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读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

读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0:44:26
读维克多·特纳的仪式理论
时间:2023-08-06 00:44:26     小编: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中特纳阐述了恩丹布人的仪式过程以及“阈限”与“交融”的概念。

特纳首先总结了下前人对宗教行为表述的不足,并认为人们应该将宗教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作为民族志书写的路径之一。特纳在研究部落的宗教行为时,是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族群进行研究的,即恩丹布人。恩丹布人在处于母系氏族时,从事农业与狩猎,这两项仪式有重要的意义。恩丹布人的仪式在他们的语言中表示是一项特殊的责任或义务。恩丹布人的伊瑟玛仪式是一种治疗仪式主要是治疗女人不孕的,也是祖先灵魂或祖先阴影仪式的下属类别。这种治疗仪式在族群中具有社会功能:它可以促使人们记起那些祖先阴影而那些阴影正是当地所居住的母系系谱的结构特点。特纳认为恩丹布人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将人们可知的现实社会与人们不可知并肉眼看不到的祖先灵魂联系了起来,使神秘危险的事物变得可知可触。恩丹布人在选择举行仪式的地点方面是很讲究的,在仪式举行前要进行充分的清理,将举行的地点变成一个神圣的地方之后才能进行仪式。这些仪式还有一个二元对立体系的机构特征,在这里对立并不以对立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物体之间的冲突表现出来,每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都与现实经历中的某种经验性事物相联系,因为在恩丹布人中他们没有神话传说,有的是对现实事物的解释系统,他们会对一个对象说出它的许多不同的含义,其中还包括很多隐含的意思。所以恩丹布人的仪式是有结构的、有秩序的、并且具有隐喻的含义。因此特纳认为在仪式过程中每一个物体都有其象征意义,并且有很多含义,其一指代事物的社会和道德的范畴,其二指代事物属于生理学的范畴,这些象征把人体组织与社会道德秩序联系在一起,并最终达到宗教性统一。

恩丹布人的双胞胎仪式针对的是生育紊乱的妇女,表现出的是一种过渡或无节制的状态是与社会的稳定存在矛盾的,在这里每个女人在生育的时候,该社会仅为其预备出一个人的位置,但如果女人生出了双胞胎那么就会打乱先前社会定下的秩序,就会造成混乱。在恩丹布人中表亲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关系是由于母系制度和从夫居之间的冲突演变而来的,这两种关系本身是相互对抗的。在恩丹布人的社会中存在母系制度和从夫居或从父居这两种制度,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对抗而是一种并存的关系,由于恩丹布人居住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生活物资充足使得这两个本身相互矛盾的制度能够相互催化,如在双胞胎的性别之间的彼此嘲笑就是象征这一催化的形式。

特纳借鉴了阿诺尔德・范・杰内普的阈限定义,他认为阈限阶段或称边缘阶段是在通过仪式或“转换仪式”3个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仪式主体的特征并不清晰,他从本族文化中的一个领域通过,而这一领域不具有(或几乎不具有)以前的状况(或未来的状况)的特点。阈限的阶段还提供了一个卑微与神圣,同质与同志这样一种交融,其中暗示着,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特纳举了很多的例子恩丹布人酋长就职仪式中就存在阈限并且还表现出了一种反结构的特点,在就职仪式的前一天,酋长候选人会受到人们对他的侮辱,他要像奴隶一样并且他的妻子也要与他一样,但酋长并不会对辱骂他的人有人任何的憎恨。在阈限阶段中仪式实体的特征是:没有性行为、没有名字、服从和沉默,达到绝对的平等。

特纳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对地位提升仪式中的阈限与地位逆转仪式阈限的差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地位提升的仪式中“仪式的主体”会从一个较低的地位升到一个较高的地位,通常是不可逆的、集体性的。而那些处于高位的人必须心怀善意地接受这种仪式性的降卑,这种仪式称为地位逆转仪式,在这里处于强势地位群体的阈限是没有社会结构的,或者只有简单的社会结构,而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阈限所代表的是对结构中较高地位的幻想。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若想获得更高的地位,就得将自身的地位降得更低,在生命危机意识的阈限中,使有报复的人降卑仪式过后他将会获得比之前还要高的地位。在地位逆转仪式总面具的作用是为了遮掩身份,带有侵略性的目的而不是使自己谦卑下来,弱者带上了面具要求强者顺从,而仪式结束后,弱者仍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而强者曾会变的更强,所有在逆转仪式中地位的转换只是临时的。因此特纳认为与其说社会是一种事物不如说社会是一种过程――一种辩论的过程,其中包含着结构和交融先后承继的各个阶段。

特纳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恩丹布人、嬉皮士、圣・方济各道士、鲍勃迪伦,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状况,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表现出特纳的学识非常的广阔。一般谈论到这本书都会与阿诺尔德・范・杰内普的《过度礼仪》相联系,确实特纳引用了阿诺尔德・范・杰内普仪式的三个阶段:分离――边缘――聚合,并将之进一步拓展为分离――阈限――交融。但二者说的并非一样,阿诺尔德・范・杰内普注重的是将这三个阶段看成是社会整合的一部分,特纳则更多的是对阿诺尔德・范・杰内普理论的分析。特纳注重仪式的开始,作为一个过程的转变,由于仪式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人们在这个期间是犹豫的、危险的,在这个阈限阶段,个人的地位并不是实际中的社会地位而是根据仪式被迫呈现出来的社会地位,但这种地位的转变在仪式结束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与我们现在社会变迁的这种不可逆性形成了对比,也对我们研究现在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特纳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中国人民出版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