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莫扎特的钢琴曲鸣曲

莫扎特的钢琴曲鸣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2:09:58
莫扎特的钢琴曲鸣曲
时间:2023-08-07 02:09:58     小编:涂承宇

1.钢琴奏鸣曲的产生

奏鸣曲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的一种音乐形式一一一坎佐纳。坎佐纳是意大利语,原先的坎佐纳是类似法国尚松的简单器乐曲,1580年前后开始出现重奏的坎佐纳。到17世纪初,被称为奏鸣曲的乐曲往往是为旋律性乐器(通常是小提琴)而写的。17世纪中期奏鸣曲和坎佐纳彻底融为一体,奏鸣曲术语也取代了坎佐纳。这一时期的奏鸣曲通常由两个小段落组成,每一段都重复一遍,第二段开始于一个关系调,结束于始调。

大约1660年以后,奏鸣曲发展为两种主要的类型,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其中室内奏鸣曲主要是由一些程式化的舞曲(阿勒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基格舞曲等)组成的组曲。1670年后这两种奏鸣曲随着配器方法的改变逐渐发展成为三重奏鸣曲。17世纪末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的三重奏鸣曲可以说是当时室内乐的登封造极之作。科雷利共写了47首三重奏鸣曲和12首独奏奏鸣曲。科雷利的这些三重奏鸣曲都由四个乐章组成,速度分别是慢一快一慢一快,与同一时期的康塔塔顺序相同,所有的乐章都用同一调性,这也是17世纪的典型手法,乐章的类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对位式的不重复段落,另一种类型则倾向于主调音乐。

2.钢琴奏鸣曲的发展

奏鸣曲的初步发展:有两个时期即巴洛克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前者主要指巴洛克晚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位对键盘音乐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意大利作曲家多米尼克斯卡拉蒂。他与约瑟巴赫、亨德尔同龄,一生中创作了555首古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变化多端,大都是二段体,乐曲分为两个对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各自重复一次。第一部分由两个不同性质的音乐材料组成,类似于维也纳古典意义上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在两个主题的创作手法上,第一主题多采用复调音乐的旋律,而第二主题在音乐情绪上则有所变化,从而使两个主题形成对比,这也是后来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方式。在调性上,第一段结束在属调上或关系大调,第二段转到其他远关系上,然后回到主调。因此,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己经显示出奏鸣曲式的雏形的痕迹,这在键盘奏鸣曲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C1P. E.巴赫是继斯卡拉蒂之后的又一在奏鸣曲的发展上有着贡献的作曲家,他的奏鸣曲己不再是单乐章,而是具有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并以快一慢一快的速度进行排列,并出现了带有重复性质的段落,这对古典奏鸣曲体裁的发展可以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受当时德国狂庵运动影响,他的作品成为了前古典主义时期情感风格的代表。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十八世纪中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美学观点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崇尚具有理性的古典主义美学观,许多大型器乐体裁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在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器乐体裁不断发展的同时,奏鸣曲也得到了空前的完善。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 -1809)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之父。海顿把奏鸣曲式的连接和展开部分的含量增加,体现出奏鸣曲式的乐思发展原则。与巴洛克时期相比,海顿的奏鸣曲式使三个部分之间结构更为平衡而且合理,三部性的曲式也最终确定下来。受海顿影响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奏鸣曲风格恬静、优雅、质朴、柔美,主题旋律优美而富有歌唱性,这也为钢琴演奏提出了新的要求,较之前人在音色、触键等方面极大的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在其奏鸣曲中为了保持整个奏鸣曲式的对称与平衡,莫扎特在再现部的主题呈示完后,副题转向下属方向,避免了音乐的呆板,而使整首乐曲充满动力。莫扎特的这些奏鸣曲有不同的音乐特点。早期的6首奏鸣曲己经具有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旋律以及新颖的结构,带有温情的风格,使古典主义奏鸣曲进入相当的完美度。后期的作品更加深刻、戏剧化更具有热力和激情,预示着奏鸣曲颠峰时期的到来。

奏鸣曲的成熟期:奏鸣曲的真正成熟是自贝多芬开始的。他所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人们习惯把贝多芬的作品(包括钢琴奏鸣曲)按照年代和风格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到1802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作品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清楚地显示出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别是作品2的三首献给海顿的奏鸣曲,能清楚地看到海顿的音乐风格;另一方面,他在继承前人优秀音乐的同时不忘加入新的元素,做出了创新,大多采用以前少用的四个乐章,用具有动力型的谐谑曲取代了优雅的小步舞曲。使风格发生变化,调性突然转变及小调的运用;八度和弦技术的广泛运用,宁静、深沉、织体浓密的慢板乐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第二阶段是到1816年左右,这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作品具有更广大的自由和伸缩度。各个乐章不是墨守成规按快一慢一快的次序排列,调性的采用扑朔迷离,主题或各个小段落的连接句己发展成了规模更大的连接部。并加强了奏鸣曲曲式内部结构的对比因素,扩大展开部的矛盾冲突,使奏鸣曲的发展达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生命力,在结构规模、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力度变化、钢琴弹奏技巧等方面达到了极致。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以音乐表达最内在的自我,对未来的憧憬、希望与现实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奏鸣曲的形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复调的对位手法充溢在作品中,主题的变奏手法到了晚期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钢琴奏鸣曲的音乐从内容到形式已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成为钢琴奏鸣曲发展史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贝多芬之后,奏鸣曲形成了浪漫派风格,追求个性化强调对主观情感的表述。由于音乐与文学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因此音乐的体裁形式突破传统的模式而更加灵活,古典的奏鸣曲式也被赋予了更为浪漫的气质的个性化的处理,它的发展也从贝多芬的鼎盛时期逐渐被应运而生的即兴曲、谐谑曲、前奏曲、夜曲等作品所掩盖。代表人物肖邦的作品把严峻的现实和幻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发挥得淋漓尽致。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注入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和抒情性的旋律。

3结语

到了20世纪初,奏鸣曲在继承和保持古典风格和传统的基础上,音乐家们在和声、曲式等方面给奏鸣曲注入了更多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元素,融会了民族乐派和新的创作手法,从而赋予奏鸣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均创作有此类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自其产生至今也还被中外的作曲家们所采用。在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也被列为规定曲目。钢琴奏鸣曲它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矛盾和对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以此表现个人或当时社会的一种状态,是西方音乐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遗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