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0到1 互联网的时间简史

从0到1 互联网的时间简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4 05:14:41
从0到1 互联网的时间简史
时间:2022-10-04 05:14:41     小编:

说起来上个世纪至今最伟大的发明,

互联网当之无愧。

晚饭之前,我靠在阳台的栏杆上,蹭着邻居家的Wifi信号浏览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则新闻。纽约的Matt丢了部苹果手机。一年以后,这部手机“流转”到了中国梅州的一个小伙子手里,他在橘子树下拍的照片开始不断地出现在Matt的iCLoud云相册里。由此,展开了一场中美网友的“人肉”大搜索。最终,Matt和“橘子哥”经过网友推动,取得联系,相识并见面,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中西网友大“相会”。而这一切,都要拜互联网所赐。

说起来上个世纪至今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当之无愧。过去四十余年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最有钱的人以及最有梦想的人都将人力物力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成果丰富、精彩纷呈,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未来,这项发明仍将以巨大的活力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主宰今后数十年的人类生活。

“史前”文明

今天,我们公认的互联网雏形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但要论起对于互联网的探索,欧洲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1883年,法国有位小说家阿尔伯特・罗比达在他的书里大胆地畅想了一种叫“电子探镜”的机器,这种机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把文字和图像投影到很远的地方。在他的小说里,百余年之后的人们可以用这种机器看新闻或娱乐,还可以足不出户地在上面购物――看起来,今天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早就被古人预料到了。

19世纪的欧洲,是当时科技最为发达的地方,不少“思维相当超前”的学者都在思考信息的储存和恢复方法,这方面的想法和探索与今天的互联网基本功能非常相似,他们甚至还想过创建全球化网络的可能性。比利时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目录学家保罗・奥特莱是当时开展这项研究的佼佼者。

保罗・奥特莱的设想是将信息存放在微型胶卷上,再通过某种手段将这些胶卷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精巧的系统”,使之可以被检索和查询。1895年,奥特莱与他的合伙人亨利・拉・方丹共同发起了一个叫做“世界文献目录”的项目,这个项目雄心勃勃,要将全世界已发表的信息都编辑在册。在获得比利时政府赞助后,两个小伙伴走上“创业”道路,雇人专门负责目录编写,最终创建了1500多万个索引卡条目,这种索引卡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像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一样,他们还曾计划过将这个项目商业化,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来咨询问题,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获得相应的解答。

如果研究继续前进,古德博也许能够发展出微型胶卷索引技术。可惜的是,受二战时德国的政治环境影响,古德博没能继续他的发明和研究。他先后逃亡巴黎和巴勒斯坦,之后就再也没有继续过统计机的研究。

同时期还有一位小说家,也对信息网络的设想和构建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小说家H.G. 威尔斯写过很多论文,他坚信新型的信息技术终有一天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人人平等、世界和平的时代。“这个世界必定是要把思想集中到一起的。”他设想最终会出现遍及全球的“超级人类记忆”,横跨“世界范围网络”,全世界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其他知识中心都将得以在这个网络里互相合作。

这些早期的思潮和创造,不断地影响着后来者。比如,能够处理电影、照片和声音材料的多媒体系统,文字和数字信息的处理系统,知识共享平台等等,都在后来的互联网时代一一实现。而创造这些思想和机构的思想者和发明家们,早在互联网雏形出现之前,就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海洋中了。

创世纪

1960年代,美国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以及商业性组织、大部分的大学都配备了电脑设备,将电脑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逐渐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

当时的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遭到苏联人的核武器打击,那全国的军事指挥必将处于瘫痪状态,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美国人认为有必要设计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当某个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络相互取得联系,这正是阿帕网的主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Internet也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根据事前的约定,查理・克莱恩需要键入“LOG”三个字母传送出去,然后由斯坦福的机器产生“IN”,合成为“LOGIN”登录。前两个字母都顺利地传输了过去,但是到了键入第三个字母“G”的时候,传输系统突然崩溃,通讯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通讯试验,只传送了两个字母“LO”。但就是这两个字母,恰恰标志着互联网络由此诞生。在克莱恩敲下第一个字符两个月后,具有4个节点的阿帕网搭建完毕并投入使用,处于萌芽状态的互联网呱呱坠地,一个崭新时代的轮廓开始慢慢浮现。

互联网的世界语

最初的时候,ARPAnet只联结了四台主机,并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在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扩充的条件。同时,大部分电脑还互不兼容,如何使硬件和软件都不同的电脑实现真正的互联,就是人们力图解决的难题。1973年的春天,文顿・瑟夫和鲍勃・卡恩开始思考解决的方案。

两个或多个计算机连接,相互交换信息,需要使得双方的“语言”能够被对方听懂。计算机通讯最底层的“语言”是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即互联网协议),这一协议定义了数据包在网络间传送时的格式。这相当于计算机间的物流机构,将不同的数据包装车,运往目的地。再往上一层是UDP协议和TCP协议,它们用于控制数据流的传输。其中TCP协议的发明,使得数据包可以准确无误地“投递”到户。这样,不同地域、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就有可能连接到一起,而不用管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是不是都说“英语”或“汉语”。

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并将ARPA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一部分用于民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的通讯协议,在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研究机构甚至私营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接入NSFnet中。ARPAnet于是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 ARPAnet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WWW和浏览器

使用电脑或手机的浏览器从网页服务器取回“文档”或“网页”的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或者提交数据返回给服务器,这种顺着超链接“行走”的行为叫做浏览网页。相关的数据通常排成一群网页,则叫做网站。今天,我们能够浏览网站,获取信息,与网络互动,都要拜蒂姆・伯纳斯-李所赐。

1990年的圣诞节对于互联网来讲,是一个令其“脱胎换骨”的节日。这几天,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加班加点地在他的办公室制作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同时也是编辑器)和第一个网页服务器。圣诞节的早晨,蒂姆・伯纳斯-李连上了世界上第一台网络服务器,World Wide Web(万维网)正式上线。

简单地说,蒂姆・伯纳斯-李所做的事,就是组建了一个超文本系统(hypertext system),使互联网所传输的内容可以展现于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伯纳斯-李之前的国际互联网没有迅速流传开来的主要原因是连接到互联网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而且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极端单调枯燥。万维网技术通过超文本方式把网络上不同计算机内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用户可以在服务器上发布图文并茂的信息,甚至还可以发布音频和视频信息。此外,互联网的许多其他功能,如E-mail、FTP等都可通过Web的方式实现。美国著名信息专家《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教授就认为,因为WWW的出现,1990年成为Internet历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互联网就此演变成了一个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媒体交相辉映的新世界,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

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在创立HTML、HTTP和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最初几个网页之后,开始将其万维网项目推向世界。他宣布万维网完全免费,不申请专利权,也不征收专利费,因此人人都能轻易用上万维网。这使得万维网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使互联网的用户可以和分散于这个行星上不同时空的其他人群相互联系,其人数远远超过通过具体接触或其他所有已经存在的通讯媒介所能覆盖到的数目。Internet的早期发展为电脑通讯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建设,但网页则提供了网络上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没有万维网,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星球”。

同伯纳斯-李一起为万维网做出贡献的,还有鼎鼎大名的史蒂夫・乔布斯。因为伯纳斯-李用来架设首个互联网服务器的工作站叫做NeXT cube,该工作站来自于乔布斯创办的企业NeXT。虽然没他在30年后研发的智能手机有名,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info.cern.ch的确是运行在乔布斯的NeXT计算机上的。 光有万维网还不够。要获得更好的体验,你还需要一个浏览器。第一个被广泛下载的互联网浏览器是1993年开发的Mosaic。虽然Mosaic不是第一个Web浏览器,但它被认为是第一个可以使非技术人员上网的浏览器。

1993年,马克・安德森与他在伊利诺斯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同学开发了首款图形Web浏览器,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会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而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于互联网的贡献,除了Windows操作系统,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过,IE浏览器并非由微软开发的。当时就职于微软的托马斯・里尔登利用Spyglass的代码开发了IE 1.0,并于1995年推出了这款产品。后来,微软公司干脆将IE浏览器固化到了Windows系统里,从而成功地打败了需要下载才能使用的网景Navigator。尽管近年来IE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但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的数据,该产品仍然被全球众多的电脑使用。

催化剂

NSFnet对互联网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像ARPA网络只是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到19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网络联合体。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Internet的使用也一直局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各种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政府主管机构对在Internet上从事商业活动毫无兴趣。

1995年通常被认为是互联网络商业化的第一年。虽然1995年之前已经有一些商业企业上线,但是在那一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式“开业”。

1995年9月3日,皮埃尔・莫拉德・奥米迪亚创办的eBay完成了第一比拍卖交易。根据资料显示,通过该网站完成的第一笔交易是一台坏了的激光指示器,成交价为14.83美元。以前,美国人变卖家中废旧物品的方式是在自家后院搞跳蚤市场,拍卖网站eBay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电子港湾eBay至今仍是世界电子商务舞台上的佼佼者之一。而为ebay提供电子支付支撑的Paypal(贝宝)亦一起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支付企业之一。有趣的是,硅谷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创始人皆出自Paypal,比如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陈士骏、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等。因此有人戏称,Paypal的创始人彼得・泰尔带出了一个创业“黑帮”。

这两个网站催生了世界上与其模式类似的大批商业网站,比如中国的淘宝、京东,从而使得电子商务e-Commerce成为9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商业概念。

商业的“催化”作用使得互联网络为之改变,互联网的第二次起飞要归功于商业化带来的活力。商人们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就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19世纪的互联网“先知”保罗・奥特莱等人所设想的种种功能终于在互联网时代开花结果。而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新的飞跃。

门户与搜索引擎

据2001年的一份研究表明,当时的互联网上就有超过5500亿份文档,大多数都藏在深不可见的“底层网络”里。要把这些文档翻出来,查看上面的内容,靠人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1994年初,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网上列出了他们喜欢的网站目录,这个列表最初被称为“Jerry和David的全球网际网络指南”。到了1994年4月,它有了一个新昵称:“另一种非官方层次化数据库”(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简称就是Yahoo。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大卫・费罗和杨致远选择这个名称的原因是他们喜欢字典里对Yahoo的定义:“粗鲁、不通世故、粗俗”。

起初,杨致远和大卫只是把指南的地址给几个朋友,但没过多久就有数以百计的人开始访问他们的指南,大受欢迎。到1994年冬天,他们的流量获得了巨大增长,于是杨致远便中断了学业并成立了雅虎公司。雅虎首次尝试将网站分类,以提供目录式的网站列表,并以小太阳眼镜标记那些真正被认为好的网站。除了网站目录之外,雅虎还提供搜索、新闻、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分类服务,成为当时的门户网站。雅虎股票在华尔街上市后,杨致远的个人资产在一瞬间飞升至1.7亿美元。雅虎的模式影响了一大批网站。比如中国的搜狐、新浪、网易等,都曾以门户网站的姿态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里程碑。不过,他们最强劲的对手显然是后发先至的搜索引擎网站。 1995年,当谷歌公司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初次见面时,他们并不知道会经由他们两人的手创办一个称霸互联网的企业。1996年1月,两人合作研究课题BackRub,分析如何利用反向链接来改善搜索结果。1998年年初,他们在自己的宿舍里建立了一个数据中心,并四处推销他们的BackRub理论和概念。雅虎的董事长大卫・费罗就是最早看到这个推广的人之一,可惜的是他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让机会悄悄地溜走了,“也许至今想来都会心酸一阵吧”。

视频时代

2005年4月23日,YouTube联合创始人贾维德・卡林姆上传了第一个YouTube视频。这个视频的内容是他在圣地亚哥动物园介绍背后的大象。到今天为止,该视频的观看次数已过千万。而YouTube网站作为第一个鼓励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的视频网站,吸引了美国网民的热捧,并在随后获得爆发性增长。2006年10月,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这个刚刚创建了1年半的网站。

这起并购案让后来者看到了视频网站中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一时间,中国的视频网站层出不穷,在高峰期有上千家。优酷、酷6、6间房、爆米花、暴风影音、PPlive、PPS等视频网站就在这段时间出现并逐步崛起。此外,包括搜狐、新浪、网易在内的一些门户网站也开始涉足视频领域,提供视频服务。硝烟四起、竞争激烈,视频分享网站遂成为互联网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09年底,在原央视网的基础上,视频网站的国家队――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隆重上线。随后,全国各地的传媒集团纷纷成立网络电视台,国内的网络视频行业形成了国有媒体网络电视台、门户网站及商业视频网站分据市场的竞争格局。

自媒体与媒体

1997年,一位名为约恩・巴哲尔的先锋博客作者创造了“weblog”一词,这个词的简化版本Blog后来成了互联网最著名的应用之一,博客。

2005年8月28日,当五级飓风击垮了新奥尔良后,迈克尔・巴恩斯通过互联网在他的博客中实时追踪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的灾情现场。在之后的五天里,巴恩斯和他的同事安然躲过风暴的袭击,并从他们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里通过博客发布关于这场灾难的实时报道和照片。成千上万的网民每天涌进他们的博客,获取CNN和《纽约时报》无法提供的亲身涉险的第一手报道。就这样,一个博客开启了对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现场报道,也开启了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颠覆和创新。

传统媒体的时代终将落幕,而新媒体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赫芬顿邮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从业者都是同时代的新闻人,所不同的是,新媒体站在了“巨人”――互联网的肩膀上。

SNS与即时通讯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创立了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大约40年后,这个理论在互联网上“复活”――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种网站被称作“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简称SNS。 互联网是技术的集合地,也是社区的集合地,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便捷交流的基本需求,同时还有效地利用通讯推动了社交的发展。从心理学上来讲,不见面、远距离的交流,要比面对面的交流带给人们的压力更小,也更容易沟通。网络交友、网络情缘,就逐渐成了年轻人之间的主要社交工具。

2003年3月,社交网站Friendster上线,第一次成建制地开启了网友间的连接。Friendster网站的创始人乔纳森・爱勃拉姆斯在一份邮件中曾经写道,“我想要一种截然不同的网上体验,用户能够融合线上线下的生活,并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一样在网上交友。”这个想法获得了年轻人的认同。四个月的时间,Friendster很快就有了一百多万用户。之后的几年里,社交网站蓬勃发展。面向青少年和青年群体的MySpace.com、面向白领精英的LinkedIn.com都曾各领风骚。尘埃落定之后,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的Facebook却成为其中最成功的一个。

在线交友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是婚恋网站。婚恋网站的建立方便了未婚人士谈情说爱,使得大量的适龄青年足不出户就可以向自己喜欢的人发出爱情邀请,借助婚恋网站平台谈情说爱直至谈婚论嫁。从美国的Match.com到中国的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等,高峰期时国内大型婚恋网站约有近百家。

中国的互联网:我们与世界同步

对于互联网在中国的起源,多数都公认1987年~1993年是Internet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为首的一批科研院所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一些与Internet联网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拨号方式使用Internet的E-mail电子邮件系统。

不过对于到底是谁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争论。2004年,《计算机业余爱好者》的两位编辑注意到在当时的CNNIC网站上公布的互联网大事记中,关于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很多工作归功于钱天白工程师。但实际上,钱天白并不在第一封电子邮件的署名名单中。为此,他们特地采访当事人,根据当年保留的资料对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的王运丰教授和德国的措恩教授的工作做了发掘。

2000年,伴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急剧下挫,全球互联网迎来寒冬。泡沫破裂之后的5年中,亏损使不少新创的互联网公司倒下。但是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和网络规模并没有因为泡沫的破裂而缩小,反而以一骑绝尘之势飞奔壮大。

同时,智能手机在中国开始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通过手机来上网,3G、4G网络的建设与商用,使互联网开始向移动互联转型。2013年,手机网民的数量开始超过PC网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概念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将互联网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加以鼓励和扶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互联网将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引导国家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通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