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调整方法细心引导

调整方法细心引导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4 00:00:26
调整方法细心引导
时间:2023-04-14 00:00:26     小编:

摘要:本文就文学课堂的德育工作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

一、以传统文化为先导,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二、以兴趣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关键词:德才;育法;传统;兴趣

2014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要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整体要求。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德育工作在高校又成为一个热门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德育工作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本时期,我们的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指的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文学课堂的德才与育法,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以传统文化为先导,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现在的高校课堂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最讨厌的就是教化,最不喜欢的课程就是政治。要想让学生去听教师的滔滔不绝的教导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崇尚自由,标榜个性,不喜欢固定不变的生活。90后的孩子虽然叛逆,但是,并不是无知,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对真正有文化的人也是相当崇敬。虽然个性,但是,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一代。因此,笔者认为,用强大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学课的先导,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1、以家庭伦理为起点,从精神上感化学生

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亲情等等伦理关系。换而言之,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梁漱溟认为,这是东方人与西方人相比的长处。我们的学生自小生活在中国,受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大多数人也形成了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观念。在文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打动学生,感化学生,这比单纯教育学生效果要好得多。比如我们在讲梁斌《红旗谱》的时候,可以穿插讲讲中国的家庭伦理制度,讲讲中国人的讲孝道,重感情,学生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其他亲朋好友之间的浓浓深情。说到这些,学生就很容易被打动,升腾起浓浓的爱家之情。然后由爱小家(家庭)自然上升到爱大家(国家),由爱小家拓展到爱周围的人,即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的关系等。这种德育教育自然完成,学生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一般说起家族伦理制度,我们通常想起三纲五常,这就有些偏颇了,我们要利用家庭和伦理,在感情上与学生沟通,从精神上感化学生。

2、以传统精神为外衣,让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有许多地方是和核心价值观相通的,或者说核心价值观是由传统美德衍化而来的,比如仁义礼智信。比如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还有行侠仗义勇敢坚强,聪慧善良等等,根据文本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并且最好与传统精神相联系。这样,学生从感情上认同了核心价值观,顺理成章也就接受吸收了这种价值观。比如我们在讲《红旗谱》时,要与燕赵文化相结合,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精神相联系,学生在认识了这种文化精神之后,认识了这种文化才能培养出朱老巩、朱老忠、江涛、云涛等具有侠义精神,坚韧不拔品格的人之后,自然升起民族自豪感和精神认同感。朱老忠身上的正义感、善良的品性,爱国的精神等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传统精神为外衣,体会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让学生接受核心价值观。

3、以知人论世为标准,从品德上去要求学生

由于学生对品德没有具体的概念,认为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差不多就行了所以不愿意真正去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愿意去践行。古代人认为,一个人的文品是和他的人品是统一的,如果这个人人品不好,那么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表现出人品的重视。《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要读一个人的书,必须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利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依恋甚至崇拜,以古代文论为中介,要求学生们要做文先做人,只有按照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大事。如果单纯去要求学生以核心价值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可能会遭遇反感。学生喜欢传统文化,有一定民族意识(或“根”的意识),可能也有贵远贱近的思想,不管怎样,这比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吸收。

二、以兴趣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感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兴趣。我们的文学课要想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吸引住学生是最根本的。那么吸引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呢?90后学生比较多元化,但笔者认为感兴趣的有我(自己),与我(自己)的成长发展有关的事物以及新奇新鲜的事物等等。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时要注意投其所好,这才能事半功倍。

1、以“我”为中心,创设情景问题

以第一人称我为中心创设问题。学生对自身和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事务,是相当关注的。如果在讲解文本时能第一人称创设情景问题,无疑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比如我们在讲《青春之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林道静,你会选择余永泽、卢嘉川、江华谁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学生尤其女学生对自己婚恋问题非常关注,以此为切入点肯定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此,而应该更深入剖析。如果你是林道静,那么林道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出身、性格、经历是怎样的?我们要以此为基础推测林道静会做什么选择。另外林道静的这种选择又是人生,革命道路的一种选择,她的这种选择代表了什么,具有什么意义。在兴趣基础上,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并且与爱国公平正义等核心价值观产生联系,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核心价值观的灌输。

2、以新鲜事物为媒介,灌输核心价值观

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年轻人好奇心更强,所以我们要在给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以新鲜事物为媒介,容易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讲授《游园惊梦》时,可以与青春版《牡丹亭》相联系,还可以与2012年播出的新版《红楼梦》相联系,由昆曲联系到爱国,爱中国文化。比如小说《红高粱》就可以和热播电视剧《红高粱》对比,比较人物,故事内容,情节要素等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改编得失,最后落脚到对比民族精神的演绎那个更加出色。还有小说《红岩》中江姐、成岗、许云峰、刘思扬等人物的人生选择与现在的某些价值观“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再自行车上笑”进行对照。通过这些新鲜元素的加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工作关系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学课堂的德才与育法还要继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德育,并不等于教化,也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具体可感知的,是关系学生人生发展的大事。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做好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