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研究

关于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08 15:55:42
关于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研究
时间:2015-09-08 15:55:42     小编:

摘 要 在网络信息时代,微博维权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微博、微博维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内涵进行简要阐述,继而从维权主体、方式、结果三个层面分析微博维权的优势,研究分析表明:通过微博可以实现平和维权、理性维权、公平维权,最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维护社会治安具有显著效果。基于网络、微博的发展特征,结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法制环境,文章认为应通过完善用户信息保护机制、构建动态微博维权平台、制定微博维权法律规范来实现微博维权安全化、制度化以及合法化。

关键词 微博维权 群体性事件 社会稳定 内部矛盾

一、前言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发布或分享实时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具有覆盖面广、便捷性高、传递性快等特征,已成为现代网络人群的重要交流平台。目前,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网络巨头都推出了微博服务,微博平台以期众多的用户量和庞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力被许多群体作为维权工具,微博维权也就是由此而来。2004年,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事件及事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中央对行为性质给予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定义,对行为动机的合理性进行了肯定,对行为方式的极端性进行了否定,符合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实践经验来看,微博维权对预防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研究微博维权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优势分析

(一)微博维权避免维权主体聚合,实现平和维权

通常来说,我国的维权主体多元化、维权渠道不够畅通、维权效率相对较低,加之一些带有不良动机的不法份子经常主导维权事件,激化人民内部矛盾,使得我国的维权活动往往具有极端性色彩,形成暴力维权,这既不利与维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良好治安环境的形成。微博维权使得多元化的维权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维权,避免多元化维权主体的现实集聚,从而有效降低了流血冲突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实现和平维权、正当维权。

(二)微博维权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实现理性维权

长期以来,我国的维权人往往具有低文化水平和低收入水平的“双低”特征,这样造成维权人既无法将诉求清晰、有效、完整的表达,又无法支付不低的维权成本,且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维权人往往走上极端维权道路。微博维权通过信息的交流共享,有利于使维权人的真实诉求得到表达,并借助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进一步规范维权诉求的表达、维权方式的使用,从而有利于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实现理性维权。

(三)微博维权减少行政权力干扰,实现公平维权

不可否认,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维权渠道还不够通畅,加上维权往往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利益关系纷繁复杂,相关部门往往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维权人的利益往往不被重视。同时,个别地方政府的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干扰,不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诉求进行有效回应。微博维权凭借广大的用户群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压力,进而有利于倒逼政府服务职能改革,实现维权人的公平维权。

三、完善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用户信息保护机制,增加微博维权安全感

实名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有效利用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争论焦点,国外网络实名制多次被否定,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和立法走向来看,网络实名制是大势所趋。但是,网络实名制的前提是严格的用户信息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微博维权人或者维权参与人、评论人不会受到打击报复,增加微博维权人的安全感。相反,一旦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微博维权的实效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

(二)构建动态微博维权平台,实现微博维权制度化

微博维权目前还处于自发组织的状态,且不乏网络推手从中左右舆论导向,这极大的影响了微博维权内容的真实性、方式的合理性、目的的合法性,最终使微博维权走向反面,带来极其不好的舆论效果和环境。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快构建微博维权动态平台,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得微博维权制度化,将微博维权作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一个新窗口,实现我国维权渠道的多元化、维权方式的便捷化、维权效率的高效化。

(三)制定微博维权法律规范,确保微博维权合法化

目前,关于微博维权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微博维权的合法性还不够,并且微博也具有传播网络谣言、干扰社会舆论、影响社会稳定等风险,所以有专家学者对微博维权的可行性持质疑态度。其实,从多次微博维权的事例来看,只要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微博维权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制,微博维权的可行性比较高,且实效性也较好,相关部门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个成本低、效果好、可行性高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

[2]李国光,张严方.网络维权中消费者基本权利之完善[J].法学,2011,(05).

[3]梁坤,郭星华.微博时代法治的新面相[J].探索与争鸣,2012,(03).

[4]许敏.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路径、视角与方法[J].甘肃社会科学,2013,(04).

[5]周松青.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人信息的滥用与救济[J].北京社会科学,2013,(01).

[6]汪大海,何立军,玛尔哈巴・肖开提.复杂社会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2,(06).

[7]黄杰,朱正威,赵巍.风险感知、应对策略与冲突升级――一个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解释框架及运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