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创新红色文化,浇铸精神高地——创作《长征演义》的探讨

创新红色文化,浇铸精神高地——创作《长征演义》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8-16 11:12:25
创新红色文化,浇铸精神高地——创作《长征演义》的探讨
时间:2016-08-16 11:12:25     小编:丁学杰

红色文化在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里起着重要作用,红色经典参与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共产党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作为今天的共产党人,我认为有责任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红色经典,激发人们对党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对民族复兴的自豪。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最艰难困苦的时期,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凭着救国救民的革命信仰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与十倍于己的敌人坚持战斗,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苦难辉煌。这一段历史深深地打动了我,激发了我创作《长征演义》。我写《长征演义》可以归纳为三个崇敬。

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对中国共产党是十分敬佩的。

我敬佩共产党人为了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信仰;我敬佩共产党人为了打倒列强、摆脱殖民统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每前进一步,莫不凝聚着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功绩向人民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千千万万革命先驱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富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历史时期,那一段历史虽然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但长征的苦难辉煌,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作为文学创作者,我们有责任用文学的形式再现那段血雨腥风、波澜壮阔、催人奋进的光辉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传颂长征、铭记长征。

二、对英勇的红军指战员的崇敬

对英雄的崇拜,是我自小时候读《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开始的。可以说,我骨子里有崇拜英雄的情愫。

说到长征,我们会联想到一个又一个英雄。英雄主义是文学艺术最崇高的血脉。古往今来,英雄主义始终是一面旗帜,印刻着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塑造着高尚的生命和灵魂。英雄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脊梁,支撑着民族的信心和力量,世界各民族都崇尚和歌唱自己的英雄。没有英雄的时代,不传颂赞美英雄的时代,是黯淡和寂寞的时代,是缺少旗帜和号角的时代。红军长征英雄故事是历久弥新的经典,国人难以磨灭的革命记忆,当代作家有责任传承、弘扬经典,让经典的力量继续感染和影响当代的读者。

长征的力量穿越时空,长征的价值永世长存。每当我阅读《红军长征史》之类的书籍时,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深深地打动着我、激动着我。红军长征的历史,既具有人类奇迹的吸引力,又具有英勇牺牲的震憾力;既引导人们思考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又启发人们获得理想的感悟和快乐。回顾长征,其实是在与历史对话、与精神对话、与无数英烈灵魂的对话。什么是信仰,应该坚定怎样的信仰,并为之艰苦奋斗?什么是英雄,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英雄,为什么事业奋斗才是英雄?人生价值是什么,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怎样奋斗最幸福?等等。我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重大问题,都可以在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们身上找到答案,得到启示。

三、对长征精神的崇敬

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的正能量。

我认为,今天弘扬长征精神,首先要熟悉长征的历史,并从长征胜利的历史中总结出红军胜利的经验,然后才是立足当代,服务当代的角度总结长征胜利的意义,归纳出长征的精神。这也是我要创作《长征演义》的原因。红军长征时,物资供应极度匮之,甚至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红军将士不可能走完长征。但是,红军将士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就拿中央红军来说,从瑞金到吴起镇,共行军368天,行程25 000里,15整天打大决战,白天行军235天,夜晚行军18天,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跨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方圆15 200平方公里的草地;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中央红军能取得长征胜利靠的是什么力量呢?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而正确的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和沿途各族人民的支持,靠的是广大指战员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为敌人所屈服的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靠的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所蕴含在政治感召力、民族凝聚力和文化感染力都极其巨大。中华民族创造的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秀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材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作家应该深入到历史深处触摸长征的历史,以人类的大视野来深刻思考历史资源和时代生存,以新的美学精神和形式来创作,唱响红军长征的时代强音。要创新红色文化,筑就精神高地,让长征精神为筑牢当代军人乃至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的精神高地提供支撑。长征精神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有多厚?可以说,从长征起到中华民族今后的岁月,这本书子子孙孙也读不完。

对于中国共产党史特别是红军长征的历史,我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关于长征题材的著作,我收藏有120多种。研读过这些作品后,我觉得文献类著作偏重于史实史事,纪实类作品写得像编年史,回忆录类著作注重于一事一时。综上所述,长征题材的作品虽多,但对于宣传长征精神,普及党史教育,其效果并不理想。鉴于这一认识,我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决定用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全景地、艺术地再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两年,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团,在长征中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和英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关注长征,使长征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长征演义》的创作,从研究史料到构思、完成初稿、反复修改,大约用了10年时间。因为我不是专业作家,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本书的公开出版,是毫不夸张的。10来年的艰辛创作虽然很苦、很累,但我认为值得,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