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湘西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考释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湘西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考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2 00:13:50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湘西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考释
时间:2023-08-12 00:13:50     小编:

摘要:在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湘西乾州古城迎来文化旅游开发热潮,“报浓”文化也因其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属性,成为乾州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本文旨通过各类文献典籍的梳理,对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进行相关考释,为文化创意视域下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的产业开发提供更多学术参考。

关键词:报浓文化;乾州古城;文化创意产业

乾州古城行政沿革考释

乾州古城,现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区西南万溶江畔,乾州命名之初,村民度地形象,谓其地平坦而微起者三,有乾象;又地在诸水中,而土高有州义,故而称其为“乾州”。乾州古城鼎盛于明清,明为乾州哨,清为乾州厅。清《乾州厅志》卷一建置志记载:“乾州在楚西南隅。为古蛮彝地。唐虞曰蛮,夏商荆州之域,周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隶荆州。陈属沅陵郡,隋属辰州,唐属泸溪郡,隶江南黔中道,五代因之。宋属辰州府泸溪县,后改镇溪所。隶常德卫。国朝裁镇溪所,改设乾州厅,隶辰州府。”

乾州古城苗族类别考释

所谓楚、黔、蜀万山之交,皆苗也。乾州古城在历代行政沿革变迁中皆属苗区,清《凤凰厅志》并记,“乾凤两厅,同时并设。红苗习俗,彼此略同”,由此可见,乾州古城辖域的苗族种类因属“红苗”,以m子坪(今湘西州凤凰县)为界进行划分,不同种类的苗族在民俗方面存有异同。

《苗防备览・风俗考》 记载,“三厅”之苗即古之“红苗”,苗人衣服俱皂黑布为之,上下如一。其衣带用红者为“红苗”;缠脚并用黑布者为“黑苗”;缠脚用青布、白布者为“青苗”、“白苗”;衣褶绣花及缠脚亦用之者为“花苗”。查《乾州厅志》所叙苗俗,有不同苗类之划分,苗区虽有花苗、黑苗、红苗诸多种类,各苗类按其服饰、风俗、性情等特征,有以下细分:乾州苗类众多曰黑苗、红苗、花苗等,以其衣领、腰带色系决定其种类名。上属苗类,红苗最属强悍,户口极繁。单永绥一厅,适居苗地之中,而所辖尽红苗也。区别于红苗,黑苗崇尚自己独特文化,以其衣领腰带,分色别类而言,领与带皆黑谓之黑苗,乾州厅以黑苗为主,《乾州厅志・卷一城郭志》记载,“天启间自镇溪所至喜鹊营添筑六十里堵御红苗”可证。

由此可见,湘西苗民无论上衣下装的颜色皆为为皂黑色。其中,如果用红布做腰带的苗民,民间称他们为“红苗”。如果用黑布裹腿的苗民,民间称他们为“黑苗”;如果裹腿用青布和白布的苗民,民间又称他们为“青苗”和“白苗”。如果衣服和裹腿都绣有五彩花卉的苗民,民间又将他们称为“花苗”。大致而言,由于苗族的衣服都是深黑色的,至于那些用红带、花带束腰,白布缠腿的苗民,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沿袭着老寨的旧有的习惯没有改变罢了。今天所称的“黑苗”就是过去所称的“红苗”,绝不是在“三厅”都成为“红苗”的情况之外增加了一个叫“黑苗”的苗民种类。

乾州古城“报浓”文化考释

乾州古城居民对苗族鼓舞(通常称打鼓)有不同的叫法,苗语总称为“报浓”。另外根据需要鼓舞表演的时令节气,变异衍生出“读浓”、“辽浓”、“秋浓”等一系列名称。如苗族因椎牛起鼓时叫做“读浓义”或“报浓义”,需要“赶秋时”就叫“读浓秋”,按亲时打鼓时称作“报浓巧”,每逢年节时就叫“报浓尖”或“辽浓尖”等。

例如,双人花鼓舞也称“报浓奔”,其表演形式区别于,它表演时是将一面大鼓横架于木架上,鼓心齐腰部,由两鼓手各打鼓的一端,要求鼓点统一,动作对称。根据人数的不同也分“四人跳鼓舞”表演形式为:将特制的四面鼓横置于鼓架上,由四女(或四男)各打鼓的一面,也可由八人打鼓两人一组打鼓的一端。打鼓舞蹈时,鼓点节奏统一,动作对衬。每一动作打完,逆时针方向转跳换位。伴奏者在旁击鼓边,轻重缓急,随舞者情绪和内容而变,与打鼓节奏融为一体。花鼓舞和跳鼓舞的基本动作有起鼓、背剑、梳头、洗脸、五棰、六棰、割草、踩田、七棰、擂辣子、推磨、擦背、打谷子、六点转身等。

再例如,踩鼓舞也称为“读浓义”,是苗族“椎牛”活动中一种大型歌舞。基本动作有半圆步、交流步、吟歌步、穿花步、梭梭步、跳鼓步、倒转圈、采桑织锦、开垦植苗等。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鼓、包包锣、大钹、竹柝、法铃、号筒杆、芦笙等。跳踩鼓舞前,在主人家堂屋以方桌拼成一大案桌,置苗老司神位,神位前放大鼓一面,鼓边牵有若干条彩色织锦和花带,拉至桌四周成塔形。晚间,舞者围绕彩桌,男一对,女一对地挽手搭肩,载歌载舞环圈缓缓行进,人越多主人越高兴。拂晓前,苗老司吹牛角三遍,笙手吹芦笙,众人向后转身反圈表演踩鼓舞,直至黎明。新中国建立后,“椎牛”活动停止,踩鼓舞亦随同消失。

乾州古城“报浓”文化苗汉融合

乾州古城中别具一格的“报浓”文化,也有与汉文化形式的汉鼓进行融合的形式表现。比如黑苗“报浓”文化中的猴儿鼓与汉俗文化中的“春鼓”同出现在一个祭祀活动中。以乾州厅“演春”活动为列,黑苗民风物俗皆用“报浓”,仪式中间鼓式有苗俗与汉俗之分。

清《乾州厅志・卷五风俗志》记载,“立春前二日,散花结彩扮‘故事’十二抬,鼓吹入经历署,曰演春。”,苗族演春活动开始后,“每逢霁晴,四乡苗民老幼男女不下数万人齐集拥看。”乾民往往“持春鼓,着纱帽、黄衣、花补,执春牛分赴城乡按户击歌,鼓吹宣阗。宽平处绕三周入城游街市,次进文武衙门,均赏以银牌花果。苗妇女入署击鼓,曰猴儿鼓。”,看来苗族重视的演春系列民俗活动中,“报浓”是及其重要的节庆仪式组成部分,厅志对“报浓”文化中苗妇击打“猴儿鼓”的细节亦有记载“沐面梳头,围腰绕背,一手击,一手演,摇摆跳跃,虽村俗,亦有节次。”

春鼓为汉俗中的腰鼓原型,民按户击歌后,进入苗族特有的猴儿鼓。猴儿鼓舞苗语称“报浓奶”。有单、双、三人和群体猴儿鼓舞。舞者化妆猴子,模拟动作如:猴儿爬树、摘包谷、摘桃、献桃、打秋千、试鼓、听鼓、戏鼓、抢鼓等,反映了猴子形态的敏捷,风趣的特有习性,从而体现了苗族青年的机智,灵巧和聪慧。流行在苗族聚居的乡村。凡打猴儿鼓技艺出众者,人皆称为“猴王”,婚俗中的“报浓”别称“卡浓”。

“卡浓”也称“夫妻花鼓舞”,俗称“拦门鼓”。这是苗族婚俗中独特的报浓文化体现,其具体形式为:婚夫妇春节回娘家,女方兄妹在家门口置一面大鼓拦门,夫妻进门时必须合跳一次花鼓舞,方可进屋,否则拒之门外。此种花鼓舞也有夫妻同时打鼓一端,互为陪衬,一正一反(即一左一右),幅度大而开朗,节奏徐缓而稳重。

此番考释的意义在于,还原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的真实面貌的同时,也弥合了乾州古城史料文化断层,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供了史料性的论述支撑;在强化了苗族“报浓”文化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扩宽了新思路,增添了以苗族“报浓”文化为标志的系列“创意点”。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文化创意视域,针对乾州古城苗族“报浓”文化进行考释,在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提供更多学术参考的同时,也对其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字素材佐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