入大自然。

七、保障:完善“三生”制度 走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必须依靠制度, 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度、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制度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根本保障。

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节约制度。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 二是要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针对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制度, 支持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5]。 三是要完善生态修复与保护制度。完善森林、湿地等重点生态系统空间规划布局,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制度。

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产业、实现生产发达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过度消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作为产品,明确其产权,允许其进入市场。 运用市场手段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5]。 二是要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根据“谁破坏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并完善生态补偿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5]。 三是要完善与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有关的制度。完善《循环经济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绿色预算制度、绿色拨款制度、绿色金融制度,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政策支持、经济激励和资金保障。 完善绿色 GDP 核算方法,实施绿色考核制度,将绿色经济增长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培养绿色消费习惯、实现生活美好要靠制度。一是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改革步伐, 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机制,让市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消费。 二是要完善绿色消费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消费者是消费行为的直接主体,应对其消费行为承担绿色责任”。实行差别税率,实施消费押金制度,使消费者对过度消费、奢靡消费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实施废弃物回收责任制度, 使消费者对消费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相应责任[18]。 三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就是未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完善绿色产品标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八、支撑:创新“三生”科技

建设生态城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美丽尤其要靠科技创新。其一,节地、节水、节能要靠科技创新,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要靠科技创新,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要靠科技创新,保护森林、恢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也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其二,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生产力发达要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就是开发和运用新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要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工业要靠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其三,要养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实现生活美好要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机食品的大量生产使人们吃得更安全,环保服装的生产使人们穿得更健康,“绿色汽车时代” 的到来使人们实现了绿色出行, 绿色建筑的开发使人们住得更舒适。当前我们要集中力量,突破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等低碳生态城建设核心技术[6],为生态城镇化提供科技支撑。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离不开科技创新, 创新生态科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0]:一是确定生态科技创新的重点。 结合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经济等情况,分析生态城镇化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围绕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科学确定生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二是增加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制定相关政策,在财政拨款、债券发行、贷款、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生态科技创新给予支持。 三是建立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协调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私营企业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关系,组建科技创新小组,通过科技攻关解决生态城镇化过程中的难题。 四是培育生态科技创新人才。高校通过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生态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机构通过组织培训、考察,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生态素质。政府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生态科技先进工作者、 生态科技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五是加强生态科技创新合作。跟踪国际生态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同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生态科技自主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城镇化的道路,即要走一条生态美丽、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的“三生”共赢之路, 这是一条旨在保障市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的健康之路。 中国特色生态城镇化道路的方向是建设生态城镇, 目的是提升人民幸福感, 重点是建设“三型社会”,途径是发展生态经济,引擎是培育生态文化,载体是优化“三生”空间,保障是完善“三生”制度,支撑是创新“三生”科技。 上述研究成果是对当前生态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系统回答, 对于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3]刘思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化道路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07):8-13.

[6]张义学,卫思宇.求解城市病――城市让生活更幸福[J].西部大开发,2012,(06):49-51.

[7]邓大松,黄清峰.中国生态城镇化的现状评估与战略选择[J].环境保护,2013(09):38-4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