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变局1928:之江大学的停办风波

变局1928:之江大学的停办风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3 00:41:30
变局1928:之江大学的停办风波
时间:2023-04-13 00:41:30     小编:

作者简介:李云(1988-),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方向:教会教育。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生运动汹涌澎湃,“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使教会大学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建国前13所基督教大学之一的之江大学也难以避免的受到时局的冲击,并最终临时停办,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进而窥探之江大学停办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之江大学;立案;停办

一、迫于外力: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案政策

对于教会大学而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噩梦,在“收回教育权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鼓动下,全国各地学生浪潮此起彼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更是积极采取政策对教会学校进行约束管理,试图将教育权收归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之江大学的校董会成员都完全赞成向中国当局注册立案,愈来愈严厉的立案政策一方面使一部分校董会成员坚定了向政府注册立案的决心,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另一部分校董会成员的反抗情绪,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之江大学是否能顺利完成立案也取决于当局的立案政策,一旦这种立案政策严苛到使之江大学无法接受的地步,那么之江大学向政府立案的进程将有可能会被打断。

二、祸起萧墙:设立人与代表人的分歧

之江大学为美国南北两长老会差会合办,两差会为设立人,设立人负执管大学产业权及常年经费之责;在中国组有学校校董会,代表设立人负学校行政之责,称为代表人。④

早在1917年,之大董事会就提出了向中国政府立案的问题,并且专门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负责研究向中国政府教育部立案的可行性,在1918年的学校年会上,董事会通过了在“之大目前章程和政策基础上”向中国政府立案的决议。⑤由此可以看出,围绕向中国政府立案一事,之大设立人和代表人在最初并不存在分歧。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事情的发展变得不同以往。中国当局一系列严苛的政策催生了之大设立人与代表人在立案问题上的矛盾。

三、无奈之举:之大的暂时停办

注解:

①《民国教育公报汇编6》.殷梦霞,李强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③《之江大学临时校董会纪录民国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浙江省档案馆藏

④《私立之江文理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

⑤《之江大学》.[美]队克勋著,刘家峰译.珠海出版社,1999

⑥《之江大学校董会纪录民国十七年五月一日》.浙江省档案馆藏

⑦《之江大学之停办三民主义教育与基督化教育冲突之结果》.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美)杰西.格.卢茨.《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杭州大学校史编写组.《杭州大学校史1897-1988》.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4]章开沅主编.《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5]杨天宏.《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6]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7]章开沅主编.《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