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7 00:55:48
鲁迅笔下的女性地位与命运
时间:2023-03-17 00:55:48     小编:

摘要:《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人言可畏》一篇,不仅是对当时报刊行业的讽刺与批判,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命运。作为被启蒙者之一的女性,鲁迅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关键词:人言可畏;看客;女性命运;自我

一、“看客”与“被看之物”

鲁迅笔下的女子的命运基本都是悲剧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陪葬品,很多却也作了无谓的牺牲。这些女子,一种身份是看客,另一种身份是“被看之物”。她们一方面作为“看客”存在于“无物之阵”当中,一方面也作为一种与男性身体有着很大不同的存在,成为“被看”的视觉焦点所在,即所谓的“被看之物”。为什么用“物”这个词,因为当时的女性很多都不具备所谓的“人”的特征。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充分的自由,出阁前听从父母,出阁后听从丈夫。在自我意识与人格独立上存在着巨大的欠缺,所以可以称之为“物”即“非人”。在《人言可畏》中,为何作者要着重提出报纸新闻在讲及女人时,会多添加一些修饰词,变成隐晦的女性的身体描写和性描写。就是因为女性是属于“被看之物”的,在男权制社会中,女性始终是男性的玩偶。就像易普生的《玩偶之家》一样,女性的身体是被男性占有的,甚至女性的精神也必须是要从属于男性的价值观的。女性处于一种被异化的环境之中,处于一种“被看”的境地。因此,鲁迅也在《人言可畏》中提及“案中的男人的年纪和相貌,是大抵写得老实的,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一个女孩儿跑掉了,自奔或被诱还不可知,才子就断定道,“小姑独宿,不惯无郎”,“奇淫不减武则天”,“然而中国的习惯,这些句子是摇笔即来,不假思索的,这时不但不会想到这也是玩弄着女性,并且也不会想到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

《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明天》中的王九妈、《药》中的华大妈、《祝福》中的柳妈、卫老婆子,这些女性都是作为看客存在。而祥林嫂则是“被看之物”,她额头上的疤,她的隐私,她的所受的丧子的苦难,以及最后她的眼泪。还有《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一个粗笨女人,她的儿子宝儿死了,镇上的人都来帮助她,只不过想窥探这个寡妇的生活以及品味她的人生悲剧而已,借此,看客才能获得一些隐隐的活着的快感。比如蓝皮阿五,帮着她抱孩子,而可能就是为了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的直伸下去的一下子,最后没到家就快速地找了昨天与朋友约定的吃饭时候到了的借口逃离了。还有其中的王九妈等人,是为着看戏而去帮忙,这些看客看着“单四嫂子”的时候,单四嫂子却是浑然未觉的。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看客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幸福”来源,她是无意识的。究其原因,一是她没有自我的独立意识,她从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从前她听从父母丈夫,现在有了孩子便全身心地扑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成为她的灵魂。孩子死了,她的灵魂也随之而去了,剩下了一副空空的皮囊,成为“非人”的存在。

大部分的女性,在那个时代之中,是没有自我的。她们的一切从不属于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占有它们的往往不是自己。她们一直处于“被看”的地位,而却又心甘情愿“被看”,在无意识中去承受权利无端被剥夺,义务莫名被添加的现实。在《人言可畏》中的女性也不是如此吗?小报记者用添油加醋的辞藻来描摹女性,以供给“看客”更多的视觉刺激与精神快感,聊以慰藉他们无聊苍白的生活。而被看的“女性”,弱者选择自杀,强者选择出走却最终逃不了堕落或死亡的命运。其中的阮玲玉也是如此,她一直处于被看的状态,她的电影,她的生活,她的隐私,处处成为看客的“看资”,她的男人们的“看资”。或许,她无法承受这种“被看”之后的看客发表的议论的压力,又或许她不想“被看”,但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又是孤身一人,她便也只有以死来求得解脱。在死的那一刻,或许她是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只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不容许女人――“被看之物”有这样的独立意识,因此,她的死亡悲剧最终是必然的。

二、“傀儡”还是“出走”

傀儡是带线的木偶,操纵木偶的是那根线。因此傀儡也是借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权的人或事物。上文说到女性属于“被看之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傀儡。在男权制社会,女人始终处于从属的、被压迫的地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规定了妇女在家庭中的“从人”地位;“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有单方面约束了妇女的贞洁操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制约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女性在家从属于父亲,嫁后从属于丈夫,她们身上悬着一根线,而那根线常常掌握在男人手中,或者是掌握在这个社会观念手中,她们是那根绳子下跳舞的傀儡。一旦,她们挣脱出了那根绳子,那么,无意识的她们便也失去了生命,将倒在地上无法动弹。因此,那些不同于“阮玲玉”的强者们选择不被看,选择不当傀儡,便毅然出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便是如此,她不想当丈夫的玩偶,可是她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易卜生没有告诉我们,但鲁迅却告诉我们了。鲁迅曾这样写道:“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之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

在鲁迅的小说中,“出走”常常出现,如《伤逝》中子君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毅然离开父亲的大门,去追求真爱;《离婚》中爱姑不堪丈夫与人姘居的羞辱,愤然离家,召娘家人为她讨个说法;《祝福》中祥林嫂逃出婆家去鲁镇帮佣以图自食其力而不致被迫嫁人;可是这些“出走”的结局却都是苍白的,是属于悲剧的。子君追求所谓的真爱,挣脱原本在父亲手中的那一条线,将这条线交给了自己深爱的人。可是,婚后的经济危机,现实的压力让子君完全成为了涓生与家庭的傀儡。她将自己的全部交给了涓生,因此当涓生说出他不爱她的时候,她便崩溃了。她依靠涓生手中的那根线活着,一旦涓生放弃了手中的那根线,子君便也如同一团烂泥一般,瘫在地上,慢慢地在无自我意识的空洞与绝望中死去。子君的“出走”最终还是成为悲剧,为什么,因为她在精神上并没有出走,只是像寄居蟹一般,换了一个壳而已!再说《离婚》中的爱姑,她选择出走去讨个说法,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封建权力的代表――七大人身上。最终还是造成了悲剧,她依旧逃不出封建传统的魔爪,她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便是出走之后又回来了的代表。

总之,在那个时代之中,女性不仅是属于被看之物,还是傀儡,她们缺乏自我独立意识,成为男权制社会的奴隶和附庸,却又常常享受这种当稳了奴隶的快感。在《人言可畏》中,鲁迅指出小报记者在描写女性时能够添油加醋的原因或许也在于此。女性在那个时代是被束缚的,是被忽视的,也是被玩弄的。女性的地位与命运在《人言可畏》这篇杂文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当今社会,女性的婚姻与命运悲剧亦比比皆是,没有独立的意识,将自己完全托付于男人,幸者一生平安幸福,不幸者命途多舛,陷入人生悲凉之境地。女性如何真正独立自由,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参考文献:

[2]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鲁迅.鲁迅代表作(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4]张琪.试论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妇女观[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鲁迅与小品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杂文、小品文写得酣畅淋漓,像尖刀,像良药,似匕首投枪,表露了对人民的真挚爱戴和对敌人的嘻笑怒骂。 关键词:鲁迅;小品文;战斗作用 一、鲁迅的战斗性与小品文 ......
鲁迅与古钱币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 鲁迅收集古钱币,早已广为人知。早年在书店见过一本书,专门介绍鲁迅的收藏物。我自己收集古钱,对这一部分自然最感兴趣。一看就看出问题。比如战国时齐国的刀币三字刀,编者说,因刀背有三道横线,形似“三”字,故名三字刀。其实......
鲁迅的深刻与伟大
发布时间:2022-10-24
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
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双向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提到木刻版画,第一个想起的人物必然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他可以说是当时在提倡和扶持木刻方面用力最大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更是一代有志青年的“精神偶像”。 关键词:鲁迅;木刻;文学 一、时代......
论鲁迅《野草》的模糊性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文化模式和深层心理结构的巨大变迁。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在确定自己启蒙者位置的时候,内心是复杂的。《野草》是鲁迅先生心理世界发生重大震荡的产物,他在这部......
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欢迎来到,以下是一篇关于鲁迅杂文艺术性赏析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摘 要: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也是利用杂文开展现实斗争的人物典范。本文从前后两个时期对鲁迅先生的杂文艺术性进行了赏析。 鲁迅......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29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学校教育......
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引起欧洲世界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及技术革新,在英国首先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给古老的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这些变化是建立在英国公民的智慧勤劳和新科学技术之下的。在这一系列深刻变......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反抗形象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旧中国的妇女形象及其解放问题,塑造了一些十分典型的妇女形象,她们从顺从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反抗,并且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她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正如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等形......
鲁迅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文革”期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当然是按照五十年代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我记得最后还......
析鲁迅《奔月》
发布时间:2015-07-23
摘 要:鲁迅的作品《故事新编》中对传统和诗意的消解,将神圣凡俗化,但无厘头的情节却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了新的审美向度。而这些正暗合于当下的先锋性,其实质恰是深刻的指向现实。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
鲁迅与司徒乔的友情
发布时间:2023-04-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大文豪,司徒乔是一位爱国画家,两人亦师亦友,相识相知,真情交往。 司徒乔,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赤坎镇塘边村一个贫苦家庭。20世纪20年代初,在亲友资助下,他前往北京求学,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由于他酷爱绘......
从父女之情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 要:萧军在和友人谈话时,说到萧红的散文,评价是:“她的散文有什么好呢?”一旁的朋友也附和道:“结构却也不坚实。”端木蕻良则是看了萧红的回忆鲁迅的文章,“鄙夷地笑起来”:“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可恰恰是萧红回忆......
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格罗利亚·内勒笔下的七位黑人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布鲁斯特街区的女人们》是20世纪著名美国非裔女作家格罗利亚・内勒的代表作。小说分析了七位非裔女性探索女性权利之路的过程,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据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书中人物可分为两种:传统女性和激进女性。......
《平家物语》中贵族女性的行动与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 要:《平家物语》作为军记物语,讲述的是平安末期平家在与贵族势力的对抗,和源平两氏武士集团的对抗中由盛及衰和骄奢荣辱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登场的主角虽然是男性,但是也有很多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为故事增添了色彩。她们有很......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读经与读史的问题,是观察鲁迅精神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鲁迅不仅自身经历过读经与读史的时期,而且以自己读史的经验参与读经问题的论战。在这个文化问题上,鲁迅虽然自身读过经书,但反对读经,而主张读史,尤其是读野史。 鲁迅反对......
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发布时间:2023-03-05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直而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秉承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小资情调的闲适生活,飞机失事不幸结束了他浓情而感伤的短暂生命。与此相对的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旗帜,他长期生活在批判和忧思......
鲁迅的浪漫柔情
发布时间:2023-04-08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根本不懂浪漫,毫无柔情可言,其实不然,有一种浪漫折射在小事上,浸润于细节中。 同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1-15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精品 源自中考试题 当封建制度蚕食人心的事实不断清......
鲁迅杂文浅说
发布时间:2016-08-26
一、鲁迅杂文类型化写作所具有的超越性 先从前而提到的鲁迅杂文不知道背景读不懂的疑问说起。鲁迅杂文确实有这样的特点:它总是对现实问题作出及时回应,有很强的具体针对性,不了解背景,就不知道在讲什么。鲁迅杂文的取材、构思的起......
我的父亲孔另境与鲁迅先生
发布时间:2023-06-20
在纪念我的父亲孔另境去世四十周年的日子里,回望他的一生,常常想起他在家里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是我一生最感佩的人!”这并不在于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是从他切实的体会出发的感言,浸润在他心底和肺腑之间......
唐朝女性为何地位高
发布时间:2023-06-17
看历史:三月,恰逢妇女节来临之际,欣闻于老师即将携手新作《大唐巾帼》又一次登上百家讲坛,并同步推出了新书,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内容? 于赓哲:这本书介绍了多位唐代著名女性,包括长孙皇后、文成......
浅析三个叛逆女性的爱情命运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文章从浅析三个叛逆女性子君、蘩漪、简・爱的爱情命运入手,探讨真爱的真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追求精神平等、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生活幸福的爱情,将真爱进行到底。 【关键词】叛逆女性;爱情命运;精神平等......
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22-10-26
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丰硕成果 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丰硕成果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丰硕成果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本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而作。主要从文化观的感受形态与学术文化方式开拓的层面论述鲁迅为中国文化建立起的崇高风范,并引导出开辟新世纪中国文化方向的现代启示。 一 问题的提出 鲁迅研究发......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14
浅析鲁迅作品中言语反义词的运用 言语反义词,又叫“语境反义词”、“临时反义词”,指的是具体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临时的反义效果的一对词。言语反义词本身没有反义关系,严格区别于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在生活中使用范围比较广......
老师,放开那鲁迅
发布时间:2023-04-05
导语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十分头疼。不过,对某些“神奇”的语文老师而言,分析鲁迅的文童“那都不叫事儿”。下面就是一位网友模仿某些......
《长恨歌》:都市的男权文化与女性的命运悲剧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命运是与上海这座城市纠缠在一起的。繁华的都市培育了女人,而女人也沦陷于它的文化之中,成为它的一部分,并受它的命运所播弄。孤独的个体抗争命运是执著而坚韧的,但都市文化的男权本质又使得女人难逃红......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
再看鲁迅《铸剑》中的目光与剑
发布时间:2023-06-09
研究者总是热衷于解开鲁迅小说《铸剑》中诸层寓意:或从复仇来阐释其严肃与荒诞,或从借古讽今来消解启蒙的意义,或进行美学与历史的分析,或探究黑色人究竟是谁。然而,对复仇、权力、成长、启蒙、荒诞等单一命题的论述都或多或少削......
从严歌苓笔下的男性形象中看其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文学作品。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男性形象却不太受重视。本文就简单阐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内涵,并以严......
浅谈德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女性一向被视为弱势群体,这种现象无论是在亚洲或是欧洲都是存在的,这也给女性的自身发展带来了很多限制。但是随着女性们意识的觉醒和不断抗争,女性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和稳固,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不仅可以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而......
从《简•爱》看知识改变女性命运
发布时间:2023-06-20
AbstractJane Eyre is an excellent autobiographical works. The heroine Jane had not beautiful appearance or a supple, graceful carriage, but she still attracted us deeply like the beauties of other works; Jane was born i......
鲁迅《野草》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0
1.《秋夜》坚韧的抗争意志:方法,于是生虚无感,这种虚无是一种积极的虚无。鲁迅失望于现实的政治的黑暗与轮回,同时自身个体灵魂也找不到出路,双向的绝望,而又不沉沦于这种绝望。“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
分析鲁迅的升值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5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长达14年。其间,他工作卖力,但一直得不到升迁。而当初巴结他的朋友,后来却成为教育部的最高领导。 是鲁迅不想升迁吗?显然不是。从他1918年8月20口写给挚友、江......
试论事件文化视角下李贽与鲁迅思想的变异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 要:李贽与鲁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发生重大变异的人,而从事件文化视角下看这一问题发现二人都是在重大悲情事件的大力冲击下使得在心理以及意识上发生重大的变异,并且这种变异都是非理性和非常态的思想变异。鲁迅的悲观主义、愤......
《革命之路》:特殊年代下女性的自省与救赎
发布时间:2022-11-07
摘 要:《革命之路》是美国“焦虑时代伟大的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该小说是一部关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小说。本文尝试以女性主义为研究视角,结合小说所处的特殊年代背景,分析《革命之路》这部小说,从而揭示出女性寻......
有关鲁迅争论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 仔细揣摩上面这段话,似乎是前后期并重的,但因有“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般均认为是指对外斗争。 毛的这两段话有点平分秋色,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毛歌颂鲁迅反帝的这一个方面。但是现在有......
鲁迅的头号弟子是谁?
发布时间:2022-09-19
关于萧军第一次抵达延安的情况,牛津版的萧军《延安日记》出版之后,一些评述文章不但与历史脱钩,且缺乏相应的时代意识与文史知识。刊登在2014年4月17日《南方周末》的“往事”栏,由陈益南先生撰写的《里的萧军与毛泽东》这一整版文......
革命圣地的圣女果
发布时间:2023-05-15
广西百色是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的地方,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近年来,这里出产的果蔬两相宜的圣女果,以其规模化生产、优良品质和行销全国的不俗表现而闻名天下。圣女果是番茄大家族中成员之一,番茄的别名有“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番茄的起源中心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还有大量的野生番茄分布。15世纪末,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番茄,18世纪初传入欧洲。中国种植.........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发布时间:2022-10-14
摘 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
缺乏思想——也谈鲁迅
发布时间:2013-12-18
写下题目,心里几经踌躇。是不是对先生大不敬?先生不是伟大的思想家吗?怎么能说缺乏思想呢? 诚然,先生作品里是有思想的。《阿 Q 正传》把 中国 农民的愚昧麻木刻划得入木三分,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阿 Q 成了共名,精神胜利法......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 现代性 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新青年......
胡适与鲁迅交恶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2-10-02
一 不论在鲁迅研究界,还是在胡适研究界,胡适与鲁迅交恶的原因,都是一个焦点话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两人的分歧在《新青年》时代的“双簧信”事件中就已见端倪,也有学者认为两人真正......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收入的数量是所有现当代作家中最多的,可见鲁迅在教育、文学、文化中占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是多么深切地期望青年学生能够学习鲁迅、......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31
Abstract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fate of Robinson Crusoe, and the lesson that his choice and his final fate give us. It describes Robinson Crusoe went out from his parents’ house to sail in the sea without following h......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发布时间:2023-06-13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基于此,我向读者朋......
鲁迅作品中的议论修辞
发布时间:2023-03-08
鲁迅小说文类的扩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向杂文文体的扩张,而作为这种扩张的最明显标志,就是鲁迅小说中的议论性话语及这些话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具有杂文语体的特点。 一、鲁迅杂文的语体修辞特点及魅力 鲁迅小说中的众多议论性......
鲁迅教我们学会感恩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 要:感恩之心是人类生命中一颗最真最善的种子,鲁迅先生用他的两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再一次唤醒了我们生命中这最精致、最美好的情感。一个关爱儿童心灵的长妈妈,一位以超越民族的大爱指引鲁迅心灵的导......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17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初探 【摘 要】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 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审美的价值。作家通过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以及故事环境的描写等,寄托出自己独特的美学态度与理想追求。但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审美特征是不一样的......
浅谈鲁迅小说的审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鲁迅以其敏锐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借助小说刻画了20世纪初期不同的层面的人物群象――闰土、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夫妇等。作者在对人物的刻画中,除了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还......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鲁迅借助悲剧艺术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能促使人们觉悟,奋起争得做人的资格。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封建势力 一、前言 鲁迅弃医从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改革社会。在鲁迅的早期小......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发布时间:2023-03-14
鲁迅作品中的青年情结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非常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解读》明确指出:“鲁迅是近代中国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注意改进鲁迅作品的教学,要......
如何接近鲁迅的巴比伦塔
发布时间:2022-12-02
古巴比伦城的人想造一座通天塔,却受到上帝的阻拦,他让建塔者各操不同语言,彼此无法沟通,而使塔的建设难以完工。从文革结束延续到21 世纪,对鲁迅的认识一直使用着人的话语模式,如果把人的追求和还原作为通用语的话,接近鲁迅的巴......
浅析解放前后女性地位变化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女性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解放前我国女性地位低下,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政策保护女性权益,使得女性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将从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婚姻家庭......
鲁迅的语文:有难度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3-03-25
基础教育中的“鲁迅语文”在最近10来年争议很多。围绕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选文的种种变化,关于鲁迅作品所谓种种不适合于基础语文教育的观点也层出不穷:不规范、晦涩、不切合时代要求等等。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语文教学杂志上,对鲁迅作品进行“语言纠偏”的论文不时出现,所谓:“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可师法之处确实甚多。但是,先生离我们而去已经六十多年了,若以当代之语法标准――现代汉语语法标准――.........
生命的笔记本
发布时间:2016-06-03
一笔一笔写下来,一页一页都寄托你的希望。 我曾天真的以为我和曾外婆的感情可以天长地久,但我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丁铃铃,中午急促的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挂上电话的刹那间,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感觉黑暗将我的世界......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 要: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语文课本《藤野先生》一篇中曾提到。但是随着我们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发掘,发现原因并非那么简单。本文主要围绕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探讨,我们认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童年经验也促使鲁迅做出......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联系背景,理解主旨 二、深入朗读,感受情感 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要以朗读作为基础,特别是反复诵读,才能让情感得到升华。在学习鲁迅作品时,学生既可以在带感情朗读教材时体会文本,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朗读过程中去,又或者......
论鲁迅与莫言鬼魅叙事的不同形态*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莫言都对鬼魅叙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鲁迅不仅从文化角度肯定了民间鬼神信仰存在的合法性,也在“无常”“女吊”等鬼魅形象的创造中烙印上了自身的精神特征与批判立场。莫言从民间经验出发,从追求奇幻的......
浅谈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起步与女权革命
发布时间:2023-05-22
当今,男女平等已成为普世的价值观念,在我国也早已被规定入宪法。然而,百年前兴起的女权运动所追求的理想、所倡导的目标,新时代的女性是否能够全部做到?在当今中国社会男女平等的旗帜下,隐形的不平等扎根于社会的每个角落,真正的......
“把鲁迅从神坛与框框中解放出来”
发布时间:2015-08-21
我与严秀先生交往30多年了,以前是书信往来,自我1998年来京后就有一个时而定期时而不定期拜见他的惯例。每次见面都会听他讲述有关鲁迅的话题,他对鲁迅的热爱溢于言表,但他不是那种“言必称鲁迅”的盲目崇拜者,而是很有理性地力主......
《理智与情感》:女性、爱情与生命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李安导演的影片《理智与情感》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长篇作品。李安以独特的东方视角,延展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空间。影片向观众展现了两个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并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城邦制度下希腊妇女地位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7
要开展希腊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需要从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雅典和斯巴达的城邦来重点分析。虽然它们同为希腊城邦,但受地缘政治,文化遗产的影响,两个城邦的妇女生活和地位有显著差异。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雅典妇女的地位和未成年人相......
浅谈“穿耳”的演变与中国传统女性地位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17
【论文关键词】穿耳;女性地位;礼教 【论文摘要】在我国,“穿耳”从产生伊始到整个封建社会的结束,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人们对其的看法,抑或是在社会中盛行的程度,都经历过了数度演变。这些演变是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尤其是礼教发......
从何仙姑形象看当时女性地位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 要:何仙姑是八仙故事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形象,从八仙故事出现到《东游记》,她的形象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中国女性通常社会地位较低,她们受到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何仙姑的形象正是中国女性形象的代表,从她形象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
新时期贬损鲁迅现象评析
发布时间:2015-09-14
我们湖北省杂文学会1985年诞生,如今已“三十而立”了。1986年,我们学会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地点就在华中师范大学。我特别希望,杂文学会新的领导班子,继续高举鲁迅这面旗帜前进! 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鲁......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发布时间:2022-09-2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刍议 某著名学者谈到鲁迅作品教学时,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学生如此,老师又如何呢?前不久我曾和一位市语文教研员闲谈鲁迅,她直言不讳地说不喜欢读鲁迅的文......
论鲁迅面对新式爱情的疑虑
发布时间:2022-10-28
论文关键词:鲁迅 新式爱情 伤逝 疑虑 论文摘要:妇女解放和新式爱情,是西方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启蒙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伤逝》等文本充分展示了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各个方面的原因,表现了鲁迅对于个性解......
国族革命背景下女性报刊出版景观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中国新女界杂志》创刊于1907#-,杂志主编燕斌以“炼石”为笔名,寄寓她试图在危难之时拯救国族,唤醒女性参与开创新世界的愿景。《中国新女界杂志》的创立及其传播的女权思想,与国族革命息息相关,虽然最后因办刊经费不济停刊,但该刊以国家富强为宗旨,以国族叙事为特点,并以其立意、论述和较为广泛的发行而影响一时。关键词:《中国新女界杂志》;燕斌;编辑出版;国族革命1907年2月5日,有“女学门界之大.........
白描手法——以鲁迅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12
引言 语图理论是赵宪章于21世纪初提出的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他指出语言和图像的关系是文学图像关系的核心。本文将以鲁迅小说中体现的语象为例,分析白描手法与其问的祸合。从文艺学的形式美学来看,文学的形式以特定的语言风格体......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
发布时间:2023-01-2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
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鲁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类型多样,发挥着象征寓理、民俗风情展现、格调与气氛创造、讽刺、抒情写意等多方面的艺术功能。这些风景描写与战斗的思想性相统一,为作品创造出优美、典雅的品质。鲁迅小说的风景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和现......
夏目漱石和鲁迅作品中的“间离”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是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丰碑,两人都是各国文坛的顶尖人物。一次赴日留学的经历,把鲁迅和夏目漱石联系在了一起。夏目笔下的人物,生动细腻,又带有丝丝哀愁,鲁迅笔下的人物,哀......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文学与医学之间存在相通性,因此文学艺术家往往将医学治病救人的特性带入文学,以彰显文学艺术在人们思想情感或者世俗时事中的疗救作用。“五四”时期,鲁迅洞悉时事弊病,以独特的疾病书写方式,在小说中揭示并抨击了社会时弊......
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分化与妇女地位
发布时间:2022-11-13
一 经济社会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活在急剧变迁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不断调适自我以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求。在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妇女的家庭经济贡献率较低,年轻妇女难以发挥......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发布时间:2013-12-19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悲”的人生哲学——王国维、鲁迅与叔本华、尼采 目录 引言:寂寞的自沉与壮丽的新生 一、人生一大梦,俯......
探析鲁迅与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间资源
发布时间:2023-06-20
民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可以从社会学范畴去解读,也可以从文学视角去关照。依照陈思和最初的提法,民间具备以下特点: 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1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 “鲁迅作品难学难教”这是现时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据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学生不愿学习鲁迅作品;一部分语文老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怀疑过鲁迅作品对中学语文教......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3-07-28
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作家把语言学引入艺术创作,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学语言区别于普通语言的“特异性”或文学本身的“文学性”问题。语言的“陌生化”正是被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概念。“陌生化”为俄国......
时尚新贵千千氏大手笔 8位数天价代言拿下美容女王
发布时间:2023-02-08
近日有消息传出,时尚新贵千千氏很可能以天价邀请某天后级女星代言。据悉,该女星早年与内地汪姓富家公子闪婚,之后一直陷入“不孕”质疑。直到去年方剖腹产下千金。凭借多年来在娱乐圈打下的良好人缘,夫妻俩竟也一直保持一定曝光度......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文关键词:鲁迅 《复仇?其二?》 宗教思想 论文摘要:鲁迅的散文诗《复仇?其二?》是对耶稣蒙难故事的改写?融汇了作家个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并从内容和言语叙述两个层面对各种宗教进行了既有批判又有借鉴的理性改造。 宗教从)‘义......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素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和中国近代文学先驱鲁迅,作为同一时代的文学者在创作主题及风格上有必然的相似性,但不同国家中作家的创作差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本论文主要以《河童》和《狂人日记》为中心,对两位作家及创作特......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14
浅谈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 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7-05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内容提要:《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的斗争到爱情走向失败,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社会里,那......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7
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鲁迅是中学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位现代作家,仅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有三篇他的文章(《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他的文章之所以频频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原因是他不仅......
性格与命运本雅明与他的卡夫卡
发布时间:2023-01-02
在给好友马克斯·布洛德的信中卡夫卡谈起一类人,这便是"德国犹太作家"。卡夫卡说他们的生活乃处于三种"不可能"之间:不可能不写--他们只能以写来驱散萦绕不去的灵感;不可能用德语写--在他们,用德语只能是一种"公开的或暗地的,或许......
对民族与时代的超越--鲁迅与普希金之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为人生”是俄罗斯文学与中国文学共同的主张。关心民族与人民的命运,体现时代脉搏也是中俄许多作家共同的追求。这种文学的共性本身就给中俄作家与中俄文学比较提供了一个基点。本文就是从此出发,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从鲁迅与普希金两......
由“哭嫁”看当代湘西土家族女性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在土家族传统婚俗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土家族女性对自身地位与权利的争取,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永顺县老司城村土家族女性“哭嫁”习俗的历史人类学调查,透视土家族女性“哭嫁”习俗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