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1855年黄河改道与苏北渔业发展

1855年黄河改道与苏北渔业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3 00:45:28
1855年黄河改道与苏北渔业发展
时间:2023-06-23 00:45:28     小编:

摘要:185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结束了长达800年夺淮入海的局面,苏北海岸的发展也因之从淤长变为蚀退,此次改道使苏北自明清以来的煎盐业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渔业的兴起。历史发展轨迹类似的滨海与射阳县则在渔业兴起之后,前者因为海岸持续被蚀,近岸沙洲南移等因素,渔业发展以淡水为主,后者则海岸则持续淤积,滩面广阔而以海洋渔业为主,1855年黄河改道深刻的影响了二者的渔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黄河改道;养殖;海捕

1855年黄河北徙山东入海,废黄河三角洲由淤进变侵退,因荡地而发展的煎盐业逐渐衰落,另外黄河北归,河工不再需要芦苇以为柴料,于是荡地逐渐被垦。与黄河在苏北入海时候相反的动力泥沙条件,致使苏北海岸扁担河以北持续受到侵蚀,以南则不断堆积,形成广阔的滩面,因入海河流而成为良港,在苏北苇荡营废止与煎盐业衰退的同时,渔业逐渐兴起,取代盐成为该地特产与贸易第一宗货品。由黄河北归之后的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未止步于此,以扁担河为界的滨海与射阳二县,在渔业兴起之后,发展趋向差异也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滨海县以淡水渔业为主,射阳县以海洋渔业为主,即使渔业发展步入了从捕捞到养殖的新的历史阶段,该差异也依然明显。

1 1855年黄河改道与苏北渔业的兴起

黄河北徙之前,滨海、射阳二县因为临海且河湖颇多,既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亦有农夫盐民在农闲时候出海捕鱼。然而在黄河北徙之后,该地渔业迅速发展,至民国时候,已取代盐业成为当地贸易输出的第一大宗货品。光绪《盐城县志》卷四《食货》记载:

鳞介之属甚繁而海错为胜。大纵湖之蟹最为南人所重,春月水晶y甚美,(注曰:俗名条虾)而西至郡城,南至兴化则色味俱变,所谓迁地弗良者乎,货之巨者滨海多丝可以供织,滨湖有靛可以供染,若鱼皮、鱼鳔、蟹干、虾米、腌卵、腌鱼、秫酒等物皆可贸迁远方,而究不若盐为大宗。

民国时候这一起一落表现得更加显著,在盐城繁荣的商贸往来中,已不见盐为土产,贸迁远方的记载,渔产则作为当地土产货品,远销他方,民国《续修盐城县志》记曰:

县境商业,豆油、杉木、海味、布帛为著,桐油、煤油、菸酒、南北杂货、京广洋货次之……售海味珍错,咸备土产,有虾米、虾子、鱼子、鱼膘、蛏、干蛤、干海蜇、鲞鱼、咸鱼等可以行远。

该地的贸易大宗,即豆油、杉木、海味、布帛中,豆油、杉木皆来自它地,只有海味为土产,且种类繁多,加工以行远贸易。境内的新洋港既是沿海商埠,更是东部重要渔港。民国二十年(1931年),新洋帮渔民组织成立渔会,会员共三百余人。民国《阜宁县志》“畋渔”单独成篇,开篇即言“鱼为本邑特产,渔捞亦邑人特业。依其类别可分为海洋、河荡两项” 。其中尤能说明当时渔业兴起的是“苇荡营官地亦由居民之岁纳水租,专营渔业” 。可见黄河北徙之后,原黄河三角洲一带的滨海、射阳二地,渔业逐渐兴起并有极大的发展。究其原因,与1855年黄河北徙有莫大之关系。

黄河北徙后,来沙量锐减,沿岸多出现圮坍现象,厚重的卤气让草荡无法生长,缺少煎盐的荡草燃料,盐亭无法东迁,所以,产盐量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盐民虽设法晒盐,但晒盐受天气影响较大,因而盐民弃盐从垦,垦殖发展很快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十二《畋渔》记载:“县西湖荡逐年淤|,日就湮狭,附近居民围田稻,岁增月进……县东樵地草莱新辟,水利尚未大修,时苦叹干为患,灶地自昔蓄草供煎,禁人种植,请季亭灶下移,旧荡渐有垦熟,多种豆、秫、玉蜀黍之属”。民国三年又有垦务局欲以五年废煎事未果,但大纲泰和大v各公司纷纷集资购场地植棉种稻。至于苇荡营,黄河北徙之后,苇荡连年锐减,咸丰十一年(1861),河工无需柴料,该征荡柴折价,苇荡荒地不断被开垦。 黄河北徙虽然总体上使苏北黄河三角洲转淤为蚀,但是其侵蚀的泥沙二次沉积却促成了局部滩面的发育。黄河改道苏北入海之后,大量泥沙的堆积,致使苏北发育成弓形三角洲,1855年的改道使来沙全无,苏北海岸经历着与前一次方向相反的动力泥沙条件的突变。淤长变成蚀退,不过蚀退的速率与淤长相比,大为降低。这能够保证民众的生产生活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而不必如之从煎盐时,须与盐亭随海东移。

据测算,废黄河三角洲岸线整个发育阶段的平均速率为289.97 m/a,而侵蚀阶段的速率为119.36 m/a,并且侵蚀有渐弱的趋势。以扁担河口为大致界限,其北部的淤尖及水下沙洲被猛烈的侵蚀,这部分泥沙被潮流向南搬运,并逐渐沉积,于是扁担河口以南的苏北海岸则因泥沙堆积,主要在射阳县境内,发育了宽广的滩面,滨海县则反之。

可见,1850年黄河改道引致的环境变化,不仅使阜宁县(今滨海、射阳一带)的渔业兴起并在民国年间繁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此次黄河改道带来的环境差异,使原本形成与发展轨迹相近的滨海、射阳二县,在自然区位类似的前提下,在渔业上形成了差异颇大的趋向,即滨海县以淡水渔业为主,射阳县以海洋渔业为主。

2 海淡之别:滨海县与射阳县的渔业趋向

今滨海县在民国时候位于阜宁县东北境,射阳县则分属阜宁县与盐城县。按照《阜宁县志》的记载,其渔业在民国前期相当繁荣,后期战乱,经济凋敝,渔业发展亦受到打击。至1950年代两县渔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因黄河北徙导致的环境差异对渔业发展的影响也越加明显。

(3)淤黄河――振东闸:长10.6里,计面积14000亩,由于滩特陡,露潮滩面少,风浪大,高、中潮区全为陡岸,低潮区直而窄,地形多变动,吴贝类生长。

此外,1855年黄河北徙,苏北海岸由淤转蚀,原本位于滨海县废黄河河口附近的水下沙洲不断南移至扁担港以南沉积,这使射阳县海岸外浅沙遍布,沿海海水极浅,多鱼类栖息而形成渔场;宽广的滩面,加之淡水河流的注入,形成优良渔港,因此射阳县的海洋渔业发展十分可观,其中尤重小黄鱼,其次是鳓鱼、大黄鱼、马鲛鱼等。民国《阜宁县志》卷十二《畋渔》记载:

年份 总产量 分项总产 鱼类总产 虾蟹类总产 贝类总产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1953 1307 550 757 350 757 100 18 100 563

年份 总产量 分项总产 鱼类总产 虾蟹类总产 贝类总产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海水 淡水

对比滨海县与射阳县在1950年代的水产生产统计表,可以看出滨海县的水产总产量虽大大低于射阳县,但淡水产量却超过了射阳县,这促成了滨海县渔业发展的淡水趋向和射阳县渔业发展的海水趋向。1958年开始的小黄鱼产量急速下降,射阳县的渔业面临困境,另外1950年代中国的水产事业应国家的统一规划领导,以“养捕并举”为发展水产事业的方针,因此水产发展正从捕捞转向养殖,滨海与射阳也不例外,而1855年黄河北徙对二者渔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亦深入到了各自的水产养殖中。

而偏重海洋渔业的射阳县,在整个1950年代,水产生产的中心围绕海洋开展,其中小黄鱼是海洋生产的重心。1958年开始小黄鱼产量锐减,在全国水产高举“捕养并举”的方针背景下,射阳县在淡水养殖的基础上,利用海涂资源丰富,贝苗易得的优势,开展了浅海养殖,概况如表3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即使二者的渔业发展几乎同时从传统的捕捞为主转向“捕养并举”的新阶段,但是黄河北徙之后,二者环境演变的差异性,仍然延续到了其渔业发展的新阶段。

表3 1964-1960年滨海县、射阳县水产养殖概况

滨海县 射阳县

年份 产量

海水 淡水 淡水养殖面积 产量

淡水 淡水养殖面积 浅海放养情况

1954 70 0.67 116

1955 80 400 4.5 650

1958 5 179 3105 334 9865 放养贝类1000r

说明:表格数据根据滨海县及射阳县1954―1961年水产生产总结及调查报告等整理而成,滨海县档案馆藏,射阳县档案馆藏。

3 结论

滨海县与射阳县系黄河夺淮入海而逐渐形成,在黄河1855年改道之前,同为煎盐地,盐为当地特产与第一大宗货品。1855年黄河北徙,来沙全无,苏北海岸由淤进转为侵蚀,使原本依赖荡地的煎盐业衰落,因河工需要且芦苇茂盛而设的苇荡营亦随之裁撤,渔业随之兴起。

但是以淤黄河口为中心的河口三角洲在受到侵蚀的同时,其受蚀泥沙再次淤积到淤黄河口以南,沉积到扁担河口以南的射阳县滨海地带,由此滨海县虽位置滨海,亦有淡水河流注入,但侵蚀带来的沙质海岸无法形成良港,滩面也十分狭窄,最终形成以淡水为主的渔业。射阳县则承接了滨海县被蚀的泥沙与南移的沙洲,加之淡水河流注入,滩面广阔,形成良港,渔业以海洋为主。

到了1950年代,在国家统一规划与引导下,加之小黄鱼等资源的枯竭,渔业发展由单纯捕捞为主,转向养殖、捕捞并举,但因1855年改道而重塑的自然环境仍然对滨海与射阳的养殖渔业发展带来影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