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电影产业的文化环境

电影产业的文化环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5-25 11:18:22
电影产业的文化环境
时间:2016-05-25 11:18:22     小编:单懿

1引言

电影既是工业产品(它排斥个人化、政治化,必须服从市场规律),又是文化价值的体现者(它不能承受过度商业化,需要非政治化的国家支持和干预,如何在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和调节手段,便成为决定一国电影兴衰的关键。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作为一种能够将光和影结合并运用得出神入化的方式,人们从未放弃过对电影的喜爱。电影从诞生之口起便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娱乐商品。卢米埃尔的摄影师站在大街上摇动摄影机,结果大批观众争相涌入电影院,希望看到自己在银幕上的样子。爱迪生从发明电影之口起便为获得专利权而斗争。无论是在艺术电影发达的欧洲国家还是以标准化制式著称的好莱坞,电影首先作为一种商品,前期巨大的投资需要后期票房的回收。与商业天然相关的电影,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口,需要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二者的统一,显然,这种需求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国内市场。

2电影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硬实力方面不断增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当前的战略重点,而电影产业位于传媒业金字塔的顶端,无疑是提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软实力在实现形式上的最高层次是国家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输出,而直接表现出的是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发展程度。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多项举措以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电影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艺术形式,在承载文化传统,反映当代社会现实和普通民众生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以及不可取代的优势,通过电影传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的了解世界。电影的这一属性也让其成为了境外资本以及中外电影人青睐的投资形式。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电影产业全球化,中国电影在产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语境下发行体制改革、集团化改制、院线制改革、投资主体的放开等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改革措施和行业新政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2002年中国全国城市影院数量仅为872家,共有银幕总数1581块,中国电影全年的票房收入仅为9.5亿人民币。在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化改革第二个十年伊始,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为217.69亿元,12年间票房增长了近23倍,并且近两年的票房增长率都接近30%,中国电影市场己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我国电影产业从总体上说是一个资本的净流入国。因为市场规模的口益扩大,外国资本垂涎己久,总是希望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得中国市场及机会。川入世以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外资传媒集团进入为中国电影吸收了大量资本的同时,也在撬动着长久以来封闭的中国电影业。产业链上游的境外制作团队、导演、演员、先进科技的应用、到国外先进的发行团队和营销理念,产业链下游的技术完备的影院放映设施、服务理念和管理思想,这些都为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促使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电影产业的投资主体的逐步放开以及市场进入机会的放大,越来越多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外资传媒函需精准掌握中国电影市场的外资准入和监管政策,以最适合的模式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作为政策制定者、监管当局和电影从业者,也需要了解境外资本的进入模式、提升电影产业的资本利用率。

3结语

电影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更需要集体的创造。因而电影对于资本有天然的依赖性。作为高风险和高投资的双高产业,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涉足中国电影产业的境外资本,总结境外资本进入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决定境外资本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对境外资本的市场进入模式、电影产业政策中的外资准入管制、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投资模式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本文以一般性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概念和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分析市场进入模式及其决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模式以及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传媒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市场进入模式、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电影产业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法规,力求找出电影产业中适合于境外资本的市场进入模式。这对于外资传媒集团进一步开拓中国电影市场有所助益,因为外资传媒集团可以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发展目标以及选择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等,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进入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策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