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沈峻和她的漫画家老公

沈峻和她的漫画家老公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2:15:29
沈峻和她的漫画家老公
时间:2023-08-07 12:15:29     小编:

夏衍做媒,才子佳人结为伉俪

沈峻是上海人,祖籍福建闽侯,堪称名门闺秀。外公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曾祖父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清末创建南洋水师的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她的父亲沈劭,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

这一事件后,沈崇从人们的视线中“神秘消失”,有的说她已移居海外。真实情况是,当时沈崇在北大先修班的志愿是学医,但出事后,政府不让她到校上课,甚至不许她出来。在北京没事干,她就回到上海,后来改名“沈峻”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学的是俄文。复旦毕业后,学校很喜欢她,要留她当助教。沈峻却去了北京,被分配到外文委宣传司管书刊,后在外文局担任翻译工作。

当时沈峻的上海同学丁一薇也来到了北京,她正是丁聪的妹妹。由于丁一薇的无意“牵线”,这对才子佳人很快相识。丁聪戴副宽边“漫画式”大眼镜,睿智洒脱又风趣,给沈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并渐渐对其产生感情。

20多岁的丁聪,已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了。他从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成为漫画界的新锐,还曾受邀在《笔谈》(茅盾在香港创办的半月刊)做“美术设计”。香港沦陷后,为了抗日,他又辗转去了重庆,不仅画漫画、写文章,还与吴祖光等人写剧本、办画刊。他以笔代枪,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工作,只图早日赶走鬼子,过上安定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丁聪来到北京,任《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室主任。不知不觉到了1956年,丁聪为人憨厚,很受女性喜爱,却一直没有遇到意中人。见他都40岁了还是光棍儿,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夏衍说:“年内小丁结婚,我包了!”夏衍之所以“大包大揽”,是因为他知道丁聪正在热恋之中。

有趣的是,与丁聪相识后,沈峻常常利用周末到丁聪的宿舍里“义务劳动”,给他洗衣服、收拾房间。面对这么年轻貌美、善良能干的上海姑娘,而且比自己小11岁,丁聪感到有些底气不足,正好夏衍的话给他壮了胆儿。

后来朋友提起这事,沈峻颇为得意地说:“那一天,我大显身手,做了饭菜,请了客人,饱吃了一顿,喜事就算办完了。第二天我们拿着一些糖果分给同事,算是有所通知。”

“如果没有她,哪儿还有我”

新婚的日子开始了,生活朴朴实实,甜甜蜜蜜。谁料刚刚过了一年,反“右”运动骤起。心直口快的丁聪说了几句话竟成了“反党言论”,被划为“右派”,要发配到遥远的北大荒去劳改。

当时沈峻正在孕期。丁聪觉得十分愧对新婚燕尔的妻子,一直没有勇气跟沈峻讲被发配到北大荒的事。直到出发前几天,丁聪才对沈峻说:“帮我收拾一下行李,我要去北大荒……我们离婚吧,我不能耽误你。”当时,因成为“右派”而离异的人不算少,丁聪想还是自己先提出来好。没想到,沈峻伸手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再说什么了。她说:“你可能会犯错误,但我相信你绝不会反党。”

临行前,他只能在医院育婴室隔着玻璃窗户看一眼妻子和初生的孩子。在艰苦的条件下,沈峻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一面照顾孩子,一面勤勤恳恳工作,写宣传材料,艰难地活了下来。

沈峻的这份坚持使他们的爱情发展了下来。3年的劳动改造终于结束,丁聪回到了北京,没有工作,挤在一个大杂院里,一家人靠沈峻的工资过活。那时,他画了几幅生活小景:大杂院、妻子、儿子,如今这几幅画都成了难得的历史记录。

有人介绍他到国际书店推广科画广告。过了一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把他安排到美术馆。没想到大祸再次从天而降。消灭一切文化成就的“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

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以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沈峻无怨无悔地守护在他身边,给予了他坚强生活下去的勇气与温暖,这是何其不易啊!

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岁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

此后,丁聪拿起画笔又开始作画,虽然思维有些迟钝、线条有些生疏,但他不停地画。他画了一些人物肖像。沈峻悉心收集并于20世纪90年代,将他的画像编成集子出版,书名为《我画你写》,书中共有81位我国文化界人士的漫画肖像。漫画肖像集从构思、选材到编辑出版和发行,都是沈峻一手操办,丁聪没有过问。

沈峻是位资深的老编辑,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把这本画集编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胆识、有才气、有真情,别具一格。她在编书领域开辟了一条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路子。萧乾看到这本画册时,控制不住赞美之情,说:“我国应当设个编辑奖,而这本画就应该荣获此奖!”

沈峻长期被丁聪的光环遮挡,甚至没有感到她的存在,而她却是丁老最贴心、最得力的助手。凡是与他们夫妇有过接触的朋友,都不难发现丁聪的一举一动都在沈峻的呵护之下。 由于孩子长期在国外生活,丁聪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较差,所有生活方面的事都是沈峻帮他料理。那时朋友们经常在昌运宫邮局和沈峻相遇,每次她都是为了给先生跑腿,回信、寄稿子等。有一年丁聪手术后在家里养病。他患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可又爱吃凉和甜的。那时只有东单有一家食品店供应无糖冰激凌。正值酷暑,年近七十的沈峻天天从西北角骑自行车到东城,顶着太阳,流着大汗,只为了给丁聪购买几盒无糖冰激凌。

相濡以沫,书写爱情童话

当年《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很多人知道丁聪,都是从拜读他的作品开始的,像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中的众多插图,无不栩栩如生。有趣的是,尽管这位漫画大师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在文化界中他却享有“怕太太”的盛誉。

丁聪在朋友圈内称沈峻为“家长”,自己甘居“低能儿”的位置,后来,圈外人也尊称她为“家长”了。作为“一家之长”,沈峻除了全权掌管家庭的油盐酱醋外,也全权管理丁聪的吃住行和一切活动,是名副其实的总经纪人。比如接什么电话,什么时候吃饭,饭前吃多少,饭后吃多少,沈峻都给他照顾得非常好,所以他很听话,说什么就是什么,更不能挑战“权威”。

丁聪的家位于紫竹院公园附近,这是一座根本没有厅室设计的老楼,尽管是四室无厅的格局,而走进他的家给人最大的感觉便是“太小了”!其实并非房间面积太小,主要是丁聪多年来购书成癖,日积月累书刊成堆,该用的空间都已用尽,甚至被书挤压得连来客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丁聪就坐在这个满屋子书的家里,永远保持着一种弥勒佛式的微笑。

好玩的是,每当记者与他的夫人沈峻聊天时,他便竖起耳朵凑过来听,并时不时还参与讨论,这样一来便影响了摄影记者拍照。于是,沈峻便大声“呵斥”道:“这边不干你的事,你只管做你该做的工作,眼睛要专注地看着镜头,不要瞟过来!”听到沈峻发话,丁聪便立刻坐正身子,将刚凑过来的脑袋收了回去,并假装一副无奈又委屈的样子询问道:“请问领导,那我能不能用耳朵听呢?”

在外人看来,正因为嬉笑打闹的家庭细节,才使得这个小小的房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而且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最能打动人的真挚。对于丁聪而言,或许读读书、画点画,然后和夫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便是他对于快乐生活的全部注解。

丁聪的漫画已然成了一个时代的经典。2009年,93岁的他去世。走前,82岁的沈峻老人一直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病中的丁聪,直到他停止了呼吸。沈峻同样以不同凡响的形式送走了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丈夫。尊重丁老的遗愿,家中不设灵堂,外边不举办追悼会,不修墓,不立碑,也不留骨灰。

可她觉得还有些事没有交代清楚,于是又在丁聪一边的衣兜里放上了餐巾纸,另一边放上了牙签,这是丁聪以前出门必备的小物件。

末了,沈峻老人又给心爱的先生写了最后一封情书,装在衣袋里让他随身带走。内容是这样的――“小丁老头:我推了你一辈子,也算尽到我的职责了。现在我已不能再往前推你了,只能靠你自己了,希望你一路走好。我给你带上两个孙子给你画的画和一支毛笔、几张纸,我想你会喜欢的。另外,还给你准备了一袋花生、几块巧克力和咖啡,供你路上慢慢享用。巧克力和咖啡都是真糖的,现在你已不必顾虑什么糖尿病了,放开胆子吃吧。

“这朵小花是我献给你的。有首流行歌曲叫《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朵小花则代表我的魂。你不会寂寞的,那边已有很多好朋友在等着你呢;我也不会寂寞的,因为这里也有很多你的好朋友和热爱你的读者在陪伴着我。再说,我们也会很快见面的,请一定等着我。”落款是“永远永远惦记你的‘凶’老伴沈峻。2009.5.26”

丁聪去世后不久,沈峻大病一场,是肠癌,开完刀,并发大面积心梗、胃大出血。虽然医生都直言“尽力了”,但沈峻还是悠悠醒过来,那时,她说:“丁先生在天上做快乐的单身汉呢,我就在地上做快乐的单身汉,我们都很快乐。”

沈峻的英文水平相当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办的丁聪艺术研讨会上,她用英文演讲,其口才和英文水平令在座嘉宾一片惊愕和敬佩。在2010年的“丁聪塑像揭幕仪式”上,人们又一次领略了沈峻的演讲才华。特别是讲到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去见先生的一段话,堪称幽默经典。沈峻说:“前一段时间,我生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去见丁聪了。丁聪生前就说我管他太多,管了他一辈子了。这次,我要去见他时,他对我说:我刚自由了一段时间,你就又要来管我了,不行,快回去吧,让我再自由几年吧。所以,我又回到了阳界。”

令人惊讶的是,3年前沈峻老人还学会了滑雪。当时在东北潇洒滑雪时,沈峻热情豪放,言语风趣。她让人拍了一张照片,让朋友们猜,大家都说她在40岁至50岁之间,而沈峻哈哈大笑说:乘2吧。84岁老人学滑雪,大家服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