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借助LOGO语言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借助LOGO语言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0:27:04
借助LOGO语言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时间:2023-08-07 20:27:04     小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模型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在小学LGGO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小学LOGO语言是一种易学、易懂、易于掌握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并不是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使学生在掌握了为数极少的LOGO原始命令后,在发现和探索中学习,通过操纵屏幕上的海龟来学习编写程序。活动的海龟在屏幕上形象化地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理解有关概念,丰富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而且能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一、精选LOGO基本例题,激发建模兴趣

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数学。在LOGO语言中涉及了不少的数学知识,如: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圆等基本图形,同时,掌握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成为编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利用这些基本知识转化为编程中的思考方式,成为关键。我的做法是:

(1)分析清楚图形的基本特征。如果是简单图形,像正方形,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出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边、角、边与角的关系。如果是复杂图形,像组合图形,就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图形,考虑出这个图形是有哪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2)找到所需要的LOGO语言命令。用一些基本命令,像“前进”、“后退”等命令,可以画出图形,如果是有规律的图形,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像“重复命令REPEAT”,于是找到图形的规律成为重点,如:在介绍REPEAT时,利用图形正方形,先用基本命令将图形画出,再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命令,学生会很快的发现,有重复的命令,并且重复了四次,激发学生产生用简便的方法来写程序,为什么会重复四次呢?因为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是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二、注重动手能力,拓展模型外延

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的过程,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数学题作业,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生活题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通过应用真正让数学走入生活,让数学走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拓展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智力系统。

在《画楼梯》当老师或者学生提出“当海龟朝向不是垂直向上时,海龟左转右转时的方向问题”疑问后,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来实践操作。如当海龟的朝向是垂直向下时,如果海龟右转的话,海龟应该是朝黑板的哪个方向。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时,不能把黑板给转过来,但是学生在白纸上操作时可以白纸的方向转一下,就可以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在《画星星》为了探索五角星内角的度数时,学生根据剪下的角,贴一贴,拼一拼,发现拼出来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那么五角星内角和就是180度,然后算一算,发现五角星每个角的度数是相等的,每个角的度数就是“180/5”了,那么小海龟转的度数,也就是外角的度数就是“180-180/5”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并总结五角星内角度数的规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建立了数模能力。

在LOGO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LOGO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语言,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